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启宏

作品数:25 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油气
  • 10篇东营凹陷
  • 10篇凹陷
  • 9篇成藏
  • 7篇油藏
  • 7篇运移
  • 5篇油气成藏
  • 5篇博兴洼陷
  • 4篇油气聚集
  • 4篇储层
  • 3篇油气藏
  • 3篇油气运移
  • 3篇沙河街组
  • 3篇气藏
  • 3篇毛管
  • 3篇毛管压力
  • 3篇勘探
  • 3篇含油
  • 3篇成藏模式
  • 2篇东南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25篇荣启宏
  • 8篇宋建勇
  • 7篇蒋有录
  • 5篇谭丽娟
  • 5篇蒲玉国
  • 4篇张善文
  • 3篇陈青
  • 3篇闫长辉
  • 2篇翟庆龙
  • 2篇王伟锋
  • 2篇张晶
  • 1篇徐亮
  • 1篇李道轩
  • 1篇石世革
  • 1篇吴忠新
  • 1篇史文东
  • 1篇李丕龙
  • 1篇阎长辉
  • 1篇陈渤海
  • 1篇苏永进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复式油气田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全国第三次含...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藏的生命周期与成藏阶段的划分
成藏运移与油藏开发都是在地质体中以烃类流体为载体来传递能量,达到能量平衡的过程,二者有相同的影响因素并具有相似的动态特征,同时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动态相似性为成藏动力学研究中借鉴油藏开发理论奠定了基础.与油藏开发一...
闫长辉张善文荣启宏
关键词:油藏开发生命周期
文献传递
东营凹陷纯梁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14
1999年
纯梁地区位于东营凹陷西南部的博兴洼陷 ,1 965年至 1 998年已发现下第三系的 9个油田和 1个气田 ,但油气探明程度仍低于 50 % ,具有继续滚动勘探开发的资源基础。纯梁地区具有典型的复式环状平面油气分布规律和纵向“三段式”压力分布规律 ,浅层和中深层形成“砂储泥盖”式常压油气藏和异常高压油藏 ,深层发育异常高压特种油气藏。所谓特种油气藏位于“三段式”压力剖面最下部 ,由“砂泥孔缝等压储渗体”与上覆泥岩盖层及侧向遮挡条件配合而形成特殊圈闭条件。认为纯梁地区的石村断裂带和博兴断裂带附近以及洼陷内是近期勘探浅—中深层小型牵引构造类油气藏和岩性 构造及岩性 地层类油气藏的重要潜力区 ;博兴洼陷西北部高 7井区较深层存在高含油气丰度的特种油气藏 ,博兴洼陷西北部是勘探后期扩大勘探领域、寻找新类型油气藏的重要潜力区。图 4表 2参 2(王孝陵摘 )
蒲玉国荣启宏宋建勇郑希敏高黎慧
关键词:滚动勘探油气勘探东营凹陷
高青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特征被引量:25
1998年
本文分析了高青油气田的成藏地质背景、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指出研究区具有独特的成藏地质背景,油气成类型丰富多样,油气沿高青大断层呈带状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成该模式,高有大断层及馆陶组泥岩盖层对油气分布起控制作用。
蒋有录荣启宏
关键词:油气成藏油气富集油气分布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被引量:24
2003年
对东营凹陷博兴地区与凹陷中北部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处在凹陷西南边缘的特殊位置 ,其成藏条件不如北部地区 ,纵向上油气主要富集于沙四、沙三层段中 ,平面上主要富集于正向构造带中。油气的富集层位具有东、北部深且相对富油 ,西、南部浅且相对富气的特点 ;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凹陷边缘外环带。油气藏类型具一定的展布规律。区域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指向 ,油气源条件制约着油气的富集程度 ,断层和生储盖配置控制了油气的纵向运移和富集层系。
蒋有录翟庆龙荣启宏谭丽娟
关键词:东营凹陷油气富集成藏条件
博兴洼陷东南部石油运移的地球化学标志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对烃源岩和油藏中原油正构烷烃的色谱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四种类型的色谱峰型:(1)单峰型,主峰碳为nC23;(2)双峰型,前主峰碳以nC20为主,后主峰碳为nC23,后主峰碳强度大于前主峰碳;(3)双峰型,前峰碳为nC16或nC17,后主峰碳为nC23,前主峰碳强度高于后主峰碳强度;(4)单峰型,主峰碳为nC16。同源油藏流体的运移导致色谱峰型产生变异。在运移路径上,随着运移程度的增强,色谱峰型由第一种类型演变为第四种类型;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将减小;主峰碳前移,从以后主峰碳为主演变为以前主峰碳为主,nC21-/nC22+从0.42~0.60增大到1.36~2.33。利用色谱峰型特征可以判定油气运移方向和估量运移程度,从而有助于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
荣启宏王国芝
关键词:正烷烃运移
