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超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23份桶装天然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惠州市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为桶装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和相关水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标《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2013-2015年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并对检出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年间223份桶装饮用水中有24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总阳性率为10.76%;各类型桶装水均有检出,饮用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及其他饮用水的阳性率分别为12.86%、9.28%、9.76%和13.33%;24株典型菌株中,17株产绿脓菌素,6株产荧光色素,1株产脓红素;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与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无显著相关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4株阳性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等11种抗生素均无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7种抗生素耐药,耐药率100.00%。结论惠州市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中均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风险隐患,阳性样品中存在3种典型菌株的菌落形态,建议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采取控制措施,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 刘思超徐励琴罗泽燕杨剑英冯伟明曹海燕
- 关键词:饮用天然矿泉水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药敏试验
- 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为了初步调查分析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市售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调和油共246份的植物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黄曲霉毒素B_1测定。结果调查分析的6类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只在花生油和菜籽油中有检出,超标样品全部为花生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_1的平均含量为16.2μg/kg,最高浓度为288μg/kg,其检出率及超标率分别为88.1%和11.9%。散装花生油与定型包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05);但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P<0.05)。结论市售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_1的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花生油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散装花生油较易受到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其超标率高于定型包装花生油。
- 殷国英刘思超廖灵灵
- 关键词: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
-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利用RT-PCR技术,建立并优化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设计高度特异性引物,优化常规RT-PCR和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反应体系,并对2009年惠州市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的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方法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与季节性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等无交叉反应,两种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到99.5%以上,均能快速准确检测出患者咽拭子标本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且荧光定量RT-PCR最低模板检测限在0.5pg以下。结论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不仅特异性高,而且比病毒分离法更敏感、简便和快速,适合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为早期诊断、定量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程度奠定基础。
- 方巧云琚雄飞杨剑英刘燕刘思超严宇斌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检测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产肠毒素特性及耐药性,为制定HACCP(Hazard Analysis and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防止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饭店等销售的食品中随机采集6类不同品种食品共361份,按照GB/T 4789.10-2008的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菌株进行产肠毒素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361份样品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检出率6.09%,其中豆制品检出率最高(30.0%),其次为凉拌食品(10.4%),膨化食品及婴幼儿食品未检出。采自农贸市场的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11.1%)。由于资源有限,只对其中13株阳性菌株检测肠毒素,6株检出肠毒素,产毒力为46.15%;6株含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产生耐药性,表现出多种耐药谱。结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污染,尤其在豆制品、凉拌食品中比较严重;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能力较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临床治疗应建立在体外药敏试验基础上,有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
- 罗泽燕徐励琴刘思超杨剑英苗思慧
- 关键词: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 惠州市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疗效及CD4+T淋巴细胞变化特征,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1年内的病例,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CD4细胞计数结果。结果共调查HIV/AIDS治疗病例196人,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2.1∶1。治疗3个月后,患者CD4细胞计数<50个/μL占比大幅下降,占比最高为200~349个/μL,治疗6、9和12个月后,占比最高均为≥350个/μL。治疗基线与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与6个月前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显著。治疗1年,CD4基线≥200个/μL组CD4细胞上升更显著。结论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面临产生耐药毒株以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应尽早保持长期规范治疗,达到真正的免疫重建。
- 罗泽燕李钰徐励琴杨剑英刘思超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
- 惠州市2007~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惠州市酒店、超市、农贸市场近三年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为防范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T4789.7和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的统一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07~2009三年共检测水产品303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8株,检出阳性率为42.2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虾类和贝类样品显著高于鱼类样品(χ2=5.35,P<0.05;χ2=4.40,P<0.05)。结论惠州地区水产食品中副溶血性菌的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存在较大食用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生食水产品和熟食产品的交叉污染。
- 曾健君冯伟明罗泽燕徐励琴刘燕刘思超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产品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影响CD4^+T淋巴细胞增长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影响CD4+T淋巴细胞增长的因素。方法按《广东省艾滋病诊疗管理工作指引》对广东省某市19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随访;在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可能影响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艾滋病患者192例,男女比例为2.3∶1,平均年龄41.3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00±118.11)个/μL,治疗后为(282.15±145.1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BMI指数及漏服情况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CD4+T淋巴细胞的增长有影响(P<0.05或P<0.01),年龄越小、BMI指数越高、漏服次数越少的患者细胞计数值越高(β=-24.02、26.30、-31.56)。结论增加依从性、全面改善营养状况、鼓励坚持治疗有利于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增长。
- 罗泽燕徐励琴杨剑英刘思超李钰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014-2016年惠州市居民日常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惠州市居民日常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等,对惠州市居民日常餐饮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等11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惠州市2014-2016年共监测26类773份食品,分离出食源性致病菌62株,总检出率为8.02%。检出7种致病菌,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14.8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54%),副溶血性弧菌(5.26%),空肠弯曲菌(3.57%),致泻大肠埃希菌(1.39%),沙门菌(0.8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0.73%);生畜肉类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37.50%),其次为配送餐/学生餐(28.00%)、婴幼儿配方食品(27.27%)等;采自农贸市场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5.13%)高于超市(3.68%)、小型商铺(6.35%)、餐饮单位(6.98%)、网店(4.17%);散装食品(包括简易包装)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0.82%)高于预包装食品(2.92%)。结论 2014-2016年惠州市居民日常餐饮食品存在一定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建议加大对生畜肉等高风险食品和蜡样芽胞杆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力度,同时应加强对农贸市场和散装(包括简易包装)食品的监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刘思超罗泽燕徐励琴杨剑英冯伟明苗思慧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 2012-2014年惠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惠州市的部分超市、市场、商店、专卖店及餐饮服务场所的11类食品共637份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并将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637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0株,总检出率为9.41%。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17.05%,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检出率5.42%、1.37%、0.92%和0.20%,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999,P=0.000)。各类食品中以餐饮食品、豆制品和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41%、21.88%和17.8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为主。有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阳性率为69.70%,并同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惠州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为主,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 徐励琴罗泽燕刘思超杨剑英方巧云曹海燕
- 关键词: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 惠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惠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惠州市26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作为监测对象,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 26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合格率为26.9%(7/26),其中7家酒店、4家文化娱乐场所的合格率均为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8.0%(205/233)、95.3%(222/233)、90.6%(211/233)、100.0%(233/233);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00.0%(233/233)、82.4%(192/233)、73.4%(171/233)、100.0%(233/233);26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凝)水的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38.5%(10/26)。结论惠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开展清洗评价等污染控制工作。
- 徐励琴刘思超林思仁罗泽燕方巧云杨剑英冯伟明
- 关键词: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