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海波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伽玛刀
  • 5篇伽玛刀治疗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疗效
  • 3篇电刺激
  • 3篇电刺激治疗
  • 3篇丘脑
  • 3篇丘脑底
  • 3篇丘脑底核
  • 3篇腺瘤
  • 3篇垂体
  • 3篇垂体腺瘤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母细胞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任海波
  • 9篇钟琪
  • 9篇李鹏
  • 7篇王伟
  • 7篇王伟
  • 5篇张祝均
  • 5篇李鹏
  • 4篇王兴
  • 4篇毛伯镛
  • 3篇李杨
  • 2篇张时真
  • 1篇邱昌建
  • 1篇赵书
  • 1篇郝德
  • 1篇汤俊佳
  • 1篇李国平
  • 1篇苏鸣岗
  • 1篇陈海锋
  • 1篇张豆豆
  • 1篇李斌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华西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及其术后管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症状缓解特点,为提高术后患者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34例帕金森病患者于我院接受丘脑底核电刺激手术治疗,其中单侧植入3例,双侧植入31例。术后由神经内外科医师配合对患者进行患者管理。分别于患者首次开机、术后半年和1年时对患者进行UPDRS运动评分,并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平均随访10.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微毁损效应。患者在不服药状态下,术前、首次开机、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UPDRS运动评分分别为:46.8±8.9,20.1±9.7,23.1±9.4和22.3±8.9;刺激器打开并服药后,患者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肤感染,1例患者发生胸前囊袋积液,经妥善处理后症状控制。结论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高质量的术后患者管理是维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李鹏王伟钟琪任海波王兴毛伯镛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患者管理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疼痛缓解时间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采用双靶点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缓解时间规律,为伽玛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共14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Leksell C型伽玛刀治疗。使用4 mm准直器在三叉神经根制作2个等中心靶点,中心剂量80~90 Gy,控制脑桥照射剂量<20 Gy。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疼痛缓解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64个月,平均28.7个月。术后疼痛完全缓解95例(73.1%),部分缓解29例(22.3%),无效6例(4.6%)。疼痛缓解时间4 h~12个月,平均3.6周,其中疼痛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部分缓解患者(P<0.05)。53例(40.8%)患者于术后出现术侧轻度面部麻木。结论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可能是预测伽玛刀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疼痛缓解时间个体差异大,应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张祝均李杨李鹏王伟任海波
关键词:伽玛刀三叉神经痛
伽马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伽马刀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6月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经伽马刀治疗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5例,其中男13例,女22例。术前均经MRI确诊,术后经组织病理证实或经MRI进一步验证。伽马刀肿瘤周边照射剂量为11~16 Gy,平均(14.3±1.1)Gy,45%~50%等剂量线覆盖,确保视交叉受照射剂量低于8 Gy。术后第1年,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以后1次/年,患者来院进行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肿瘤体积的评价。结果 35例患者随访12~77个月,平均(36±4)个月,全部病例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视神经损伤及新的颅神经损伤。有症状患者28例(80.0%),症状改善率为96.4%(27例),其中症状改善15例(53.6%),症状消失12例(42.9%),无变化1例(3.6%),未发生症状恶化。症状改善时间为术后2~7个月,平均(3.7±0.3)个月。影像学随访显示,35例经伽马刀治疗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9)cm^3比(32.6±3.6)cm^3,t=8.492,P<0.01];肿瘤体积缩小率≤25%、26%~50%、51%~75%、≥75%分别有3(8.6%)、2(5.7%)、8(22.9%)和22(62.9%)例。结论伽马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可作为该病首选的治疗方式,但需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
任海波王毅李鹏李鹏
关键词:海绵窦伽马刀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185例的临床资料。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1Gy~33Gy,平均剂量25.9Gy,以45%~75%等剂量曲线覆盖病灶。术后定期复查鞍区增强MRI和血液内分泌激素,并随访。结果:16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病例肿瘤控制率为95.1%,肿瘤体积控制并明显缩小发生时间平均在伽玛刀治疗后15.6个月,新发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为13.5%。结论:伽玛刀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是安全有效的垂体腺瘤治疗手段。
任海波王伟李鹏张时真
关键词:垂体腺瘤伽玛刀磁共振并发症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远期肿瘤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12月共158例垂体腺瘤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2~30Gy,以45%~70%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灶。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和鞍区增强MRI扫描,记录肿瘤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1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9个月。至随访结束,共7例患者肿瘤增大复发。伽玛刀治疗后1、2、3、4及5年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5.8%、95.8%、95.8%、95.8%及93.9%。46例患者(35.1%)在治疗后出现暂时性头痛和感觉异常,对症处理后缓解;4例患者(3.1%)出现垂体功能低下,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未观察到其他颅神经和血管损害表现。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瘤远期疗效肯定,并发症轻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垂体瘤治疗手段。
