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江

作品数:176 被引量:36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5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4篇细胞
  • 32篇胃癌
  • 28篇病理
  • 20篇肿瘤
  • 18篇淋巴
  • 17篇免疫
  • 16篇淋巴结
  • 15篇蛋白
  • 13篇病理学
  • 12篇胃癌细胞
  • 12篇癌细胞
  • 11篇腺癌
  • 9篇乳腺
  • 9篇组织化学
  • 9篇组织芯片
  • 9篇免疫组织
  • 8篇ER-Α
  • 7篇药物
  • 7篇子宫
  • 6篇预后

机构

  • 128篇江汉大学
  • 2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西北民族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7篇江汉大学附属...
  • 5篇武汉职工医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深圳华侨城医...
  • 3篇汕头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市公安局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作者

  • 166篇刘丽江
  • 38篇陈莹
  • 29篇邓昊
  • 27篇镇鸿燕
  • 26篇陈琼霞
  • 26篇李艳
  • 25篇周红艳
  • 25篇黄萱
  • 21篇舒细记
  • 14篇王绪明
  • 12篇王成鑫
  • 11篇刘良
  • 11篇张应天
  • 9篇邹丰
  • 7篇彭开勤
  • 7篇付政祺
  • 7篇王翠兰
  • 6篇任亮
  • 6篇高友晶
  • 6篇叶庆

