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瀛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瘤
  • 9篇动脉
  • 8篇血流
  • 8篇血流动力学
  • 7篇形态学
  • 5篇血流动力学分...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动脉海绵窦瘘
  • 3篇栓塞
  • 3篇颈内
  • 3篇颈内动脉
  • 3篇颈内动脉海绵...
  • 3篇颈内动脉海绵...
  • 3篇交通动脉瘤
  • 3篇海绵窦
  • 3篇海绵窦瘘
  • 3篇后交通动脉
  • 3篇后交通动脉瘤

机构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17篇于瀛
  • 16篇黄清海
  • 16篇刘建民
  • 9篇徐瑾瑜
  • 5篇杨鹏飞
  • 4篇方亦斌
  • 3篇洪波
  • 3篇吕楠
  • 3篇冯政哲
  • 3篇李强
  • 2篇许奕
  • 2篇江澈
  • 1篇王来兴
  • 1篇张海峰
  • 1篇许洪波
  • 1篇瞿米睿
  • 1篇赵文元
  • 1篇吴永发
  • 1篇王盛章
  • 1篇张照龙

传媒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置入虚拟及真实血流导向装置后兔动脉瘤模型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虚拟血流导向装置(FD)与基于微型CT机重建真实FD对兔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利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右侧颈总动脉瘤模型14个.于造模后3周,行DSA检查重建三维动脉瘤模型,并在载瘤动脉内置入FD.置入FD后3个月处死动物,切取包含FD在内的整段载瘤动脉.用微型CT机扫描所有标本,计算出瘤颈处FD的金属覆盖率(MC).根据微型CT扫描FD数据,重建真实FD三维模型,运用 Solid Works 软件绘制虚拟三维FD模型.运用计算机软件将真实FD模型和虚拟FD模型分别置入兔动脉瘤三维DSA模型中,并将FD模型与动脉瘤融合.运用CFD的方法,比较虚拟释放FD与真实释放FD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结果 ①14个真实FD模型中,MC≥35%组8个,MC〈35%组6个.14个虚拟FD模型的MC为29.4%~31.1%.②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的入射血流量、入射血流速度及归一化的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虚拟FD模型,相对滞留时间长于虚拟FD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壁面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与虚拟FD模型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真实FD模型中,MC≥35%组的归一化的平均WSS低于MC〈3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虚拟FD模型中,MC≥35%组与MC〈35%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微型CT重建的真实FD模型,在MC≥35%时,与虚拟FD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差异.在两种模型的MC接近时,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提示采用虚拟FD释放技术可用于评估FD置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徐瑾瑜邓本强方亦斌于瀛程吉勇王奎重黄清海刘建民
关键词:动脉瘤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明确破裂前期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评估该状态下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方法:通过3D旋转血管造影构建病例特异性的处于破裂前期动脉瘤(伴有突发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将其与破裂组后...
于瀛徐瑾瑜黄清海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分析血流动力学
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于瀛徐瑾瑜黄清海刘建民
破裂前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明确破裂前期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方法构建特异性破裂前期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将其与破裂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进行了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破裂前期组与破裂组在形态学指标及瘤体低壁面切应力面积比(LSA)、瘤体剪切震荡指数(OS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破裂前期组平均瘤体壁面切应力(WSS)较破裂组显著降低(P=0.024);其中颈体比(AR)与LSA和OSI存在正相关关系,体径比(sR)与平均瘤体WSS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处于破裂前期的颅内动脉瘤与破裂颅内动脉瘤有着相似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较低的WSS和子囊的形成可能是促进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因素。
于瀛徐瑾瑜黄清海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形态学
破裂与未破裂镜像后交通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差异,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病人(均为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的临床资料,均行3D-DSA检查,建立数值模型。将16个动脉瘤按是否破裂分组,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未破裂组(P<0.05);而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比率和体颈比值明显高于未破裂组(P<0.05)。剪切震荡指数(OSI)、动脉瘤直径、大小比率、血管角度和动脉瘤倾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后交通动脉瘤可能是研究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理想模型,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在判断动脉瘤破裂风险方面同等重要。
徐瑾瑜于瀛杨鹏飞吴曦吴永发江澈黄清海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形态学
经动脉灌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目的评估经动脉灌注盐酸法舒地尔(IAF)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共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2.3岁)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NIHSS评分及TCD充分评估后接受...
于瀛方亦斌黄清海刘建民
关键词:动脉灌注盐酸法舒地尔脑血管痉挛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文献传递
经动脉入路Onyx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总结运用Onyx栓塞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初步体会,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lt;br&gt;  方法:对11例明确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共12侧瘘口),采用球囊封闭颈内动脉瘘口,经颈内动脉将微导管超选...
于瀛黄清海许奕洪波李强杨鹏飞刘建民
关键词: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ONYX栓塞安全性评价球囊辅助
小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相关形态学危险因素分析
吕楠冯政哲于瀛徐瑾瑜刘建民黄清海
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兔颅内动脉瘤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颅内动脉瘤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5只,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术造模基底动脉瘤后,分为造模后2 d组3只、造模后7 d组6只[其中3只用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假手术组6只(其中3只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获取动物基底动脉尖组织,观察血管壁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定量分析炎性细胞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造模后2、7 d组兔基底动脉尖部,即内弹力层损害部位均发现凋亡细胞,造模后2 d组凋亡细胞数量[(4.02±0.21)个]明显高于基底动脉主干[(0.40±0.13)个]、左侧大脑后动脉[(0.41±0.22)个]和右侧大脑后动脉[(0.29±0.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7 d组基底动脉尖部凋亡细胞数量[(5.01±0.29)个]明显高于基底动脉主干[(0.49±0.21)个]、左侧大脑后动脉[(0.31±0.12)个]和右侧大脑后动脉[(0.41±0.19)个](均P<0.05)。而在假手术组兔未观察到内弹力层损害及凋亡细胞。(2)造模后7 d组兔基底动脉尖部半胱天冬氨酸酶9(caspase-9)mRNA表达(1.97±0.23)及caspase-3 mRNA表达(2.31±0.40)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单纯血流动力学诱导的基底动脉尖部动脉瘤的早期生成,其分子发生机制是通过caspase-9激活由BCL-2介导的线粒体途径。
冯政哲张海峰于瀛张照龙刘建民黄清海
关键词:细胞凋亡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分子机制
一种平躺头部辅助换药包扎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躺头部辅助换药包扎装置,所述的平躺头部辅助换药包扎装置包括底板、靠板、头部固定架、支撑气囊;所述的底板和靠板呈长方形结构,且本体前段表面、靠板底部均为内凹型结构;所述的靠板设于底板中,且靠板末端与底板...
王毛毛卜海激李亚楠于瀛张美刘建民王来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