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艾宁

艾宁

作品数:59 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土壤
  • 23篇植被
  • 15篇植被类型
  • 15篇黄土区
  • 13篇陕北黄土区
  • 13篇水分
  • 13篇土壤水
  • 13篇土壤水分
  • 9篇不同植被
  • 9篇不同植被类型
  • 7篇沙棘
  • 6篇枣林
  • 6篇退耕
  • 5篇有机碳
  • 5篇沙地
  • 5篇山地
  • 5篇群落
  • 5篇人工林
  • 5篇含水量
  • 4篇蓄水

机构

  • 42篇延安大学
  • 35篇中国水利水电...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中元国际...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泰山学院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59篇艾宁
  • 31篇刘广全
  • 28篇刘长海
  • 8篇土小宁
  • 6篇朱清科
  • 5篇魏天兴
  • 4篇葛根巴图
  • 4篇赵兴凯
  • 4篇吉梦喆
  • 2篇朱金兆
  • 2篇李文华
  • 2篇秦伟
  • 2篇苑彩霞
  • 2篇刘登强
  • 1篇刘盈斐
  • 1篇王小鸽
  • 1篇付峰
  • 1篇曹振恒
  • 1篇李镇
  • 1篇杨苑君

传媒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3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矿复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对沙棘果叶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2019年
沙棘是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先锋树种之一。果实含水量是沙棘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煤矿复垦区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沙棘果叶含水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在土壤物理性质中,土壤容重与中国沙棘、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的关系最密切,影响较大;毛管孔隙度与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关系最密切,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与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关系最密切,影响较大;②在土壤化学性质中,有机质与中国沙棘、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关系最密切,影响较大;有效磷与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关系最密切,影响较大;pH与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最密切,影响较大。该研究结论能为今后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重建、沙棘经济林营造以及调节沙棘果叶含水量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艾宁刘广全刘广全土小宁土小宁
关键词:沙棘灰色关联分析
陕北黄土区煤系粘土复合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8年
以陕北黄土区煤系粘土为制备原料,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得到煤系粘土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煤系粘土和树脂之间有很好的结合。同时,通过研究得出,在中和度80%,煤系粘土、引发剂、交联剂及丙烯酰胺的用量分别为15%,0.5%,0.12%,3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吸水树脂吸液率最高,可达到1153g/g。
张耀霞艾宁曹振恒杨晓霞付峰
关键词:复合吸水树脂吸水性能
撂荒年限对陕北黄土区山地枣林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齐家山红枣试验示范基地不同撂荒年限山地枣林(Ziziphus jujuba Mill.)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该地区0~340 cm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撂荒年限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储量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撂荒年限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显著,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整个土壤剖面的60%。在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撂荒年限的增加呈正相关,撂荒20年(a)有机碳含量最高(12.62 g/kg),撂荒1 a有机碳含量最低(7.82 g/kg)。土壤深层有机碳(200~340 cm),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撂荒年限间差异不显著。撂荒1 a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显著相关;撂荒3 a和6 a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速效钾显著相关;撂荒20 a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速效氮、砂砾含量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年限对土壤深层有机碳的分布影响较小。
宗巧鱼艾宁刘广全刘广全刘长海张智勇刘姣郝宝宝
关键词:陕北黄土区枣林有机碳深层土壤
吴起北部典型植被土壤水分亏缺特征研究
2025年
为了解吴起北部典型植被土壤水分特征,本研究选取吴起县长城镇5种典型植被类型(沙棘、山杏沙棘混交林、柠条林、小叶杨林、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贮水亏缺度,结果表明:(1)在0~100 cm土层,各植被类型间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蓄水量差异显著性(p<0.05),且均表现为沙棘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小叶杨林>柠条林>荒草地。(2)5种植被类型中土壤水分均处于中等变异且沙棘林土壤水分稳定性最高,柠条相对较差。(3)土壤贮水亏缺度表现为荒草地>柠条>山杏沙棘混交林>小叶杨>沙棘。
刘广亮高金续王小鸽朱丹红艾宁
关键词:土壤蓄水量植被类型
苗木移栽条件下的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
2015年
在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结合穴状衬膜改土整地,移栽了绒毛白蜡、国槐、桧柏、柳树等研究用苗木,以土钻取土法进行两年土壤水盐动态定期监测,研究了移栽苗木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规律的影响,以期为滨海泥质盐碱地造林绿化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未移栽苗木的处理(对照组)相比,移栽苗木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并增大二者的月际变化幅度,但对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影响不大。苗木的生长季、树冠结构和根系吸水是移栽苗木后影响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苗木的生长季影响主要表现为同一时期,各种苗木所在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苗木的冠型结构主要影响表层土的土壤含水量;根系吸水作用则是改变了土壤含水量和盐分的垂直分布。4种苗木间对比,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无明显差异;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呈显著差异,其中以桧柏对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影响较为显著、脱盐降盐效果最好。