李鹏王伟扬威毛伯镛王兴钟琪任海波
关键词:垂体腺瘤伽玛刀疗效
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1月,将20例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分为脑脊液外引流组和抗生素组各10例,外引流组进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定期取引流脑脊液进行常规和生化检查;抗生素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两组颅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引流组经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后,颅内感染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和脑脊液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和氯化物浓度升高(P<0.05)。治疗10d后,外引流组体温、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脑脊液微量蛋白含量、脑脊液葡萄糖和氯化物浓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抗生素组(P<0.05)。结论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观察颅内感染情况方便的优点,可作为颅内感染可靠治疗手段。
钟琪王伟李鹏李国平王兴任海波
关键词:脑脊液外引流颅内感染
MPTP诱导猴帕金森病模型全脑糖代谢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猴行为学和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特点,进一步了解帕金森病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猕猴4只,经适应性饲养后采用以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DG)为示踪剂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 DG-PET-CT)进行全脑糖代谢检测。采用经外周静脉连续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溶液,建立全身性猴帕金森病模型。对模型猴进行行为学评分。建模成功3个月后,再次对模型猴进行脑18 FDG-PET-CT扫描。对比分析建模前后模型猴脑葡萄糖代谢变化,并行脑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4只猕猴均建模成功。模型猴表现出典型的运动迟缓、肌僵直、运动减少等帕金森病样症状,行为学评分均超过20分,经左旋多巴治疗后,帕金森病样症状显著缓解。模型猴还表现出淡漠、攻击性减退等高级神经活动改变。18 FDG-PET-CT显示,帕金森病模型猴脑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且并不局限于黑质纹状体区域。结论本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猴神经代谢变化范围广泛,这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重要因素。
李鹏张祝均李杨任海波张时真王伟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葡萄糖代谢
pcDNA3.1-Egr.1p-p16重组质粒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pcDNA3.1-Egr.1p-p16重组质粒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并探讨最佳的放射剂量和质粒注射剂量。方法选取健康裸鼠110只,通过右腋皮下注射人胶质母细胞瘤T89G细胞株建立胶质母细胞瘤动...
王伟王兴李鹏钟琪任海波张祝均
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成形术与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比较治疗Ⅰ型Chiari畸形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成形术(PFDD)与单纯后颅窝减压(PFD)两种术式比较治疗Ⅰ型Chiari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MEDLINE(Ovid)、PubMed、CBM、CNKI和WanFang Data,收集比较后颅窝减压及硬膜成形术(PFDD)与单纯后颅窝减压(PFD)治疗Ⅰ型Chiari畸形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并辅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1993年至2011年9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队列研究,8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PFDD组再手术率低于PFD组[RR=0.41,95%CI(0.23,0.74),P=0.003],PFDD组术后脊髓空洞缩小率高于PFD组[RR=1.27,95%CI(1.03,1.56),P=0.02],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5,1.28),P=0.18]。②PFDD组术后脑脊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DF组[RR=6.3,95%CI(2.71,14.67),P<0.000 1],而术后枕部疼痛及伤口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与PFD相比,PFDD可减少再次手术率,提高脊髓空洞缩小率,但会显著增加脑脊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受纳入研究质量较低等因素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加以验证。我们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选择使用。
张豆豆陈海锋黄思庆郝德任海波汤俊佳
关键词:硬膜成形术META分析队列研究
伽玛刀治疗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近期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其中5例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6例仅接受单次伽玛刀治疗。伽玛刀共照射治疗35个肿瘤,边缘剂量13Gy~20Gy,中心剂量31.1Gy~42.5Gy。术后定期复查头部增强磁共振扫描,记录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全部随访至肿瘤复发。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平均复发时间为11.2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0.9%和72.5%。3例患者(75%,3/4)伽玛刀治疗后运动障碍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未观察到与伽玛刀治疗相关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出现。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胶质母细胞瘤近期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轻微,是有效的颅内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方法。
李鹏王伟张祝均钟琪王兴任海波
关键词:伽玛刀胶质母细胞瘤近期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