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三峡库区
  • 2篇库区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移民
  • 1篇疫情
  • 1篇疫情报告
  • 1篇三峡水库
  • 1篇水库
  • 1篇土壤
  • 1篇染病
  • 1篇漏报
  • 1篇垃圾
  • 1篇垃圾处理
  • 1篇环境变迁
  • 1篇健康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状况
  • 1篇发病状况分析
  • 1篇病毒

机构

  • 4篇重庆市涪陵区...

作者

  • 4篇陈旭
  • 4篇陈艳
  • 3篇谢中
  • 3篇秦雪松
  • 2篇周义芬
  • 2篇韩林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涪陵段移民环境变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移民环境变迁后相关疾病发生的频率、流行规律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二十多个指标进行长期连续的实验观察、监测,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减少,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年平均发病率达414.63/10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逐年减少,人口出现老年化趋势;婴儿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但缺陷率较高,年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09‰,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人口期望寿命及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安置区集中式供水部分不符合卫生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和粮食占有量有较大提高;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和废水排放;流行性出血热(EHF)带毒率年均为4.44%,鼠、蚊种类和数量较多;气象因素和灾害性天数搬迁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移民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移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
甘业光周义芬韩林陈艳秦雪松谢中陈旭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
2003年重庆市涪陵区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陈艳甘业光江秀娟陈旭秦雪松谢中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报告
2003年重庆市涪陵区1665例性传播疾病发病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性传播疾病近年在我国呈持续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为掌握涪陵区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对其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控制蔓延.现将涪陵区2003年性病艾滋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陈艳甘业光陈旭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病毒感染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于2002年5—12月开展涪陵区库底卫生清理,范围为坝前135m抵抗20a一遇洪水回水线(又称二期迁移线)以下的库底。库底卫生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5882座)和传染性污染源(68座)。一般性污染源包括1786座畜厩、2316座粪池、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308.62×104m2。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甘业光秦雪松韩林陈艳谢中周义芬陈旭
关键词:土壤垃圾处理三峡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