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静

作品数:66 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血栓
  • 12篇凝血
  • 12篇细胞
  • 12篇静脉血
  • 12篇静脉血栓
  • 11篇血管
  • 11篇血栓栓塞
  • 11篇静脉血栓栓塞
  • 10篇动脉
  • 9篇血小板
  • 9篇聚体
  • 9篇二聚体
  • 8篇抗凝
  • 8篇D-二聚体
  • 7篇血栓栓塞症
  • 7篇栓塞症
  • 7篇静脉血栓栓塞...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血栓形成

机构

  • 6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2篇天津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2篇天津市第四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任静
  • 55篇门剑龙
  • 8篇马睿
  • 7篇张伯玮
  • 6篇李刚
  • 4篇魏民新
  • 4篇马睿
  • 4篇王赞鑫
  • 3篇李杨
  • 3篇翟振国
  • 3篇赵文
  • 3篇张鸿艳
  • 2篇郑晨光
  • 2篇姚我
  • 2篇吴琦
  • 2篇高菲
  • 2篇王玲
  • 2篇陈宝元
  • 2篇孔繁强
  • 2篇王赞新

传媒

  • 13篇中华检验医学...
  • 13篇临床检验杂志
  • 10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第三届华北三...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临床实验...
  • 1篇第四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程和程度睡眠低氧对肺气肿大鼠肺气肿程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程(1.5h和3h)和程度(15%和12.5%)睡眠诱导低氧(SIH)对肺气肿大鼠肺气肿程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每天2次暴露于香烟烟雾共1h(每次30min)。第29d起,短时SIH肺气肿组(A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2.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1.5h(分4次给予,每次22.5min);轻度SIH肺气肿组(B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3h(分4次给予,每次45min);标准SIH肺气肿组(C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2.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3h(分4次给予,每次45min)。各组大鼠均连续暴露56d后处死,采集肺组织和全血。肺组织切片染色后经半定量图像分析,计算肺病理评分、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评价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而后测定全血中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Ⅷ(FⅧ)的活性。以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三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均呈现明显肺气肿样改变。各组肺病理评分和MLI差异明显(F=21.907,F=18.415,P均<0.05),A组[(61.90±4.25)%,(92.45±1.78)μm]和B组[(64.60±3.95)%,(92.80±3.65)μm]均低于C组[(73.30±3.86)%,(99.32±2.81)μm,q=8.96,q=6.84,q=12.64,q=9.65,P均<0.05]。各组全血FIB差异明显(F=20.592,P<0.05),A组[(189.98±5.29)mg/dL]和B组[(182.70±2.78)mg/dL]均低于C组[(198.40±7.37)mg/dL,q=4.86,q=9.07,P均<0.05],且A组高于B组(q=4.20,P<0.05)。各组全血FⅧ的差异明显(F=33.652,P<0.05),A组[(232.26±4.17)%]和B组[(242.53±14.50)%]均低于C组[(303.25±32.93)%,q=10.73,q=9.18,P均<0.05]。结论标准SIH肺气肿大鼠的肺气肿程度和血液高凝状态均较短时、轻度SIH肺气肿大鼠加重。凝血因子的增强在高凝状态的加重中占主导作用。
姚我冯靖吴琦陈宝元门剑龙任静张泽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凝血功能
冠脉搭桥术后高水平D-dimer对远期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
目的 通过长期监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患者术后血浆D-dimer水平变化,观察其在不同临床发展状态时的变化特征,结合长期随访患者资料的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检测D-dimer对于评估手术预后的价值.
王赞鑫门剑龙任静魏民新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HIT患者血浆标本52例,未发生HIT的用肝素治疗患者的血浆标本126例和体检健康者血浆标本50例。根据是否伴有血栓形成,将HIT患者进一步分为未伴血栓形成的孤立性HIT组30例和伴血栓形成的HIT(HITT)组22例。用ACL-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 IL HIT-Ab PF4-H)测定血浆HIT混合抗体;用ACL Acu Star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 IL Acu Star HIT-IgGPF4-H)测定血浆IgG特异性抗体。结果肝素对照患者组的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 644.0、1 191.0,P均<0.01);HIT患者组的两种抗体水平均高于肝素对照患者组(U值分别为550.0和4.7,P均<0.01)。ROC曲线结果显示,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混合抗体以1.50 U/m L为临界值时,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27.8%,HIT患者组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以1.51 U/m L为临界值时,在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0,在HIT患者中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临界值为2.32 U/m L时,评估HIT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0.0%;高于此临界值的HIT患者在15 d内的血栓形成累积概率显著增加(Log-rankχ2=56.577,P<0.01)。结论 HIT混合抗体试验与IgG特异性抗体试验有助于对HIT患者进行排除诊断、诊断或风险评估。
任静任静李刚
