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房棘球蚴EM18基因片段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预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寻找EM18抗原表位。方法用逆转录PCR方法从多房棘球蚴的RNA扩增EM18基因片段,运用各软件对EM18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亲水性、理化性质、可及性、免疫原性和可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其抗原表位。经3DLigandsite服务器结构预测其编码的蛋白质的3D结构。结果 EM18存在潜在的抗原表位,B细胞表位区域:28-43、49-55、59-64、69-79、85-91、99-111、119-129、135-144。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EM18存在8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EM18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献飞王红英周晓涛贾海英刘晓霞林仁勇丁剑冰
-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生物信息学
- 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免疫小鼠后免疫应答的研究
-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eg G1Y162疫苗免疫小鼠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小鼠分别注射eg G1Y162疫苗、GST、佐剂和生理盐水,在免疫第0、2、4、6、8和10周,收集各组血清用酶...
- 刘晓霞马海梅朱明张丽娜曹春宝丁剑冰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免疫应答抗体滴度
- 文献传递
- 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免疫小鼠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GST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小鼠分别注射egG1Y162疫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佐剂(FCA)和生理盐水(NS),在免疫第0、2、4、6、8和10周,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并检测各组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第10周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凋亡率。结果 egG1Y162疫苗免疫组小鼠在第2周免疫后检测到抗体,在免疫第10周,抗体滴度可达到1∶25 600。血清抗体IgG在免疫第2~10周不断升高,并在免疫第10周达到最高水平。MTT法显示egG1Y162疫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能被egG1Y162疫苗特异性刺激增生。疫苗刺激后疫苗组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P<0.05)。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法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脾细胞原液和ConA刺激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组ConA刺激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原液培养(P<0.01)。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G1Y162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效价抗体并可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抑制脾细胞凋亡,特异性抗体反应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促进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共同协调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 刘晓霞马海梅朱明张丽娜曹春宝周晓涛丁剑冰
- 关键词:免疫应答抗体滴度IGG细胞增殖
- Tfh细胞相关分子在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 目的:观察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肝脏中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5)的动态变化。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腹腔接种泡球蚴原头蚴,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于...
- 张丽娜朱玥洁赵慧刘晓霞李艳华丁剑冰
- 关键词:泡球蚴CXCR5ICOS
- 寄生虫感染对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同时也是初次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强有力地激活初始T细胞,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的方向,其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DC是一个异质性极大的细胞群体,随着周围理化环境的变化,D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化为不同的亚群,不同DC亚群的生物学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寄生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感染机体后作用机制复杂多变。人兽共患寄生虫主要有原虫类(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和蠕虫类(血吸虫、华支睾吸虫、棘球蚴病)。DC在宿主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感染后,一方面主要影响机体DC成熟,诱导Th1型应答为主,有利于宿主抗感染;另一方面,主要抑制DC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使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继续繁衍生长,对宿主造成极大危害。近年来对于不同种类寄生虫感染作用于DC亚群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就DC的来源、亚群、主要功能及其在寄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刘晓霞朱明徐琦丁剑冰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亚群寄生虫感染T细胞
- 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肝脏中ICOS表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肝脏中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腹腔注射感染泡球蚴,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感染后2、8、30、90、180和300d各处死5只小鼠,取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泡球蚴感染后ICOS的动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ICOS表达升高,表达部位主要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膜。结论泡球蚴感染鼠肝组织ICOS表达增高。ICOS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致肝纤维化及肝损伤过程。
- 张丽娜朱玥洁赵慧刘辉刘晓霞李艳华周晓涛丁剑冰
- 关键词:泡球蚴肝脏ICOS
- 泡球蚴感染小鼠Tregs与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平衡变化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泡球蚴感染小鼠血清中Tregs相关细胞因子IL-10与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泡球蚴感染过程中的平衡变化关系。方法 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接种泡球蚴,对照组小鼠腹腔接种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接种后2、8、30、90、180和360d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取5只小鼠,采血,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IL-10水平在感染中晚期显著升高(P<0.01);IL-17水平在整个感染期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晚期高于早期(P<0.01);IL-10与IL-17水平成正相关(r=0.655,P<0.01)。结论通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Tregs与Th17细胞可能共同促进泡球蚴慢性感染的形成。
- 赵慧庞楠楠马海梅李玉娇张丽娜刘晓霞李艳华马秀敏丁剑冰
- 关键词:泡球蚴小鼠白介素-10白介素-17
- 细粒棘球绦虫EgA31重组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预测被引量:12
- 2012年
- 根据GenBank中细粒棘球绦虫EgA31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067807)设计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mRNA为模板,RT-PCR扩增EgA31基因,将其克隆入pUCm-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 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BamH I、Sac I双酶切和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UCm-T/EgA31,并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gA31。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以及对其编码产物进行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特异条带为636 bp,与预期相符,与GenBank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编码产物B细胞和T细胞联合表位预测,氨基酸区域可能在32~79、79~95、105~124和141~154位。
- 李玉娇杨晶赵慧贾海英张丽娜刘晓霞马秀敏温浩丁剑冰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抗原表位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