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斌
- 作品数:71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胰腺中段切除术:从开放到微创被引量:3
- 2020年
- 位于胰腺颈体部的肿瘤,如为恶性可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或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但若肿瘤是良性或低度恶性,上述术式往往导致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和周围器官被切除,增加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风险,影响此类病人的生活质量。胰腺中段切除术(middle pancreatectomy,MP)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尚在发展的手术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保留近75%的正常胰腺组织,而其他术式最多可保留50%,因此,降低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尤其同PD相比避免了复杂的消化道重建[1]。伴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与普及,胰腺外科医生也开始尝试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下实施MP。本文就其做一总结。
- 钱剑锋陈梦闽金佳斌彭承宏
- 关键词:胰腺中段切除术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
-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剩余胃体积与减重效果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后剩余胃体积测量方法,以及术后剩余胃体积与减重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5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均行LSG,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患者参照2013年国际胃袖状切除术专家共识行围术期处理.术后1、6、12、18个月采用门诊和返院方式,对患者行多学科随访.记录患者的BMI、体质量超出量、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采用口服碘剂行X线造影检查,并模拟成几何图形评估患者术后剩余胃体积.记录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剩余胃体积;将患者术后12个月剩余胃总体积、术后第1年(1周至12个月)的剩余胃体积增量与术后18个月的EWL行相关性研究.依据患者术后1周剩余胃底体积分为大胃底组(胃底体积> 20 mL),小胃底组(胃底体积≤20 mL或影像学模型认为胃底已完全切除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EWL.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行LSG,手术时间为(180±60) min,术中出血量为(30±20) mL.术中患者未发生大出血、脾破裂等急性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吻合口瘘、狭窄、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切口恢复满意.25例患者均获得如期随访,患者术后1年BMI为(29±7)kg/m2,与术前的(39±5)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773,P<0.05).25例患者术后1周剩余胃总体积为(88±14)mL,胃体(含胃底)体积为(48±10) mL,胃窦体积为(41±9)mL;术后12个月剩余胃总体积为(137 ±23)mL,胃体(含胃底)体积为(70 ± 18) mL,胃窦体积为(67±14)mL.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上述3个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22,6.912,7.836,P<0.05).25例患者术后�
- 应夏洋沈柏用金佳斌邓侠兴詹茜洪洁彭承宏李宏为
- 关键词:减肥手术胃切除术造影检查
- 肝胆胰微创手术关键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其推广
- 沈柏用彭承宏詹茜李宏为邓侠兴陈皓邱伟华蒋兆彦韩天权王建承赵良超金佳斌温晨磊祝哲诚程东峰
- 肝胆胰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长期以来开腹外科手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主要手段.九十年代以来微创技术相继应用于肝胆胰胰疾病的临床治疗,然而,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肿瘤的根治等相关的关键技术依然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和应...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胆胰疾病微创手术
- 肝移植中肝脏左旋显露手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肝移植中切肝阶段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时下腔静脉压力及其他循环指标的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原位肝移植的手术病人18例,分别记录进腹后左侧旋转肝脏时的下腔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循环指标;测定病人术前至术后肾功能指标。结果:18例肝移植均顺利进行,所有病人术后愈合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病人心率和下腔静脉压在肝脏旋转后显著升高(P<0.01)。肾灌注压则在旋肝后显著降低(P<0.05)。与旋肝前相比,下腔静脉压和肾灌注压在旋转后1阶段(第1次左旋)并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但旋转后2阶段(第2次左旋)出现了显著变化(P<0.01)。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肝脏旋转前与旋转后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经典式还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显露右半肝及肝后下腔静脉的方法。该法可避免传统手法对肝后下腔静脉的机械性损伤,不会引起术中全身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对术后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金佳斌任家俊沈柏用陈皓邓侠兴祝哲诚程东峰谢俊杰申川詹茜彭承宏
- 关键词:肝脏肝移植下腔静脉
- 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难点与争议被引量:3
- 2009年
- 彭承宏邓侠兴金佳斌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癌外科手术技术外科医师高风险性
- 手助式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例报道
- <正>目的探讨手助式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难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分析我科于2006年12月28日完成的一例手助式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诊断、手术步骤及难点,统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
- 沈柏用刘一云彭承宏邓侠兴金佳斌程东峰陈皓祝哲诚李宏为
- 文献传递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 2016年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一类少见的胰腺原发性肿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1-2])。随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应用普及,PNET的检出率逐年升高。PNET可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功能性PNET(如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等)主要表现为激素过度分泌所致症状,而无功能性PNET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 姜毓金佳斌詹茜沈柏用
-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手术治疗靶向治疗
- 微创手术在胰腺囊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236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胰腺囊性肿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总结其适应证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受微创手术236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n=198)和腹腔镜组(n=38)。结果:机器人组包括:黏液性囊性肿瘤28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6例,浆液性囊性肿瘤88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6例,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0例,胰体尾切除术85例,肿瘤剜除术12例,胰中段切除术30例。腹腔镜组包括:黏液性囊性肿瘤1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浆液性囊性肿瘤16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36例。3例中转开腹(1例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2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3例因术中操作困难行手助式腹腔镜手术,其余病人手术均在全腔镜下完成。术后并发腹腔出血3例,内疝1例,胰漏80例(A级33例,B级38例,C级9例),经处理后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至今,无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安全、可行,术后创伤小、恢复快。机器人手术在胰腺囊性肿瘤治疗中有一定优势,在手术方式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秦凯金佳斌詹茜邓侠兴沈柏用彭承宏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
-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既往行腹腔镜下肝切除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作出初步的评价。方法2004年9月—2009年5月共有7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其病例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短期疗效、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5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50例,手助式腹腔镜下肝切除22例,中转开腹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64.1±67.2)min,中位出血量为200mL。术后1~6d开始进食,1~3d可下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4±3.5)d。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指标均迅速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4例(5.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1例,胆漏2例,胸腔积液1例。无1例手术死亡病例。24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其中2例中转开腹,另外2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了9~58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满3年的16例患者中,复发5例,其中4例死亡,1例健在;余11例患者无复发迹象。3年生存率为12/16。至今生存期最长的患者为58个月,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其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根治性值得肯定,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 吴志翀沈柏用邓侠兴詹茜梁赟祝哲诚程东峰金佳斌彭承宏李宏为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疗效评价长期随访
- 肥胖患者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评估肥胖胰腺肿瘤患者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总结其术后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n=33)与机器人组(n=17),以BMI≥28 kg/m2为入组标准,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化验指标、手术相关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339.41±97.18)min vs.(309.85±68.17)min,P=0.398]、术中出血量[(350.00±272.72)mL vs.(415.15±339.46)mL,P=0.4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后胰瘘及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率(5.9%vs.39.4%,P=0.018及0 vs.36.4%,P=0.004)低于开腹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于肥胖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术后胰瘘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
- 李景峰欧惠仪金佳斌彭承宏
- 关键词:胰腺肿瘤肥胖症机器人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