关键词:血栓形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评估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PCI后新发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127例(PCI后新发房颤组)、初入院尚未接受PCI的ACS患者50例(ACS对照组)、PCI后未发生房颤的ACS患者50例(PCI对照组)、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浆v WF:Ag,用ROC曲线评价v WF:Ag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性能。用χ2检验评估PCI后新发房颤患者v WF:Ag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健康人对照组血浆v WF:Ag测定结果为104.5%(88.0%,133.7%),ACS对照组161.7%(120.7%,270.5%),PCI对照组208.0%(125.2%,360.7%),PCI后新发房颤组284.9%(172.4%,494.2%);其中,PCI对照组高于ACS对照组(U=526.0,P<0.01);PCI后新发房颤组高于PCI对照组(U=824.0,P<0.01)。血浆v WF:Ag水平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11~0.854),v WF:Ag医学决定水平设定为312.0%时,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60.6%。与低于312.0%的PCI后新发房颤患者比较,高于312.0%的患者在90 d随访期内的卒中累积概率增高(Log-rankχ2=44.308,P<0.01)。PCI后新发房颤患者血浆v WF:Ag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障碍、高血压、年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和血管疾病有关联(P<0.01)。接受双联抗栓治疗患者的血浆v WF:Ag水平和卒中事件发生率高于接受三联抗栓治疗的患者(U=1 075.5,P<0.01;χ2=10.45,P<0.01)。结论血浆v WF:Ag水平能敏感地反映PCI后新发房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态、卒中风险以及抗凝药物治疗效果。
任静任静李刚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卒中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穿戴式双通道传导装置、超声调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穿戴式双通道传导装置、超声调控系统及使用方法,穿戴式双通道传导装置包括纵向支架、横向支架、准直器以及两组超声调控机构,准直器的中空内腔由腔体分离片分隔成两个腔体,每一个腔体的顶部设有一组超声调...
李春婵杨佳佳何峰孙书帆王玲郑晨光梁蓉任静
D-二聚体临床应用及标准化分析进展被引量:68
2010年
在凝血级联反应过程的后期,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经凝血因子XⅢa交联和钙离子作用后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血栓),并引发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继发性功能亢进。在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的过程中可产生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提示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门剑龙任静
关键词: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亢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交联纤维蛋白
组织因子在血栓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由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糖蛋白,由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在脑、肺和胎盘中的浓度较高。损伤和各种刺激可促使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和粥样斑块表达TF。尽管现代凝血理论已经明确TF是生理性凝血级联反应的主要启动因子,但在病理性凝血活化过程中TF的角色尚未明晰。目前,在对各种类型血栓性疾病的研究中,不同来源TF的作用机制已成为止凝血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门剑龙任静
关键词:凝血致活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发展趋势。 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因子Ⅴ、Ⅶ、Ⅷ、Ⅸ活性(FⅤ、FⅦ、FⅧ、F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活性...
任静门剑龙赵文
关键词:老年男性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高凝状态
文献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预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事件风险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研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后的变化特点以及对患者心血管缺血风险的评估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8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男249例,女89例,平均(69.2±4.5)岁.采用IL ACL-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 Ag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vWFAg的诊断性能.利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WF Ag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评价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病情稳定组和恢复不良组中各时间点的vWF Ag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x^2=129.53和101.48,均P<0.01),恢复不良组患者在OPCAB术后第14、30、60和90 d的vWF Ag水平均高于病情稳定组患者的同期水平(均P<0.05).ROC结果显示,OPCAB术后第30天血浆vWF Ag临界值为251%时,其诊断患者在术后31~90 d内心血管缺血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95% CI:0.776~~0.9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30天血浆vWF Ag水平受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左主干病变、血肌酐、旁路移植血管数量、心肌梗死病史和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均P<0.01).Cox分析显示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 Ag临界值可作为OPCAB患者术后1年内心血管缺血事件风险的独立预后评价指标. 结论 OPCAB术后患者血浆vWF Ag水平变化能敏感反映多种风险因素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整体影响,可以作为评价术后90 d内病情发展趋势和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有效指标.
门剑龙任静张伯玮马睿王赞新
关键词:心肌梗死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学研究有助于病因探索被引量:3
2020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是由遗传和环境暴露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多因素疾病,遗传因素包括凝血抑制因子基因功能丧失(LOF)、促凝因子基因功能获得(GOF)、纤溶系统基因功能异常和间接促凝的基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改变。VTE的遗传模式包括孟德尔遗传和基于基因多态性VTE易感。对于疑似遗传相关VTE患者,如考虑为已知突变或多态性可选择针对有限变异位点的检测技术,如考虑为未知变异位点或单基因病可选择NGS,同时可利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或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对VTE复发风险做动态监测。
李溪远李扬任静门剑龙翟振国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多态性单核苷酸疾病遗传易感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