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峰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动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太行山猕猴
  • 3篇猕猴
  • 2篇嘧啶
  • 2篇微波
  • 2篇微波辐射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性别差异分析
  • 1篇衍生物
  • 1篇中间体
  • 1篇收率
  • 1篇种间
  • 1篇种间差异
  • 1篇苷类
  • 1篇嘧啶-2
  • 1篇嘧啶衍生物
  • 1篇噻唑
  • 1篇溴化
  • 1篇酰基
  • 1篇踝关节

机构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济宁学院

作者

  • 8篇薛峰
  • 5篇韩素辉
  • 5篇渠桂荣
  • 3篇耿明伟
  • 3篇赵晓进
  • 2篇刘延霆
  • 2篇张志广
  • 1篇赵玉廷
  • 1篇赵璇
  • 1篇王耿
  • 1篇路有昌
  • 1篇魏丽莉
  • 1篇雷梦云

传媒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有机化学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溴嘧啶衍生物的微波绿色合成被引量:7
2006年
在水溶液中嘧啶衍生物经微波辐射与Br2快速发生溴代反应,产率较高制得5-溴代嘧啶衍生物(76% ~ 94%),其结构经1H 、13C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渠桂荣韩素辉张志广耿明伟薛峰
关键词:微波辐射嘧啶衍生物溴化
L-核糖的合成被引量:2
2005年
介绍了近几年L-核糖合成方法的改进与突破,重点讨论了L-核糖的化学合成方法在反应条件、收率等方面的改善,还介绍了L-核糖的微生物合成法的进展。
渠桂荣韩素辉耿明伟薛峰
关键词:微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方法核糖收率
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灵长类不同种属间的亲源关系。方法: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折线图和聚类分析的聚类图可以得出,无论掌面或跖面,花纹强度在种属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各种种属都具有自己特征性的肤纹,并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此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雷梦云赵晓进魏丽莉薛峰
关键词:灵长类肤纹种间差异
太行山猕猴距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2007年
太行山猕猴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南坡中条山南端,是我国黄河以北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猕猴自然分布种群。在形态、行为、遗传、食性、骨学方面均具有其特殊性。踝关节的距骨作为最坚固的骨骼之一,在国内有关该部位的研究报道较少旧。
赵玉廷赵晓进赵璇薛峰刘延霆
关键词:太行山猕猴距骨踝关节
微波在核苷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核苷类化合物由于其显著的抗病毒、抗癌等生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利用微波促进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对近年来微波在核苷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微波作用于几种重要核苷类化合物合成反应类型的研究状况.
渠桂荣耿明伟韩素辉张志广薛峰
关键词:微波
1H-1,2,4-三唑-3-甲酸甲酯的合成被引量:2
2005年
1,2,4-三唑与甲醛在Ba(OH)2·8H2O作用下进行亲核加成得到3-羟甲基-1H-1,2,4-三唑,再经氧化和酯化制得1H-1,2,4-三唑-3-甲酸甲酯,总收率32%,纯度98%。
薛峰路有昌渠桂荣韩素辉
关键词:利巴韦林中间体
微波辐射合成5-氨基-噻唑[4,5-d]嘧啶-2(3H)-酮被引量:3
2006年
以硫脲和氯乙酸为原料,在无溶剂和350 W微波辐射4 m in条件下,缩合生成中间体2,4-噻唑烷二酮(Ⅰ)产率91.5%;随后在无溶剂和400 W微波辐射5 m in条件下,通过V ilsm e ier甲酰化反应,生成中间体4-氯-5-甲酰基噻唑-2(3H)-酮(Ⅱ),产率86.7%;最后以正丙醇为溶剂,450 W微波辐射7 m in条件下,成环得到5-氨基-噻唑[4,5-d]嘧啶-2(3H)-酮(Ⅲ),产率80.5%。反应总产率为63.9%。合成产物与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
薛峰渠桂荣韩素辉
关键词:微波辐射
太行山猕猴掌面花纹密度的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太行山猕猴掌面的花纹密度(PD)的性别差异.材料与方法:运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20只猕猴(10♂,10♀)的掌面7个主要花纹区,即近端小鱼际(HP)、远端小鱼际(HD)、大鱼际(TH)及指间4区(Ⅰ-Ⅳ)的花纹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用全模型法和逐步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结果:掌面研究变量有7项变量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5),6项变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两种方法的性别判别率均为90.0%.结论:掌面的花纹密度在两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进行性别鉴别和功能推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薛峰赵晓进刘延霆王耿
关键词:太行山猕猴性别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