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学敏
- 作品数:42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大后方戏剧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 2014年
- 大后方戏剧研究虽然在资料整理、审美评价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研究领域冷落、研究思维陈旧、艺术成就低估的困境,意识形态、市场运作、文学制度与大众化运动的关系均可作为大后方戏剧研究的突破口,拓展和提升该领域的研究空间。
- 傅学敏
- “非虚构文学”成为文坛热点原因探析
- 2013年
- 随着《人民文学》2010年第二期"非虚构"栏目的开设,"非虚构文学"成为了文坛备受瞩目的文学现象。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受众对"虚构"文学产生了逆反心理;非虚构文学拉近了人们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大量"非虚构"文本在新媒体上的实现;作家想象力的贫弱和知识分子话语的"不及物"。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的叠加,使"非虚构文学"在近几年成为文坛热点。但是,它仍然存在诸多疑问,也呈现出在当代新语境下的尴尬。
- 颜超傅学敏
- 关键词:虚构逆反媒体
- “民族性”的阐释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被引量:1
- 2006年
- 民族性概念是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之一,在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历史语境中,它的意义指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概念的歧义已经影响到学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阐释立场,因此,厘清民族性话语使用的历史语境和具体指向,对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 傅学敏
- 关键词:歧义民族性中国文学
- 始乱终弃的文化阐释与叙事策略被引量:1
- 2002年
- 原型母题的现代阐释离不开叙事策略的推陈出新。作为古老的叙事题材及叙述模式,始乱终弃总与喜新厌旧的男性形象如影随形。在现代文本中,由于叙事角度的改变、多元视界的设定、叙述结构的重复与回环,人们得以透视出始乱终弃中被长期忽视的男性的二难处境与悲剧性存在。
- 傅学敏
- 关键词:始乱终弃叙事处境
-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被引量:3
- 2009年
- 池莉站在市民立场上对现代生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进行探索,对女性的母爱意识、生命创造意识、情爱平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给予了肯定。这些使她与与林白、陈染等关注女性私人经验、躯体感觉的"个人化写作"不同,也与知识分子立场的方方不同,却也限制了其小说对女性意识的探索。由于其小说中对女性意识探索的叙事模式受五四思潮影响的局限、市民生活对其思考深度的局限,使其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略显浅薄。
- 徐金淑傅学敏
- 关键词:池莉小说女性意识叙事模式市民生活
- 巴蜀两地现代文学格局的变化与交融
- 2017年
- 一在由多种区域文化构成的多元共生的中国现代文化中,巴蜀文化无疑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板块。之所以说它特色鲜明,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巴蜀地区地处内陆腹地,地理险要,交通不便,正统中原文明对它的渗透和影响显得鞭长莫及,因此,巴蜀人士受到的儒家传统礼教的压抑相对薄弱,追求生命自由的道家文化在此获得天独厚的发展。巴蜀多奇才,多大才,或者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接纳与突围的文化心态。巴蜀地区地形闭塞而文化心态开放。
- 傅学敏
- 关键词:心态礼教文化
- 鸽子与云雀:飞向不一样的天──《北京人》《云雀》之主体意象比较
- 2002年
- 作为《北京人》和《云雀》的主体意象,鸽子和云雀分别代表了作家各自的情感倾向和使命意识,鸽子是20年代出走之声的继续,但并非历史简单的回声,它拖着历史沉重的身影,咀嚼着传统文化的酸甜苦辣,徘徊着知识分子留恋与割舍的复杂情怀:云雀则如轻装的勇士,面向未来,寻找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独立地位与历史使命。在这些充满文学魅力的戏剧意象的背后,是充满文化魅力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
- 傅学敏
- 关键词:路翎主体意象《北京人》《云雀》
- 抗战时期的街头剧与大众政治行为被引量:9
- 2009年
- 抗战时期的街头剧是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和官方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发出的共同呼唤,民族主义情绪最终使知识分子、政府当局以及民间社会达成最大共识。而民间社会也以其执着于日常生活的韧性向戏剧提出了趣味与热闹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淡化了街头剧浓厚的教诲气息。街头剧场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唤醒大众民族意识和大众表达政治行为的重要场所。
- 傅学敏
- 关键词:抗战时期街头剧民族意识
- 人格的飞扬与悲剧意识的失落——论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之得失
- 郭沫若早期是以诗成名的,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也创作了《三个叛逆的女性》、《孤竹国之二君》等戏剧,但诗名大于戏名;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以史剧著称,《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在民族危急时刻的横空出世,使作者再次攀上文学创作的高峰,戏...
- 傅学敏
- 文献传递
- 鲁迅影像与鲁迅形象的塑造被引量:3
- 2010年
- 鲁迅影像是将鲁迅作品和鲁迅本身拍成影视或搬上舞台,利用舞台艺术的形象性与感染力以及影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向大众宣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鲁迅形象。换句话说,鲁迅形象并不是由鲁迅自己完成的,而是鲁迅形象的塑造者与接受者共同读解与阐释的。
- 傅学敏
- 关键词:鲁迅精神《祝福》孤独者《伤逝》鲁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