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丹丹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痉挛
  • 3篇痉挛型
  • 2篇信度
  • 2篇运动发育
  • 2篇下肢
  • 2篇量表
  • 2篇脑性
  • 2篇脑性瘫
  • 2篇脑性瘫痪
  • 2篇肌力
  • 2篇发育量表
  • 2篇PEABOD...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早...
  • 1篇信度研究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医师
  • 1篇医师查房
  • 1篇婴幼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市江东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作者

  • 7篇骆丹丹
  • 6篇杨红
  • 5篇史惟
  • 2篇朱默
  • 2篇王艺
  • 1篇曹云
  • 1篇侯方华
  • 1篇李剑
  • 1篇苏怡
  • 1篇侍孝娟
  • 1篇李惠
  • 1篇王素娟
  • 1篇陈鸣
  • 1篇邵肖梅
  • 1篇朱晓芸
  • 1篇王舒昊

传媒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93例MR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治疗,运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对治疗前后抓握能力指数(Gr)、视觉感知能力指数(VI)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进行评估,观察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患者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MR患者的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不同年龄(≤36月龄,37~72月龄)MR患者治疗后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重度MR患者治疗后Gr、VI及FM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头针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MR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病情越重改善越明显。
骆丹丹侍孝娟汪军李剑吴怡夏春王舒昊
关键词:针刺疗法水针智力障碍康复训练
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探讨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方法 以2009年2月至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28例3岁以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肌力测定仪(HHD)标准化操作方法测定患儿下肢髋、膝、踝等部位肌群的肌力,任意选取20例患儿在接受第1次HHD测定后休息10 min,再由同一测试者进行重复测试,通过比较前后测试结果间的相关性来确定HHD的重测信度;在非同一天任意选取15例患儿在接受第1次HHD测定后休息10 min,再由不同测试者进行重复测试,通过比较前后测试结果间的相关性来确定HHD的不同测试者间信度.结果 HHD在测定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群时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值在0.74~0.97之间)和不同测试者间信度(ICC值在0.63~0.97之间),其中髋屈曲、足跖屈和膝伸展肌群的重测信度最高(ICC值在0.94~0.97之间),髋屈曲、足背屈的不同测试者间信度最高(ICC值在0.90~0.97之间).结论 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手持式电子肌力测定仪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力测定中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不同测试者间信度,可以良好地评价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力.
史惟朱默骆丹丹杨红陈冬冬黄华玉
关键词:脑瘫肌力信度
痉挛型双瘫被引量:1
2015年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3岁5个月,因“非进行性运动发育落后2年余”收治入院。患儿生后因“早产儿、颅内出血”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NICU 住院治疗15 d 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即有运动发育落后,家属不重视,至患儿2岁仍不会行走,遂就诊于我科,行头颅 MRI 示侧脑室旁软化灶,双侧侧脑室旁对称性斑片状异常信号影,脱髓鞘改变(?);脑电图示:异常儿童脑电图,常见低电压慢波呈短程出现,考虑“脑性瘫痪”建议康复训练,家长因经济因素未行康复治疗。
骆丹丹史惟杨红
关键词:痉挛型双瘫主治医师查房发育落后脱髓鞘改变颅内出血NICU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婴幼儿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被引量:43
2010年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中文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2)在婴幼儿中的信度和效度,为PDMS评估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康复中心就诊并接受PDMS评估的100例儿童。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1例检测重测信度(间隔4~7d),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2例检测评分者间信度。59例接受PDMS测试的对象同时接受贝莉婴儿发育量表(BSID-Ⅱ)测试,分析BSID-Ⅱ的智力量表原始分和运动量表的原始分与PDMS各项原始分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平行效度。【结果】PDMS的各项原始分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ICC值均>0.90),PDMS各项原始分与BSID-Ⅱ测试的各项原始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0.91)。【结论】本次研究确立了中文版PDMS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内使用PDMS评价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红史惟王素娟李惠骆丹丹王艺
关键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信度婴幼儿
痉挛型偏瘫患儿下肢等长肌力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痉挛型偏瘫患儿下肢患侧与对侧肌群间等长肌力的差异,并且分析不同年龄偏瘫患儿的肌力表现。方法对17例痉挛型偏瘫患儿采用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测定患儿下肢髋、膝、踝等部位肌群的肌力,比较患侧和对侧下肢肌群间肌力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患儿的肌力表现。结果患侧下肢的肌力明显弱于对侧;在较小年龄阶段,患侧下肢全面弱于对侧,而在较大年龄阶段主要表现为远端肌力下降。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力量训练时,早期应该注意提高下肢所有肌群的肌力,在较大年龄阶段应该更加强化远端肌群的肌力训练。
杨红史惟骆丹丹
关键词:脑性瘫痪肌力下肢痉挛型偏瘫
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1岁内PDMS评估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子代1岁内第二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结果的影响,为判断ART对子代运动发育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4月收集在上海市闵行区于1岁内接受过PDMS-2评估,经家长知情同意采集完整信息,且评估前两周内未患肺炎、腹泻、发热等疾病,无先天性疾病等影响运动发育者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的自然受孕组216例和ART受孕组158例,运用PSM设置匹配容差为0.002 7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为"出生体重、孕周、胎数、性别、出生抢救史、黄疸、神经疾病和其它疾病史,父母亲的年龄、文化、职业,母亲孕期保胎、服药、糖尿病、高血压和其它疾病史,PDMS评估月龄",比较匹配后组间差异。结果匹配后,两组在"各匹配变量、粗大动作发育商、粗大动作各能区原始分、抓握能区原始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受孕组"精细运动发育商"及"视觉-运动整合能区原始分"均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可能通过影响子代1岁内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降低其精细运动发育水平,其远期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姜春花肖丽萍黄俊李云张莺钟平莉杨红苏怡骆丹丹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子代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全身运动评估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66例在康复科随访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进行全身运动评估,在纠正月龄12月龄以后根据临床诊断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计算全身运动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全身运动评估对于异常运动发育结局(脑瘫和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100%、特异性98.3%,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100%。全身运动评估对于脑瘫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100%、特异性92.1%,阳性预测值37.5%,阴性预测值100%。【结论】GMs评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运动发育结局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作为新型神经运动评估手段,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我国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陈鸣杨红侯方华史惟邹婧曹云王艺朱晓芸骆丹丹朱默邵肖梅
关键词:脑性瘫痪预测效度极低出生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