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锦标

作品数:2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免疫
  • 9篇淋巴
  • 8篇组织化学
  • 8篇淋巴瘤
  • 7篇病理
  • 6篇弥漫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教学
  • 5篇病理学
  • 4篇涂片
  • 4篇染色
  • 4篇细胞涂片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化学染色
  • 3篇蛋白
  • 3篇培养皿
  • 3篇子宫
  • 3篇组织化学染色

机构

  • 22篇南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陆锦标
  • 8篇季菊玲
  • 8篇鄂群
  • 8篇王东林
  • 5篇朱雄增
  • 5篇陆鹏
  • 5篇李小秋
  • 4篇陈莉
  • 4篇曹晓蕾
  • 4篇刘小飞
  • 3篇李杏玉
  • 2篇秦婧
  • 2篇张冲
  • 2篇朱顺星
  • 2篇王桂兰
  • 2篇黄启成
  • 2篇李小妹
  • 2篇周晓燕
  • 2篇张太明
  • 2篇刘丽丽

传媒

  • 6篇交通医学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t(14;18)易位及BCL2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t(14;18)易位及BCL2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2例淋巴结、胃肠道和咽淋巴环等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中CD10、BCL6、MUM1和BCL2的抗原表达,按免疫表型将DLBCL分成GCB-DLBCL和非GCB-DLBCL两个亚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5例淋巴结结内DLBCL新鲜组织中由t(14;18)易位所形成的MBR/JH和lnfr/JH重组基因。结果:142例DLBCL中,75例(52.8%)表达BCL2。分型为GCB-DLBCL的51例中,18例(35.3%)表达BCL2;分型为非GCB-DLBCL的91例中,57例(62.6%)表达BCL2,两者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同时,BCL2的表达阳性率按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作比较,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8.7%的淋巴结结内DLBCL中有t(14;18)易位,阳性病例主要见于GCB-DLBCL之中。结论:t(14;18)易位是GCB—DLBCL亚型的遗传学特征,BCL2表达在不同亚型和不同器官或部位发生的DLBCL中有显著性差异,
陆锦标季菊玲鄂群李小秋朱雄增
骨桥蛋白、caspase-3及突变型P5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骨桥蛋白(OP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突变型P53(mt-P53)蛋白的表达意义和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胶质瘤(胶质瘤组)患者的标本70例,非脑胶质瘤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组OPN、caspase-3及mt-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胶质瘤中OPN、caspase-3和mt-P5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级别的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OPN、caspase-3和mt-P53表达阳性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OPN、mt-P53阳性表达率(64.29%和60%)均高于对照组(无阳性表达),caspase-3阳性率低于对照组(47.14%vs.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N、caspase-3和mt-P53在脑胶质瘤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分级越高,OPN和mt-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均P<0.001)。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增加,OPN和mt-P5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OPN与caspase-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mt-P53表达呈正相关(rs分别为-0.720和0.722,P<0.05),caspase-3和mt-P53表达呈负相关(rs=-0.556,P<0.05)。结论胶质瘤分级越高,OPN和mt-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三者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郭可盈曾苏婷范伟曹思源王莹陆锦标王东林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骨桥蛋白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多用途免疫组化笔在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免疫组化笔在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将细胞接种于载玻片式培养皿中进行细胞爬片,细胞培养结束后进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所述载玻片式培养皿设有培养皿体和皿盖,培养皿体型号分单孔室和多孔室...
鄂群江明田健王海英王东林李春笋陆锦标蒋春峰朱顺星储成存刘小飞焦丽燕刘丽丽曹靖晨张冲颜民邬迪张小川唐妙
文献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T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甲基化诱导沉默基因1(T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细胞起源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CD10、Bcl6和MUM1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类型;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T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0例中,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16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4例中存在TSM1/ASC基因异常甲基化,其中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2例(12.5%),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12例(50.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且对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发生进展更为重要。
