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不同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红蛋白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2018年 探讨不同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妇血红蛋白(Hb)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相关性。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首次产检时诊断为SCH并最终分娩的62例孕妇,根据首次产检时间,分为妊娠早期组(24例)、妊娠中期组(17例)、妊娠晚期组(21例)。所有SCH孕妇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并收集首次产检时和分娩前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Hb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首次产检并诊断SCH的孕妇中,与基线时相比,L-T4治疗后TSH水平显著降低,Hb水平显著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固醇显著下降(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无论在全部SCH孕妇还是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亚组的SCH孕妇中,Hb水平均与TSH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4、-0.308、-0.537及-0.453,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SH和体重指数是SCH孕妇Hb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在SCH孕妇中,TSH和体重指数水平升高与贫血发生风险增加相关;L-T4治疗可减轻SCH孕妇的妊娠期贫血。 毛艳玲 杨进 何芳 蒋建家 施晓明 洪天配关键词:妊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红蛋白 左旋甲状腺素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维吾尔族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沙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单用二甲双胍12 w,血糖不达标的维族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82例和阿卡波糖组78例,进行12 w的随访,对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脂联素(APN)、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 w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FBG、2 h 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沙格列汀组均较阿卡波糖组下降幅度大(P<0.05),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阿卡波糖组(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沙格列汀组HOMA-IR、APN的改善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维吾尔族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治疗效果好。 林毅辉 何芳 高洁关键词: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维吾尔族 2型糖尿病 PCT、CRP、WBC等指标联用对于菌血症病人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菌血症的确定诊断必须要有血培养阳性结果的支持,并以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血培养利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富集培养菌体,并辅助以荧光变化、颜色变化、气压变化等敏感的检测手段反映菌体的生长过程。 朱焱 何芳 陈清清 谢尊金关键词:菌血症 PCT CRP WBC 阳性结果 糖尿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ECO)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底物改良相邻纸片检测糖尿病患者感染ECO 60株所产各种-βlase。结果60株ECO总-βlase检出率为81.67%,其中产青霉素酶5株(8.33%),产广谱酶17株(2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7株(45.00%),未检出亚胺培南酶;27株产ESBLs菌株中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噻肟为底物的分别为25、25、26株。结论糖尿病患者感染ECO所产各种-βlase以广谱酶、ESBLs为主,未检出亚胺培南酶,产ESBLs菌株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检出率相同。 何芳 朱焱关键词:糖尿病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0月就诊笔者所在医院的81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乳酸浓度以及出现MODS的例数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因素为血乳酸浓度(P<0.05,OR值=2.353)、糖基化血红蛋白(P<0.05,OR值=1.824)。结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发病近期血糖控制越差,就诊时血乳酸浓度越高,其病死率越高。 彭雪峰 何芳 毛艳玲 林毅辉 蒋建家关键词:糖尿病 乳酸性酸中毒 神经肌电图仪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准确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神经肌电图仪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4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组)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EMG检查,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神经H反射及尺神经F波异常发生率(87.5%、62.5%)显著高于对照组(50.0%、6.25%),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仪可以利用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判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有效的鉴别,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方靖雯 毛艳玲 彭雪峰 朱昭昭 何芳关键词:糖尿病 木丹颗粒联合弥可保、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1目的分析木丹颗粒联合弥可保、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2方法将纳入研究的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木丹颗粒联合弥可保、硫辛酸治疗,对照组仅予弥可保、硫辛酸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评估。3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根据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和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评分较对照组及治疗前降低(P<0.05);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MCV、SCV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升高(P<0.05)。4结论木丹颗粒同弥可保、硫辛酸在治疗DPN上具有协同效应。 张雅萍 彭雪峰 何芳 毛艳玲 蔡少雅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弥可保 硫辛酸 公式法碘-131治疗Graves病甲亢甲状腺吸收剂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公式法碘-131治疗Graves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致甲状腺吸收剂量的误差。方法:对28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采用超声计算甲状腺质量,并计算多时点测量甲状腺摄碘率(RAIU)、碘-131在甲状腺内有效半衰期(T_(1/2eff))、滞留时间(RT)。设碘-131计划量为3.7 MBq/g,根据RAIU_(24h)校正计算碘-131给药活度,依据RT计算该活度致甲状腺吸收剂量。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甲状腺质量为(34.0±21.4)g,RAIU_(24h)为(0.505±0.122),T_(1/2eff)为(3.56±0.92)d,RT为(2.98±1.03)d,公式法计算碘-131活度致甲状腺吸收剂量为(61.4±17.0)Gy,明显低于处方剂量75 Gy(t=-4.15,P<0.01)。结论:临床上常用的计算碘-131活度方法致甲状腺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处方剂量,误差较大,这主要与T_(1/2eff)较小且变异系数大有关。 何芳 王月慧 黄金城 谢思培 陈仰纯关键词:GRAVES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有效半衰期 伏格列波糖联合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以降低波动性血糖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伏格列波糖对优泌乐25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血糖的影响。方法:单用优泌乐25治疗,日内三个时段存在血糖"高峰与低谷"早餐后与午餐前、午餐后与晚餐前、晚餐后与睡前,联合伏格列波糖前后,以CGMS监测血糖,以MAGE为指标,分析伏格列波糖对波动性血糖的影响。结果: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后,MAGE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可以降低优泌乐25治疗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林毅辉 何芳 孙志纯关键词:伏格列波糖 预混胰岛素 血糖波动性 艾塞那肽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8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5岁,体质指数(BMI)>25 kg/m2,腰围男>90cm,女>85 cm,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5%~10.5%,二甲双胍与磺脲类降糖药治疗达12个月以上,二甲双胍剂量至少达1000 mg/d,磺脲类剂量达最大剂量一半以上.4周进入期结束后,按随机、开放、平行分组法,将符合人选条件的80例受试者分入艾塞那肽组(试验组,n=40)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n=40),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16周时,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7例)HbA1c分别为(7.6±0.9)%、(7.2±1.0)%,较基线时[(9.0±1.1)%、(9.2±1.0)%]降低(t=-3.6,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HbA1c降至6.5%的比例分别为16.7%和37.8%(X2=4.1,P<0.05),HbAlc降至7.0%的比例分别为47.2%与54.1%(X2=0.3,P=0.6).试验组体质量减轻(3.4±1.7)kg,对照组体质量增加(2.7±1.4)kg.16周时,试验组8例受试者发生24例次低血糖事件,无重大低血糖事件发生.对照组15例发生60次低血糖,2例因重大低血糖事件、2例因反复夜间低血糖而中止试验.试验组消化道不良事件更多见.试验组收缩压、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两组舒张压、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在控制体质量、改善血脂代谢、降低低血糖风险上存在优势. 蒋建家 牟伦盼 苏劲波 孙炳庆 林振忠 毛艳玲 庄玉君 何芳 明德松关键词: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