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雁飞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肠癌中端粒酶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2 6例大肠癌、18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息肉及 5例炎症病变中端粒酶hTR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Ki 67抗原的表达 ,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2 6例大肠癌hTR以强阳性表达为主 (2 1/2 6 ,80 8% ) ;18例大肠腺瘤hTR大部分呈弱阳性表达 (12 /18,66 7% ) ,少数呈强阳性 (5 /18,2 7 8% ) ;息肉、炎症hTR为弱表达。端粒酶hTR表达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存在差异 (P <0 0 1) ,并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浸润深度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hTR表达增强 (P <0 0 5 )。此外 ,在细胞增殖活跃区域 ,显示出高水平hTR的表达。结论 :在大肠肿瘤发生早期就有端粒酶hTR表达的上调 ,而且hTR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等呈正相关。hTR表达也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hTR的表达 。
- 许伟青赵雁飞唐剑敏郑林
- 关键词:端粒酶RNA端粒末端转移酶大肠癌HTR
- 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基底膜层黏连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烫伤愈合过程中层黏连蛋白 (LN)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大鼠浅Ⅱ度烫伤 (伤后 1 ,3 ,5 ,7,1 0 ,1 4d组 )、Ⅲ度烫伤切痂混合移植模型 (大张异体皮移植 3 ,5 ,7,1 4 ,2 1 ,2 8d组 )上研究了愈合过程中LN的变化。 结果 正常皮肤基底膜中含有LN ,而创伤后表皮细胞迁移缘LN消失 ,愈合后表皮下LN又出现。混合移植后 7d出现异体皮排异反应 ,表现为异体表皮细胞逐渐被铲除 ,而异体表皮下仍可见LN阳性表达。异体皮移植后 1 0d ,从自体皮迁移来的表皮细胞下有零星LN ,而异体表皮细胞被完全铲除 ,异体皮基底膜处LN仍基本保持完整。异体皮移植后 2 1d ,自体表皮已基本覆盖异体皮区 ,此时LN表达已基本完整。
- 丁韧贾生贤赵雁飞陈玉英易静汤雪明
-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伤口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烫伤
- BPH中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的病理学观察
- 2000年
-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病例中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 (HGPIN)的发生率 ,并探讨HGPIN的病理基础及其与前列腺癌 (PCa)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 5 4例临床诊断为BPH的病例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5 4例BPH病例中有 2 2例为HGPIN ,占 40 .7% ,平均年龄 71 .4岁。病理学特点为前列腺分泌层细胞明显增生 ,层次增多 ,核及核仁增大 ,核膜增厚 ,核仁清晰 ,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基底细胞层 ,有完整的基底膜 ,并可见 1例病理性核分裂象。腺体表现为四种形态 ,簇状、微乳头状、筛网状和平坦状。 结论HGPIN在BPH中发生率较高 ,并且从病理形态学表现支持HGPIN为前列腺最可能的癌前病变。
- 蔡军卢慕峻赵雁飞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理学观察前列腺癌
- 微波辐射在PAS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 2000年
- 目的应用微波辐射于PAS染色中 ,以缩短染色时间和提高染色效果。 方法在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的实验条件下 ,对肾穿刺、胃粘膜活检材料以及小鼠肝组织切片进行PAS染色 ,并与传统的PAS染色结果作比较。 结果应用微波技术进行PAS染色 ,肾小球和肾曲管的基底膜、胃粘膜某些上皮的中性粘多糖、肝细胞内糖元的显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AS染色 ,着色力增强 ,色彩鲜艳 ,背景清晰 ,且染色时间缩短。 结论微波辐射技术用于PAS染色能得到比传统PAS法更好的效果。
- 郑林赵雁飞
- 关键词:PAS染色基底膜糖元中性粘多糖
- 大鼠皮肤移植后ICAM-1和LFA-1与排异反应的关系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淋巴细胞和ICAM-1+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细胞和LFA-1+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 王莉赵雁飞张帆郑林朱德安
- 关键词:皮肤移植排异反应细胞粘附分子ICAM-1LFA-1
- 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肿瘤细胞内的微丝分布
- 1991年
- 文章介绍了从鸡砂囊平滑肌中提取肌动蛋白抗原及抗肌动蛋白血清的制备,并用自制抗血清应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5种正常细胞和3种肿瘤细胞株内的微丝结构。观察结果提示正常细胞中微丝的数量、分布,形态与细胞的不同时相、运动和形态变化有关。含肌动蛋白的微丝可呈现直纤维状的线型荧光或呈弥散的颗粒状荧光。肿瘤细胞内微丝的数量略有减少,排列稀疏,在细胞浆内分布不均匀。与正常细胞间存在一定差异。
- 赵雁飞郭寿延赵涵芳
- 关键词:肿瘤细胞微丝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 大鼠烫伤愈合过程中肥大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 2000年
- 建立 度烫伤动物模型 ,采用 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烫伤创面中肉芽组织、胶原纤维变化以及肥大细胞 (MC)形态和数量的改变。以探讨肥大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发现烫伤后 MC存在不同程度的脱颗粒。烫伤后 2 4h MC数量开始减少 ,3d后减至最低值 ;随后 MC数量逐渐增加 ,至 2 8d时增至最高值 ;以后 MC数量再次下降。烫伤后 3d,创面边缘和底部有少量肉芽组织生长 ,1 4d时 ,早期形成肉芽组织的区域可见部分胶原纤维。结果提示烫伤后 MC数量的变化分为 3个阶段 ;烫伤创面愈合中MC的变化与肉芽组织生长和胶原纤维形成有关。
- 吴继红赵雁飞郑林朱德安
- 关键词:肥大细胞烫伤愈合肉芽组织胶原纤维
- Ⅲ度烧伤创面切痂混合移植后纤维连接蛋白(FN)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正>为研究皮肤混合移植对Ⅲ度烧伤皮肤愈合促进机理,我们在大鼠Ⅲ度烧伤及烧伤后切痂移植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模型上比较了单纯Ⅲ度烫伤创面与混合移植后 3d、5d、7d、14d、21d和28d自体皮区、异体皮...
- 丁韧张勤朱德安史济湘赵雁飞王莉
- 文献传递
- 大鼠Ⅲ度烧伤后皮肤混合移植创面愈合的病理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应用光镜和偏光显微镜定期观察26例Ⅲ度烧伤大鼠施行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后皮肤活检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表明:皮肤混合移植愈合过程中排异反应较轻,出现创面小。早期主要通过肉芽组织新生,Ⅲ型胶原纤维形成和自体表皮再生扩展,使创面愈合。而异体真皮深层残存胶原纤维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而不被排斥,亦不影响愈合过程。文中对其排异反应表现、异体真皮转归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赵雁飞王莉严忠馥陈秀丽郭寿延朱德安
- 关键词:烧伤创伤愈合排异反应
- 石蜡包埋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以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进行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研究其可行性。 方法40例食管组织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包埋、脱蜡、DNA样品制备和亚硫酸盐修饰后进行PCR测定。2例MSP阳性的冰冻甲状腺组织以70%酒精、丙酮和中性福尔马林分别固定及石蜡包埋后,非甲基化引物PCR扩增,比较不同固定剂的MSP效果。 结果 石蜡包埋食管组织MSP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的冰冻组织MSP检出率相同,三种常用方法固定的甲状腺组织均能获得理想的MSP效果。结论 MSP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
- 颜召文张帆吴平平赵雁飞
- 关键词:石蜡包埋组织P16基因DNA甲基化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