传媒

  • 29篇江汉大学学报...
  • 10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武汉职工医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世界今日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20篇2004
  • 14篇2003
  • 8篇2002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143靶向调控ER-α36影响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侵袭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miR-143通过靶向雌激素受体ER-α36介导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侵袭。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生成上调/下调miR-143的慢病毒LV-miR-143 up和LV-miR-143 down并感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用Western blot检测ER-α36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的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3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靶基因。结果 LV-miR-143 up与LV-miR-143 down慢病毒病毒颗粒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感染效率均在80%以上;上调miR-14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ER-α3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反之则增加。结论 miR-143通过靶向雌激素受体ER-α36负向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
邹丰罗媛媛刘丽江
关键词:胃癌细胞侵袭MIR-143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SH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hMLH1及hMSH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LH1及hMSH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56例肺癌组织中,p53阳性率为51.8%,分化程度低者p53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p53阳性率无差别(P>0.05);hMLH1及hMSH2阴性表达者的p53阳性率高于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p53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庹新兰白明刘丽江陈琼霞
关键词:肺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P53
B型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穿刺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肺肿瘤术前组织学诊断中的评价
2015年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显示,在中国肺癌患者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的第一位[1]。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还比较困难,半自动穿刺活检对患者损伤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能在术前明确肺部肿瘤的良恶性、甚至病理组织学分型,对早期提高肺肿瘤患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绪明李凡彩曾思恩李艳刘丽江
关键词:肺肿瘤B型超声引导活检穿刺组织学诊断穿刺标本
人脾脏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人脾脏细胞DNA含量改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脾脏,在死后5~36h内逐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 Vans染色观察,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脾脏细胞核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等灰度参数,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在5~36h内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均值均与死亡时间显著性相关,并得出对应的回归方程,其中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平均灰度逐渐增大。结论人脾脏细胞核DNA含量改变呈现一定规律,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
舒细记胡家伟刘丽江任亮周红艳刘良
关键词:DNA含量死亡时间法医病理学
分泌抗CD71人-鼠嵌合抗体的转染瘤细胞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与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在液氮中冻存 2年的分泌抗CD71人 鼠嵌合抗体的转染瘤细胞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稳定性及抗体产量。方法 利用人IgG和鼠IgG作为浓度标准 ,绘制浓度曲线 ,比较研究转染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分泌量。腹腔接种转染瘤细胞诱导裸鼠产生腹水抗体 ,经离子交换法纯化 ,电泳鉴定纯化嵌合抗体。结果  1× 10 5个 5ml转染瘤细胞培养 5天的上清中 ,嵌合抗体分泌量为 (0 .5~ 5 ) μg ml。Balb c裸鼠腹腔接种转染瘤细胞后 ,每只裸鼠腹水量在 (3~ 5 )ml,腹水抗体经纯化 ,抗体产量约为 (1~ 2 )mg (ml腹水 )。经离子交换法纯化 ,电泳鉴定 ,在分子量 5 5kDa和 2 5kDa处 ,可见有抗体IgG蛋白质的重链和轻链的染色条带。结论 由我们制备的在液氮中冻存 2年的分泌抗CD71人 鼠嵌合抗体 (D2C)的转染瘤细胞体外生长良好 ,抗体分泌稳定 ,产量高 ,特异性强。
叶庆王硕刘丽江李艳沈关心
关键词:CD71人-鼠嵌合抗体分泌抗体特异性稳定性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评估胃腺癌细胞增殖、DNA倍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胃腺癌细胞DNA倍体平均含量、细胞增殖状况,评估其与胃腺癌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关系.方法:收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标本69例,经Feulgen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胃腺癌细胞DNA倍体平均含量、细胞增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观察其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0、N1、N2、N3组胃腺癌细胞DNA异倍体平均含量、增殖期细胞数量随淋巴结转移数目增高而依次升高,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淋巴结个数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腺癌细胞DNA异倍体含量高、进入S/G2/M期细胞多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且与胃腺癌UICC/AJCC的淋巴结转移分期呈正相关,评估胃腺癌细胞增殖、DNA倍体状况对提示淋巴结转移的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舒细记镇鸿燕周红艳刘丽江
关键词:胃腺癌细胞增殖活性DNA倍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分期
靶向ER-α36的vshRNA真核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针对雌激素受体(ER)-α36基因的特异性靶序列,构建并鉴定靶向ER-α3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研究ER-α36沉默后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筛选确定的ER-α36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与慢病毒载体(GV307)连接,测序鉴定。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GC7901感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R-α36的表达变化。用1×10-10mol/L的17β-雌二醇处理沉默ER-α36的SGC7901细胞,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检测相关下游信号通路分子Src、ERK1/2、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阳性克隆PCR及测序证明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LV-ER-α36-RNAi,倒置显微镜下观察LV-ER-α36-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率达80%以上。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证实四环素(Te T)诱导下LV-ER-α36-RNAi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内ER-α3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沉默ER-α36的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减弱,Src、ERK1/2、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rc蛋白活化能力减弱(P<0.05)。结论:我们构建的Te T诱导靶向ER-α36的vshRNA慢病毒载体LVER-α36-RNAi,可明显沉默ER-α36的表达,为研究ER-α36蛋白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ER-α36与胃癌细胞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王绪明黄萱付政祺邹丰张尚昆王兆一刘丽江
关键词:SGC7901细胞慢病毒载体
原发性肝癌转移与ras p53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了解ras,p53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狭缝杂交分别对14例HCC有转移者和16例无转移者癌组织中ras,p53基因蛋白和RNA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经微波修复抗原后,在14例有转移HCC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1例和12例,在16例无转移HCC组织中,其阳性例数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4和0026).HCC有转移组NrasRNA为无转移组的3~5倍,而两组间P53RNA量则几乎相等.结论经微波修复抗原后,P21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衡量HCC转移潜能的指标.
郑世曦刘丽江邵永胜邵永胜郑清平武忠弼
关键词:P53蛋白肝肿瘤肿瘤转移
虚拟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改变为主的基础医学学科,病理学实验教学通过观察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通过将虚拟切片替代以往实验课大多采用的HE切片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虚拟切片数学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王绪明周英琼刘丽江乔丽曾思恩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
淋巴结清除数目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局部淋巴结切除标本中切除淋巴结数目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98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有完整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的 76例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 ,每组根据淋巴结切除数再分两组 ,即切除数 >5 0枚组和≤ 5 0枚组 ,计算 5年生存率并进行生存率Log rank检验。 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中 ,切除淋巴结数 >5 0枚者较≤ 5 0枚者 5年生存率高 2 3% ,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4 8,P <0 0 5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 ,切除淋巴结数 >5 0枚者较≤ 5 0枚者 5年生存率高 36 % ,生存率也有显著差异 (χ2 =13 6 5 ,P <0 0 1)。结论充分的淋巴结切除可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李荣龚少敏彭开勤刘丽江张应天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预后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