博兴洼陷油气成藏特殊现象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研究油气成藏与演化各阶段的油藏特征,分析成藏特征中出现的特殊油藏现象至关重要。从构造位置、沉积微相、储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压力系数、含油饱和度、产液量和产油量等方面对博兴洼陷的成藏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从博兴洼陷成藏中一些特殊现象归纳出2类油藏:一类是原始含油饱和度低且常压的油藏,其在成藏过程充满度低;另一类是有充足的烃类流体以及足够成藏动力的油藏,其充满度可以继续升高,油藏现阶段还具有继续充注成藏的条件,这2类油藏均处于成藏建设期。
陈青闫长辉张善文荣启宏
关键词:成藏特征储层岩性含油饱和度博兴洼陷
油气成藏系统的概念及其在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的应用被引量:22
2002年
对含油气系统进行了简要评述 ,指出了经典的含油气系统划分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提出了油气成藏系统的概念及其划分方法。研究认为 ,含油气系统在空间上是一个以“源”为核心且相对独立的油气地质单元 ;油气成藏系统是在含油气系统内或之间的一个以“藏”为核心且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单元。油气成藏系统划分的依据是控制油气运移聚集指向的高势面及其他遮挡面 ,成藏系统对勘探程度较高地区的油气勘探评价更具实用价值。对东营凹陷西南部地区的油气成藏系统进行了划分 ,划分出西部高青断裂带、中部金家正理庄樊家鼻状构造带、东部纯化梁家楼和北部小营平方王等 4个油气成藏系统。各成藏系统大致以油气运移的“分水岭”为界 。
蒋有录谭丽娟荣启宏宋建勇
关键词:油气成藏系统东营凹陷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油气运移
东营凹陷永55区块沙四上亚段深水浊积扇沉积与油气被引量:15
2007年
深水浊积扇是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永55区块沙四上亚段最发育的沉积相,也是最有利的砂砾岩储层。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综合地质、物探和测井资料,对永55区块砂砾岩体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深水浊积扇沉积具有如下特征:(1)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2)碎屑物质以递变悬浮搬运为主;(3)沉积构造具有典型的重力流成因特征;(4)岩心中见典型鲍马沉积序列。建立了深水浊积扇退积型沉积模式,并进一步细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及4个微相。位于中扇的辫状沟道砂体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较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张晶王伟锋荣启宏史文东
关键词: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被引量:55
2000年
以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构造带为例,分析凹中隆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和成藏模式,探讨该构造带中断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多方面影响。根据油气来源、运移特点和流体压力状况,将该带油气藏的形成归纳为下部自源原生型、中部它源原生型、上部它源次生型3种成藏模式。研究区具有早第三纪末和晚第三纪馆陶组沉积末─明化镇组中期这两个主要成藏期,以晚期成藏为主。油气沿断裂间歇式运移,并沿断层形成多套叠瓦式油藏组合。断裂的纵向发育层位与油气的赋存层系有密切关系。
李丕龙翟庆龙荣启宏蒋有录谭丽娟
关键词:东营凹陷油气运移油气聚集
博兴洼陷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充满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存在能量差,流体(烃类流体或油气水)作为能量传递的载体,在地质体中建立动态的能量平衡。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流动的流体和流动的环境都是相似的,这种动态相似性为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即可以借鉴油藏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成藏动力学。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影响油气产量的开发地质因素同样影响成藏时的油气充满度。砂岩体的储集特征受到岩性差异、粒度变化、胶结差异等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及各向异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其中某种因素成为影响砂岩储集特征的主要因素时,同样影响油气充满度,并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影响因素,这也说明在研究油气成藏时借用油藏开发的技术方法是可行的。
闫长辉陈青张善文荣启宏
关键词:油气成藏油藏开发储层非均质性油气充满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