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法学
  • 8篇法律
  • 5篇法治
  • 5篇比较法
  • 3篇法学翻译
  • 3篇翻译
  • 2篇电影
  • 2篇政治
  • 2篇中国法
  • 2篇中国范式
  • 2篇文明转型
  • 2篇跨文明
  • 2篇践行
  • 2篇国法
  • 2篇厚德
  • 2篇法律传统
  • 2篇法律现代化
  • 2篇比较法学
  • 2篇诚信
  • 2篇诚信制度

机构

  • 2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1篇刘毅
  • 2篇李寿平

传媒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法律评论
  • 2篇政法论坛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河北法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法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第五届北京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性与法治:中国法律传统再反思
2012年
从传统礼法迈向现代法治,无疑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文明转型,其间不仅有制度的重建,亦包括观念的转变。人性论的预设对于政治法律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中国传统中儒法两家的人性论预设,前者过于高蹈,后者过于严苛,均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去甚远。这样的传统依然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法律思想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制度运行和社会现实之中,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反思与警醒。
刘毅
关键词:人性法治儒家法家
清末法学翻译概述——西法东渐的开端被引量:1
2011年
清末既是西方法律引进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法学翻译的滥觞。具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公法时期,启蒙时期,修律时期。从林则徐为了解夷情而主持摘译《各国律例》,至沈家本为制定新法而遍译诸国法典,经过几代中西学人之艰辛努力,终于颇具规模地形成汉译西方法律与法学,从而为中国法律之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刘毅
关键词:翻译法学清末
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
在“北京精神”中,“厚德”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内容。厚德的核心价值就是树立良好的社会诚信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法治理念和法治社会的构建中,诚信理念和价值不仅是道德与伦理的价值追求,也需...
李寿平刘毅
关键词:民族文化诚信制度
论比较法的中国范式--一个跨文明视野的考察
从轴心时代说,起有差异才有比较.比较法的产生,源于世界上存在着多样化的法律秩序.关于这些多样化的法律秩序的定义和分类,学者们各持所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不免立场偏狭和时代局限.在笔者看来,抛开西方中心论的偏狭视角和意识...
刘毅
关键词:比较法法律体系中国范式民主政治
文献传递
法学翻译与法律现代化被引量:10
2012年
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已有百年历史,法学翻译对于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法学翻译对于中国现代法学具有建构与生成的意义,从法言法语到制度理念,均建立在法学翻译的基础之上;其次,法学翻译的发展轨迹,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法学的演进过程,从取法西洋、学习日本,转至模仿苏俄,进而重新面向世界,法学翻译的曲折变迁也印证着现代法学的艰难命运;第三,法学翻译对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构亦有重大影响,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译介移植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也应有反思的态度和超越的决心。对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翻译史的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旨在较为全面概括地展示百年法学翻译的成果和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观察到法学翻译与现代法学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和意义。
刘毅
关键词:法学翻译法律现代化法学法治
现代性社会理论视野下的宏观比较法学被引量:1
2022年
传统的比较法学研究局限于法学的知识体系内部,因而很难有新的突破。透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视角,我们会发现比较法学尤其是宏观比较法学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来说,比较法学的兴起、比较法学的困境以及比较法学的重要问题,都可以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背景下予以深度反思。在当前去西方中心主义的全球化时代,新兴的多元现代性理论有助于在文明转型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构宏观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
刘毅
关键词:文明转型多元现代性
论中国特色文化娱乐法的兴起与发展
2023年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娱乐领域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娱乐法已然兴起并不断走向成熟。中国的文化娱乐法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就其调整范围而言,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领域;就其法律原则来说,包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四项基本原则;就其法律实践来说,主要包括行业监管、知识产权、人格权保护、投融资与保险等四个主要方面。未来的文化娱乐法将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
刘毅
关键词: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实践
家国传统与治理转型被引量:13
2017年
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可以用家国传统(即家国二元一体结构)来概括,其成因包括战争和祭祀两方面。其后虽历经三代之封建宗法、帝制之礼法结合的数千年历史演变,但是这种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相融合的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与结构保持不变,成为华夏文明的内在基因和传统国家治理的路径依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即意味着从家国传统向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型,从家国二元一体模式转变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三元主体模式,继而从传统的礼法之治迈向现代法治。
刘毅
关键词:法治
比较法学与轴心文明——兼评帕特里克·格伦《世界法律传统》
2021年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比较法学研究,开始尝试在传统的"法系"范式之外,以"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作为新的研究概念与范畴,但是究其实质,仍未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并未形成比较法学研究的范式突破,同时还存在缺乏历史性的维度和全球化的视野之问题。在这个去西方中心主义和全球文明转型的时代,应当将轴心文明的概念和思想嵌入比较法学,形成比较法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的法律文明可以同其他轴心文明一道,参与到建构多元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之中。
刘毅
关键词:比较法学文明转型
论比较法的中国意义与范式——一个跨文明视野的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比较法作为一门学科,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最初使命是比较欧洲各国的立法和法律制度,进而为欧洲各民族国家自己的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之后发展到对法律体系、法律文化甚至法律思想的比较,特别是欧洲内部"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比较法视角可以称为比较法的西方意义。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所谓比较法,重要的不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而是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比较,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比较。比较法的西方范式同样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比较法研究。比较法的中国意义在于立足文明转型的宏观视野,为中国的法律现代化道路指引方向与路标。因此,中国学者应当尝试建立起比较法的中国范式。
刘毅
关键词:比较法中国范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