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霓
- 作品数:27 被引量:2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林州龙湖水华暴发期间藻类群落特征初析
- 2015年
- 林州龙湖为新建人工湖,连续两年都暴发水华。本研究调查水华暴发期间龙湖3个子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结果显示龙湖水华优势种为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史密斯微囊藻(Microcystis smithii)和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藻类密度范围在8.7×107~1.57×109cells/L之间。多样性指数显示1#湖处于重污染状态,2#湖处于中污染状态,3#湖处于轻污染状态。
- 董静祝国荣高云霓李学军
- 关键词:蓝藻水华微囊藻
-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处理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处理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废水经全不锈钢结构机械格栅过滤;B、经处理的废水由水泵提升进入厌氧氨氧化池,进行脱氮处理;C、经处理的废水进入中间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D...
- 吴振斌于涛高云霓周巧红徐栋武俊梅贺锋肖恩荣
- 文献传递
- 水产院校本科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为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结合水产学院教学工作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系列改革探索,以期为水产行业培养出在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分析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 高云霓董静周传江
-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
- 不同暴露方式下水生植物化感物质抑藻效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研究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在生态水平上的有效作用模式,选择水生植物释放的壬酸、N-苯基-1-萘胺和咖啡酸等不同类型化感物质,比较高剂量单次暴露与低剂量多次暴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探讨化感物质不同投加频次、剂量和光暗条件等对多次暴露抑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化感物质以2 h为间隔、分5次、每次添加0.5 mg·L-1的方式暴露时均表现出比以总剂量2.5 mg·L-1单次暴露更强的抑藻效果,在实验的第7天壬酸、N-苯基-1-萘胺和咖啡酸的抑藻率是单次暴露组的1.8、1.1和1.6倍。以1 h间隔、10次暴露的壬酸和N-苯基-1-萘胺,抑制率随着单次添加量的减少而降低,但在单次暴露剂量低至0.1 mg·L-1时两种物质仍能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第7天N-苯基-1-萘胺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仍可以达到50.25%。壬酸和N-苯基-1-萘胺在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黑暗阶段多次暴露比在光照阶段的抑藻效果好,第3天的平均抑制率分别是是光照阶段的2.2和1.3倍。上述结果表明,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通过低剂量多次暴露实现比高剂量单次暴露更强的抑藻效果。因此,加强对化感物质多次暴露方式下抑藻作用的研究将推动自然环境中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生态机制的进一步揭示,有利于指导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 高云霓葛芳杰刘碧云鲁志营何燕张甬元吴振斌
- 关键词:咖啡酸铜绿微囊藻
- 河南中牟县典型养殖池塘浮游藻类调查被引量:2
- 2017年
- 对河南中牟县两个高产鲤鱼和草鱼养殖池塘浮游藻类的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鲤鱼养殖池塘浮游藻类密度达2.05×10~8 cells/L,生物量达58.2 mg/L;草鱼养殖池塘浮游藻类密度高达7.10×10~8 cells/L,生物量达112.5 mg/L。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藻类5门34属(种),其中绿藻门栅藻和隐藻门尖尾蓝隐藻占绝对优势。本研究为其它低产鲤鱼和草鱼养殖水体生态调控提供基础数据,并初步揭示栅藻和尖尾蓝隐藻等有益藻类占优势可能是保持鲤鱼和草鱼高产的关键。
- 李燕常孟阳董静付天玺陈思伟顾钱洪高云霓祝国荣朱国超周传江
- 关键词:养殖池塘浮游藻类优势种
- 基于化感物质释放特性的沉水植物抑藻作用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6年
- 沉水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是沉水植物获取竞争优势和维持清水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化感物质是由植物产生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化感物质的有效释放和作用是实现沉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化感物质释放水平阐明沉水植物化感抑藻的作用模式、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沉水植物化感物质释放到水环境中的种类、含量和常规急性毒性测试中化感物质的抑藻效果,发现沉水植物化感物质在释放水平上的作用模式不同于常规急性毒性试验中的单次作用。为了回答沉水植物化感物质在释放水平如何高效抑藻的问题,结合化感物质的释放特性,重点从化感物质的联合作用和持续作用等角度探讨沉水植物化感抑藻的作用模式,提出沉水植物可能通过多种化感物质低剂量持续释放的方式,实现对目标藻类的持续协同控制。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结合沉水植物与目标藻类的共存系统与原位实验,借助分析化学、植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从生态学水平加强沉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机制研究。
