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恭 作品数:22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贲门附近静脉的外科解剖 被引量:3 1987年 在100具尸体上,对贲门附近的静脉进行了观测.胃左静脉以3属支合成者多见(88.0%),其位于脊柱左前方者占89.0%,汇入脾静脉者占55.0%,外科干长2.6±0.9cm,终末部外经3.8±1.1mm。贲门食管支以1支型者最多(89.0%),汇入弓形部者占81.6%,末端距胰上缘2.1±0.9cm。胃右静脉出现率96.0%。胃后静脉出现率87.0%,1支型者92.0%,有76.6%汇入脾静脉中1/3段。 马兆龙 林奇 刘效恭 王英 李国威 高寰关键词:胃冠状静脉 肝细胞癌中P^(16)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2000年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2%(11/50),癌旁组织58%(29/50);P^(16)蛋白与AFP呈负相关(P<0.05);P^(16)蛋白在高分化肝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肝癌(P<0.05)。结论:P^(16)基因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P^(16)基因失活可致AFP基因激活;P^(16)基因与肝癌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 刘清峰 刘效恭 李国威 王英关键词:肝细胞瘤 P16蛋白 病理学 肝肿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脾脏切除问题(附278例报告) 1995年 报告2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的体会。总手术病死率为5%,择期手术病死率显著低于急诊手术(2.9%对17.5%,P<0.05),肝功C级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肝功A级和B级者(15.9%对1.4%,P<0.01)。讨论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血液动力学影响,急诊脾切除术的注意事项和术后并发症处理。 高寰 刘效恭 韩庆 王英 李宗芳 耿智敏关键词:肝硬变 门脉高压症 脾机能亢进 外科手术 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脾切除术 被引量:9 1990年 我院于1983年提出了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脾切除术后,由于该术式操作比较简单,肝功能C级病人亦可耐受,对治疗门脉高压并发大出血有一定优点。但该术式仍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如栓塞质量、栓塞剂用量个体化、防止异位栓塞、进一步降低再出血率等。本文结合我院临床病例,对该手术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存在问题加以讨论。手术要点和U形阻断器的使用方法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基本术式是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切除。 刘效恭 高寰 王英 李国威 李宗芳 刘青峰 韩庆关键词:胃冠状静脉 静脉栓塞 脾切除术 门脉高压症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急性大出血的外科治疗(附39例报告) 1992年 报告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肝功C级急性大出血患者39例,采用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19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0例。两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和75%;手术死亡率分别为零和25%。结合文献讨论术式和手术时机选择、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于手术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体会到,对这类高危患者,当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出血时,选择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为安全。 高寰 刘效恭 王英 李国威 李宗芳 韩庆关键词:手术 门脉高压 经腹肝内胆管引流、空肠造瘘治疗肝门区晚期恶性胆道梗阻(附11例报告) 1992年 本文报告经腹肝内胆管引流加空肠造瘘姑息治疗肝门区晚期恶性胆道梗阻11例(胆管腺癌6例,胆囊腺癌4例,胃癌肝门转移1例),术后平均存活8.6个月。作者就经腹肝内胆管引流的途径和附加空肠造瘘的作用提出讨论。 高寰 韩庆 李宗芳 刘效恭关键词:肝门区 胆道梗阻 胆道引流 胆肠吻合术治疗损伤性胆管狭窄32例报告 1995年 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损伤性胆管狭窄32例。其中29例行胆肠吻合术治疗,包括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3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6例,随访1~9年,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0%和81.2%。结果表明,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损伤性胆管狭窄最常采用、疗效最佳的术式,尤其适用于高位胆管狭窄的修复;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操作简单,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也可获得良好效果。根据作者的经验,多数肝外胆管狭窄者,十二指肠第一段与肝方叶紧密粘连,距肝门区较近,只要能显露出狭窄以上的正常胆管组织,完成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多无困难,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操作方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特别适合于老年和危重患者的胆管修复。 高寰 刘效恭 韩庆 王英 李宗芳 耿智敏关键词:胆管损伤 胆管狭窄 胆肠吻合 外科手术 钳夹“密闭”食管胃底栓塞区防止异位栓塞─—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进一步完善 被引量:5 1995年 为了防止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异位栓塞,作者设计了钳夹“密闭”栓塞区的方法。作者介绍其操作要点和解剖基础。1990年3月~1994年3月临床应用61例,无1例发生异位栓塞。手术死亡率1.6%,随访6个月~4.5年,再出血率为6.0%,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为85.4%。结果表明,钳夹“密闭”栓塞区是防止异位栓塞的可靠方法,同时解决了栓塞剂用量的个体化,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完善了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刘效恭 高寰 王英 李国威 李宗芳 刘清峰 韩庆 李宝生 王志亮 耿智敏关键词:栓塞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 异位栓塞 断流术加胃减动脉术后胃排空功能观察 1996年 用钡餐法观察了门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加胃减动脉术前后的胃排空时间。结果显示:该组手术前后的胃排空时间变化与单纯行断流术组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P>0.05)。表明:在断流术基础上加做的胃减动脉术对胃的排空功能无明显影响。 李宗芳 刘效恭 王英 高寰 刘振堂 戴社教关键词:门静脉分流术 胃排空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13例报告 1998年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临床较为常见,治疗棘手。近10年间,我院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05例,其中合并肝癌采取同步手术8例、术后随访发现肝癌5例,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1.同步手术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33~58岁。均有脾大、脾机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多次出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症状和体征。术前经 B 超和 CT 检查,发现肝脏占位病变位于肝右叶5例。 高寰 何强 韩庆 李国威 刘效恭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肝肿瘤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