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若洋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黔蚋唾腺多线染色体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选取黔蚋的成熟幼虫,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进行唾腺多线染色体制备,并进行测量、描述及分析。结果表明,黔蚋多线染色体数目为3对(2n=6)。按其长度降序排列,分别编号为Ⅰ、Ⅱ和Ⅲ号。Ⅰ号染色体具中央着丝粒,Ⅱ和Ⅲ号染色体均为亚中央着丝粒,着丝粒区浅染膨大,易于识别。核仁组织区、巴氏环和双泡均位于Ⅱ号染色体短臂。某些个体存在倒位现象,倒位率为33%(32/97)。结果显示黔蚋多线染色体的着丝粒、核仁组织区、巴氏环、双泡、宽深带及浅染膨大区等主要特征性结构的位置及形态恒定一致,可作为该种的重要鉴别特征。
- 黄丽张春林黄若洋陈汉彬
- 关键词:多线染色体细胞遗传学
- 吉林省蚋类(双翅目:蚋科)补点调查
- 2008年
- 目的:对吉林省进行蚋类调查研究,完善吉林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吉林省四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计2属14种,其中含3个新种和5个新记录种,加上前人已记录的20种共记录吉林省蚋类28种。结论:吉林省蚋类具有多样性,反映了古北界的区系特征。
- 黄若洋张春林陈汉彬
- 关键词:蚋科
- 人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在体外分离、培养人胎儿肝脏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双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人胎儿肝脏MSC并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达80%以上融合时传代,各传代细胞依次记为P1~P10代细胞,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P3、P7、P10代细胞,连续培养7d,观察分析细胞生长曲线。取P5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CD34、CD44、CD105、CD13、HLA-ABC、HLA-DR等抗原标志的表达。取P4代细胞,进行体外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冻存传代细胞,分别于2、6个月后复苏细胞,台盼蓝染色计数复苏后细胞存活率。结果原代细胞3d贴壁,6d后开始快速增长并形成集落,11d左右达80%~90%融合,多呈纤维样;传代培养后细胞维持纤维样形态。传代细胞生长曲线具有共同特征:潜伏期约24~48h,对数增殖期约3~4d,对数增殖期后第5~6天进入平台期。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SC表面CD34、HLA-DR呈阴性表达,CD44、CD105、CD13呈阳性表达,HLA-ABC呈弱阳性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诱导后细胞的细胞核染成均一的淡蓝色。冻存复苏后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且与未冻存传代细胞相比具有相同的生长特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从人胎儿肝脏培养出MSC,为MSC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 毕薇薇黄若洋刘洋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 中国蚋属一新种(双翅目,蚋科)(英文)被引量:3
- 2010年
- 报道采自东北地区1新种,刺毛蚋S.(S.)spiculum sp.nov.,该种隶属于蚋属蚋亚属的淡足蚋组Simulium malyschevi-group。新种主要特征是幼虫第6至8腹节密被分枝扁毛,雌虫食窦无疣突,雄虫抱肢端节基背突仅具强毛而无刺。据此综合特征可与已知的近缘种相区别。
- 陈汉彬黄若洋杨明
- 关键词:蚋科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