吴晓宁陆锦标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筛选肝星状细胞激活及肝纤维化相关蛋白生物标志物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肝星状细胞激活及肝纤维化相关蛋白生物标志物方法,包括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体外培养自动激活模型、静止和激活肝星状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步骤。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
季菊玲季煜华季秋虹鞠剑峰陆锦标刘海鸥陆鹏姚婵
文献传递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1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AM-17蛋白和EG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48例和正常涎腺20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中ADAM-17的表达分别为35例(72.9%)和1例(5.0%);EGFR表达分别为36例(75.0%)和2例(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AM-17和EGFR阳性表达与肿块的大小、TNM分期和患者生存状况呈正相关,ADAM-17和EGFR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和正相关性。结论:ADAM-17和EGFR蛋白可能协同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并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也可望成为治疗新的靶点。
章建国陆锦标施公胜张弘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与宫颈淋巴瘤的鉴别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和宫颈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两者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对10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和16例宫颈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 B、T 淋巴细胞标记物和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的表达,并应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4例淋巴瘤样病变和4例淋巴瘤中 IgH基因重排的情况。结果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年龄24~54岁(中位年龄43岁),临床多表现为宫颈糜烂或息肉,镜下观察可见表浅分布的、局灶或弥漫性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浸润,伴淋巴细胞转化成熟现象和多型性炎性细胞浸润(多量成熟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宫颈淋巴瘤患者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8岁),临床表现为宫颈肿块或弥漫性宫颈肥大,镜下观察示12例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和4例滤泡性淋巴瘤,二者组织学形态分别以弥漫分布、形态单一的肿瘤性大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性滤泡形成为特点,病灶中少有多型性炎性细胞浸润,也不出现淋巴细胞转化成熟现象。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中,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κ和λ染色结果欠满意。4例宫颈淋巴瘤病例和2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中检出单克隆性 IgH 基因重排。结论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和淋巴瘤主要依据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相互区分。IgH 基因重排检测对于二者鉴别有帮助,但需注意部分良性病变也有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增生。
陆锦标李小秋朱雄增
关键词:子宫颈宫颈炎淋巴瘤
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分化特征及预后的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并比较结内与结外的差异。方法分析142例 DLBCL 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内90例,结外52例(胃肠30例,其他22例),并随访2~108个月,制备组织芯片,并经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染色,观察 CD10、bcl-6、MUM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其生发中心 B 细胞(GCB 细胞)和非生发中心 B 细胞的分化特征。结果胃肠道 DLBCL 常为Ⅰ~Ⅱ期,国际预后指标评分低,预后也好于结内及其他结外 DLBCL。单个抗原的表达率,CD10为19%(27例),bcl-6为51%(72例),MUM1为58%(82例)。36%(51例)的 DLBCL 显示 GCB 细胞分化特征,64%(91例)的 DLBCL 显示非 GCB 细胞分化特征。结外 DLBCL的 bcl-6的表达(63%)高于结内 DLBCL(43%)。在不同的结外部位,甲状腺等部位多见为 GCB 细胞分化的 DLBCL;睾丸等部位多见为非 GCB 细胞分化的 DLBCL。结论 DLBCL 显示生发中心 B 细胞和非生发中心 B 细胞分化特征,结内外以及结外不同部位的 DLBCL 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
陆锦标李小秋张培红周晓燕张太明李小妹朱雄增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生发中心预后免疫表型分型
乳腺癌中Foxp3^+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Foxp3+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浸润性乳腺癌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浸润。每个病例分别计数5个高倍视野中浸润细胞的数量并计算平均值,以中位数区分高密度和低密度浸润并比较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多数病例中两型T细胞以瘤周浸润为特点。每个高倍视野,Foxp3+T细胞中位数为24.7个,CD8+T细胞为67.4个。Foxp3+T细胞浸润数量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1),而CD8+T细胞浸润数量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肿瘤浸润性Foxp3+T细胞的数量为乳腺癌潜在的预后指标。
张健鄂群陆锦标
关键词:乳腺癌
病理学教学应注重实用性被引量:7
2007年
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自如地应用病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每个病理学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谈谈教学体会。
陆锦标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病理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