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斌
-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泉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巨核细胞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而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治疗后明显增加(P<0.001)。部分病例治疗前可见有程度不一的分隔膜系统(DMS)扩张,核周隙不规则扩张,质膜局部受损,未成熟型巨核细胞增多;治疗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对于ITP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朱雄鹏陈志哲张奕加陈丽娟刘德斌周琳瑛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光镜电镜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对循环中微颗粒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对循环中微颗粒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索最佳治疗措施,裨益临床。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化疗,分别在治疗前(T 0)和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治疗后第3个疗程(T 1),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主要包括PT、APTT、Fbg、D-D、TT、FVⅢ、protein C、protein S、AT-Ⅲ和PAI,同时检测循环中微颗粒水平。结果凝血指标而言,与T 0时间段比较,T 1时间段的APTT、D-D、PAI降低明显,而protein C、protein S、AT-Ⅲ则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中微颗粒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T 0时间段比较,T 1时间段的TMPs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可降低患者循环中微颗粒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 黄涛刘德斌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功能
-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缓解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例
- 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用格列卫治疗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获血液学缓解,然后施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
- 张奕加朱雄鹏刘德斌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 文献传递
- DAE治疗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疗效观察
- 1998年
- 本文对6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别给予DA、DAE方案化疗。结果发现:①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A方案的CR率为64.3%,DAE方案的CR率为75.8%,两者CR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达CR时所需的疗程分别为:DA方案1.7疗程,DAE方案1.4疗程,说明DAE方案虽不能显著提高CR率,但可能加快CR过程,延长CR期。
- 刘德斌李碧玲朱雄鹏吴立德许文前
- 关键词:化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柔红霉素足叶乙甙
-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的临床出血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病为DIC,由此而引起的重要脏器出血,成为APL的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并发DIC 32例,现报告如下。
- 朱雄鹏张奕加刘德斌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骨髓移植1例
- 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01年11月,进行一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取得成功,已存活33个月。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男性,25岁,因苯中毒引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 张奕加朱雄鹏刘德斌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 文献传递
- 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2 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的 PL T、MPV、P CT和 PDW。结果 治疗前 PL T减少 ,MPV明显增加 ,PCT降低 ,PDW增加 ;治疗后 PL T上升 (P<0 .0 0 1) ,MPV明显减少 (P<0 .0 0 1) ,PCT增加 (P<0 .0 0 1) ,PDW减少 (P<0 .0 1) ;MPV与 PL T呈负相关 (P<0 .0 0 1)。
- 朱雄鹏张奕加刘德斌孙力骆云龙
-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细胞分析仪ITP血小板计数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早期康复计划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本文对 2周程序康复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生活质量 (QL )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 QL问卷对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计划的 44例 AMI患者进行 QL 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 (平均住院时间为 15 .41± 3.76天 )QL问卷积分较对照组高 (P=0 .0 2~ 0 .0 1)。随访 1.89± 1.0 2年结果表明 ,康复组在恢复性生活、工作 ,从事家务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P<0 .0 5~ 0 .0 0 1)。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 ,在对 AMI患者实施早期程序康复的同时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戴若竹黄继义刘德斌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AMI
-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改良IAG方案治疗MDS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改良I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MDS相关AML患者28例,均接受DAC联合IAG方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果患者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13例(46.43%)、部分缓解7例(25.00%)、未缓解8例(28.57%),总缓解率为71.43%;高危组与低危组完全缓解率与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进行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与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患者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患者粒细胞缺乏时间(7.2±1.6)d,长于<60岁组的(4.5±2.0)d(t=3.914,P=0.001);28例患者出现感染和血小板减少致出血,及恶心呕吐、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毒性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DAC联合预激改良IAG方案治疗MDS相关AML的临床效果良好,而且患者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也在可控范围内,值得推广应用。
- 黄涛刘德斌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地西他滨
- 程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 2周程序康复能否改善急性心梗 (AMI)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方法 :通过多种QOL问卷(QOLQ)对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计划的 2 1例AMI患者进行QOL评估。结果 :对完成程序康复的AMI患者 (平均住院时间为 15 .4 1± 3 .76天 )通过WHOQOL等量表进行QOLQ的测试 ,主观感受积分较对照组高 (P <0 .0 0 1) ,在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的得分亦高于对照组 (P <0 .0 0 0 1)。结论
- 戴若竹刘德斌林荣陈天宝周凯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