- 高云霓董静何燕葛芳杰刘碧云吴振斌
- 关键词:化感物质
- 不同氮、磷浓度对穗花狐尾藻生长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为揭示解营养物质对穗花狐尾藻生长及其体内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氮、磷浓度下穗花狐尾藻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及与酚类代谢相关酶——苯丙氨酸裂解酶(Pheny 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条件下,穗花狐尾藻顶端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低氮、低磷水平下顶端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0.91、38.25mg.g-1(以干重计),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穗花狐尾藻体内可溶性糖对氮、磷胁迫的响应较可溶性蛋白敏感.不同氮浓度(0.875、7.0、56.0mg.L-1)和磷浓度(0.194、1.55、12.4mg.L-1)下,穗花狐尾藻顶端组织中总酚含量分别为44.74、24.42、29.73mg.g-1和37.77、30.60、36.05mg.g-1(以干重计),对应PAL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酚类物质变化趋势一致,而生物量增长率与酚类物质变化趋势相反,即过高和过低的氮、磷胁迫均会导致穗花狐尾藻生物量增长率的降低及体内酚类物质含量的升高.
- 葛芳杰刘碧云鲁志营高云霓吴振斌
- 关键词:穗花狐尾藻总酚氮磷
-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装置,机械格栅与集水井相连,集水井中设置提升泵,提升泵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进入厌氧氨氧化池,布水管敷设于厌氧氨氧化池底部,厌氧氨氧化池中上部布设组合填料,厌氧氨氧化池顶部...
- 吴振斌于涛高云霓周巧红徐栋武俊梅贺锋肖恩荣
- 文献传递
- 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3年
- 富营养化引起的藻华问题是当前许多水体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化感抑藻现象的发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目前,已发现很多水生植物具有化感抑藻效应,通过恢复受污染水体的水生植被群落来进行水体修复的工程案例逐渐增多,但对水生植物抑藻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化感作用机理的揭示对于藻生理生态研究和水华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生理生化的角度介绍最近几年水生植物及其化感物质的抑藻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化感物质可能的抑藻机制,包括:化感物质对细胞膜,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PSⅡ)造成影响,化感胁迫后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而导致藻氧化胁迫,NO作为化感作用的信号分子,介导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同化感物质作用靶点的探寻,化感物质在胞内转化途径,化感物质介导信号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化感物质诱导的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将会是今后化感抑藻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 鲁志营高云霓刘碧云孙雪梅张甬元吴振斌
- 关键词:化感作用活性氧水华程序性死亡
- 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释放的酚酸类物质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化感作用被引量:47
- 2011年
- 采用广谱性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以10 g(FW)/L的密度培养三天后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种植水,不同溶剂洗脱得到的各组分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甲醇洗脱组分抑藻活性最强.去除该组分中的酚酸后,其抑藻活性下降了22.8%,表明酚酸参与到苦草的化感抑藻作用中.甲醇组分通过液液萃取进一步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组分进行GC-MS分析,从中检测到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乙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丙酸、香草酸、原儿茶酸、阿魏酸和咖啡酸等九种酚酸.酚酸抑藻测试的结果显示其抑藻活性与本身的结构有关,不同酚酸以毒性效应比例多维混合表现出加和抑藻效应,且随着混合种数的增多,酚酸的加和效应增强.以上结果显示苦草可以释放酚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多种化感物质的联合作用可能是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抑制蓝藻生长的一个重要机制.
- 高云霓刘碧云王静王静贺锋梁威徐栋张丽萍
- 关键词:苦草酚酸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