葛根巴图郝玉光辛智鸣艾宁赵兴凯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盐碱地造林
吴起县退耕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对吴起县半阳坡具代表性的草地、沙棘、油松和沙棘油松混交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粒径主要由粉粒组成,且显著高于黏粒和沙粒土;土壤机械组成中,油松林地最差。2)研究区土壤容重变化较大,随着土层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油松林地土壤容重最大;油松林地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最小。3)研究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速效磷和全磷表现规律不明显,土壤速效钾随着土层增加则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全钾则在表层0~20 cm土层存在差异,沙棘油松混交林和沙棘林地土壤化学性质较其他林地好。
刘广亮艾宁朱清科强方方罗梦娇
关键词:退耕地植被类型土壤机械组成土壤粒径土壤容重持水量
煤矿复垦区不同修复年限林下草本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耦合关系被引量:10
2022年
为了解鄂尔多斯聚鑫龙煤矿不同修复年限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耦合关系,以修复年限为3~7年的林下草本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为研究对象,并以人工草地和撂荒地作为对照,调查不同样地草本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利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法对草本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探明二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查草本植物种类55种,其中主要以禾本科、菊科和豆科为主,三者共占比为60%。2)随着修复年限增加,林下草本植物种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逐渐接近于人工草地的植物种数;草本群落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不明显。3)研究区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粉粒、砂粒、pH和土壤容重关系较为密切。4)研究区草本植物的多样性与土壤的耦合协调程度随修复年限增加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修复7年样地的草本植物与土壤耦合度最高(0.72),为中度协调。研究表明研究区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系统的协调程度表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但还未达到最佳的协调程度。
高瑞艾宁艾宁刘广全强方方
关键词: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榆阳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榆阳区森林生态系统处于新时期植被建设的初级演替阶段,研究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存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以榆阳区5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存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1)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油松林(5.62 g·kg^(–1))>樟子松林(4.13 g·kg^(–1))>侧柏林(3.44 g·kg^(–1))>沙棘林(2.75 g·kg^(–1))>草地(1.37 g·kg^(–1)),油松林与侧柏林、沙棘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21.08 t·hm^(–2)—76.16 t·hm^(–2)。(3)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在各植被中表现不一,综合5种植被类型来看,有机碳含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榆阳区不同植被类型下有机碳的储存特征具有差异性,电导率、总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显著影响林地土壤有机碳积累。
南正正艾宁艾宁刘长海刘广全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植被类型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干旱地区的沙棘育苗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的沙棘育苗箱,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活动连接的开关门,箱体中设有一个垂直固定在箱体的中部将箱体一分为二的隔板;隔板与其相对的一侧的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相对置的支撑板,且每个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安...
刘广全土小宁艾宁唐晓倩王铄梁月刘广亮
文献传递
吴起县退耕还林后主要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14
2021年
为明确吴起县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主要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状况,文中以吴起县王洼子典型退耕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并综合主成分分析法、敏感性以及相关性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显著(P<0.05);山桃×沙棘混交林在土壤孔隙度、持水性以及有机碳含量方面表现较优;刺槐林在土壤pH和电导率方面表现较优;沙棘林、柠条林在富集氮、磷、钾元素方面优势明显;草地土壤指标整体表现较差。2)适用于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指标为土壤有机碳含量、毛管持水量、电导率和有效磷。3)不同植被类型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提高土壤质量,但研究区土壤质量指数整体仍较低,其中山桃×沙棘混交林对土壤质量提升效果最好,其次为灌木林(柠条、沙棘),乔木林(刺槐、杜梨、山桃)和草地。因此,研究区在今后进行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调整与植被恢复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时,优先选择以沙棘、柠条为主的灌木林或者小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混交林(山桃×沙棘混交林)。
张智勇刘广全艾宁艾宁宗巧鱼郝宝宝刘姣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