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舟
- 作品数:30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倒“U”法导管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倒"U"法与传统方法消融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并行导管消融术的RVOT V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消融方法分为传统消融组及倒"U"组,结合两组随访结果对比两组之间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1 0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834例患者使用传统方法消融,252例患者使用倒"U"法消融。常规消融组消融成功率88.37%(737/834),倒"U"法消融组成功率94.05%(237/252),倒"U"法消融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消融组(P=0.009)。传统消融组有50例进行再消融,其中36例患者使用倒"U"法消融成功且随访无复发,2例倒"U"法消融后仍复发。传统消融法术中严重并发症3例,均为心脏压塞,消融靶点均位于右心室游离壁。倒"U"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相比传统消融方法,倒"U"法消融成功率明显增加,减少了再消融次数,并发症少。倒"U"法消融RVOT VAs安全有效。
- 陈海敏詹贤章刘方舟黄文祥蒙霏霭陈烁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右心室流出道射频消融
- 心房颤动的个性化防治:共识与争议
- 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在改善心房颤动的脑卒中预防以及更有效的维持窦性节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仍有大量心房颤动预防和治疗的需求未能获得满足.心房颤动的死亡率每年仍维持在3.5%,通常会因猝死或心力衰竭导致死亡.每年约有2...
- 刘方舟吴书林
- 关键词:心房颤动致病因素发病机制
- 不同年龄段老年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比较
- 目的:对比老年瓣膜病患者中不同年龄组(65-74岁年龄组及≥75岁年龄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为老年瓣膜病患者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行经胸心脏彩色多普...
- 林炜东刘方舟薛玉梅方成宏詹贤章廖洪涛吴书林
- 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对左心房血栓形成或自发显影存在的预测价值
-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高血压人群中,血清尿酸(SUA)水平对左心房血栓(LATH)形成或自发性声学显影(SEC)存在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了自2007年7月至2013年1月525例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并...
- 刘方舟胡良巧林炜东梁妍黄俊薛玉梅费洪文吴书林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尿酸对左心房血栓或自发显影形成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人群中,血尿酸(SUA)对左心房血栓或自发性声学显影形成(LATH/SEC)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研究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月525例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并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其中男337例,女188例,平均年龄(61 ±11)岁.阵发性心房颤动436例.根据患者TEE结果分为2组:有LATH/SEC57例和无LATH/SEC 46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房颤动类型、SUA值、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所伴随的疾病等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A对LATH/SEC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LATH/SEC组患者比无LATH/SEC组的SUA[(392±98) μmol/L比(349±84) μmol/L,P <0.01左心房内径[LAD(42±6)mm比(37±5)mm,P<0.01]均明显增高,LATH/SEC组患者比无LATH/SEC组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高[50.9%(29/57)比13.7%(64/468),P<0.01.以SUA水平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 (P =0.006);约登指数为0.189,所对应的SUA水平为448 μmol/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女性(OR=2.344,95% CI1.228 ~4.475,P=0.01)、持续性心房颤动(OR=5.993,95% CI3.127 ~ 11.486,P<0.001)、SUA>448 μmol/L(OR=2.890,95% CI 1.380 ~6.051,P=0.005)、LAD> 40 mm(OR=4.845,95% CI2.528 ~9.284,P<0.001)和CHA2 DS2-VASc评分(OR=1.422,95%CI1.105~1.829,P=0.006)与TEE检出LATH/SEC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SUA值是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LATH/SE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LATH/SEC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刘方舟梁妍林炜东郑素琳薛玉梅詹贤章方咸宏廖洪涛吴书林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尿酸血栓形成
- 房颤的射频消融:患者选择、围术期抗凝治疗技术及消融后的预防手段
- 目前,在美国约有5百万人诊断为房颤,预计在未来的25年会翻1倍.欧洲的患病趋势也大体一致.房颤会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例如,较正常人5倍的脑卒中风险、3倍的心力衰竭风险以及使病死率增加一倍.对房颤患者的管理已经成...
- 罗小玲刘方舟詹贤章
- 关键词:心房纤颤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
-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术与其他各无创鉴别方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的优劣。方法入选接受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并诱发心动过速成功,最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161例患者,平均年龄(36.43±14.24)岁。分析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采用Brugada四步法以及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WCT进行鉴别诊断。所有患者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并对以上鉴别WCT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结果 161例WCT患者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提示有94例为室性心动过速(VT),Brugada四步法有74例(准确率78.7%),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92例(准确率97.9%)。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比Brugada四步法对鉴别WCT的VT有着更高的敏感性(P<0.01)和阴性预测值(P<0.01)。而且经食管调搏终止心动过速成功率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远高于VT患者(P<0.01)。结论在无创鉴别诊断WCT的方面,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显著优于Brugada四步法。
- 陈航燕刘方舟林炜东李昕廖洪涛
- 关键词:心电图心动过速
- 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单中心30例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总结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全腔镜改良Mini-Maze术治疗孤立性非阵发性AF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9±9.8)岁,其中11例持续性AF,19例长程持续性AF。手术于全胸腔镜下施行,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双侧胸壁双孔入路组及左后外侧胸壁三孔入路组。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1例(3%)左后外胸入路组患者中转开胸。1例(3%)术后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4.8)d,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为(18.3±5.9)h,出院时16例(53.3%)为窦性心律,9例(30%)为AF心律,5例(16.7%)为心房扑动心律。术后随访(6.9±2.5)个月,8例(26.6%)维持AF,2例(6.7%)转为心房扑动,20例(66.7%)维持窦性心律。复发的5例患者在术后3~4个月接受再次导管消融,4例转为窦性心律,最后随访时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0%(24/30)。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发生。结论全腔镜改良Mini-Maze法治疗非阵发性AF疗效满意。本研究首创的双侧双孔入路安全、可重复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 刘健郭惠明黄帅谢斌张煜源刘方舟詹贤章薛玉梅方咸宏廖洪涛
- 关键词:心房颤动改良迷宫术导管消融
- 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功能超声指标与磁共振的相关性
- 刘方舟陈春晖张黔桓薛玉梅詹贤章方咸宏廖洪涛黄俊吴书林
- 心内膜与心内外膜联合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合并室性心动过速(VT)单纯心内膜与心内外膜联合导管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与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并被确诊为ARVC同时合并VT的患者临床基线、电生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分为单纯心内膜标测消融(ENDO)组和联合心内外膜标测消融(ENDO.EPI)组,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ENDO组35例,ENDO.EPI组14例。结果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ENDO.EPI组的导管消融即刻成功率显著高于ENDO组(92.9%对62.9%,P=0.042)。在平均(28.9±18.1)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无VT事件存活率为36.7%,其中ENDO—EPI(71.4%对22.9%,P=0.045)和以不能诱发VT作为消融终点(47.2%对7.7%,P=0.015)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VT存活率。而ENDO—EPI组中达到即刻成功终点的患者的随访无VT事件率可达76.9%。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ARVC合并VT的有效手段;心内膜与心外膜联合标测消融和以不能诱发VT作为消融终点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随访无Ⅵ’存活率。
- 詹贤章刘方舟薛玉梅廖洪涛方成宏邓海梁远红魏薇廖自立刘洋林炜东吴书林
-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