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运成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藏
  • 4篇测井
  • 3篇岩性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信息融合
  • 2篇岩性特征
  • 2篇油藏监测
  • 2篇油田
  • 2篇油田开发
  • 2篇砂岩
  • 2篇山岩
  • 2篇气藏
  • 2篇勘探
  • 2篇勘探领域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1篇低电阻率
  • 1篇低渗透油气藏
  • 1篇低阻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刘运成
  • 4篇李忠诚
  • 4篇阮宝涛
  • 2篇刘宇
  • 2篇李冬梅
  • 2篇王拥军
  • 2篇陈福利
  • 2篇冉启全
  • 2篇陈国利
  • 2篇孙圆辉
  • 2篇徐青
  • 2篇李迎九
  • 2篇张慧宇
  • 1篇任韶然
  • 1篇崔洋
  • 1篇刘子良
  • 1篇康万利
  • 1篇高巍
  • 1篇梁春秀
  • 1篇张亮

传媒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油层水驱优势向识别方法评述被引量:1
2009年
伴随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推移,油、水井注采关系确立—成熟—恶化,油井水淹—明显—加重—关闭,油层纵横向水淹状况复杂、恶化,由此而引发油田开发中的"三个矛盾"加剧,严重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因此,在水淹初期、甚至更早时期,发现、识别与分析注入水驱的优势向,揭示其注采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优势水驱方向和层段,找出剩余油的分布、富集区域,对于实现油田长期稳产、高产,提高水驱采收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油田开发的实践经验,对目前矿场生产中常用的一些注入水驱优势向识别方法进行了点评,以为同行商榷。
李迎九刘运成吴伟
关键词:油田开发油藏监测剩余油分布
CO_2地质埋存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对CO2地质埋存监测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对地震、重力测试、井流体取样、示踪剂及CO2泄露等主要监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监测系统及相应的监测技术可对储层、盖层和周围环境进行描述,概括总结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示踪剂、井流体取样和测井技术是监测储层内流体运移和CO2状态以及油藏和井完整性的有效手段;土壤气体分析和大气监测能够有效地监测CO2泄漏和地表环境,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要结合监测目的和储层条件,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经验合理筛选监测技术,可以经济有效安全地对注入CO2的状态和泄漏进行监测。
任韶然任博李永钊张亮康万利刘运成陈国利张华
关键词:CO2油藏监测示踪剂监测技术
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地质特征,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油气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高及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相对富集造成束缚水含量增高是导致该区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幅度构造也是该区低阻的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测井技术对低阻气层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对红岗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运成阮宝涛李忠诚张慧宇景彬彬
关键词:低电阻率束缚水饱和度测井技术
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注采井网的优化被引量:24
2004年
在油藏裂缝和砂体各有明显方向性、且渗透率沿二者方向显著增大的情况下,注采井网必须避免沿裂缝和砂体两个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可能发生的水窜水淹。松辽盆地1999年发现的海坨子油田属特低渗透岩性油藏,萨尔图油层的裂缝和砂体都具有明显方向性,在开展储集层沉积相、裂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注水开发井网的井网密度、井排方向、井网形状、井距与排距、注采井数比及注水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特点的600m×150m菱形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该注采井网实施后见到了较好的效果:采油速率达1.48%,预测采收率达20%;油田地层压力趋于稳定,日产液、日产油递减缓慢,综合含水上升平稳。菱形反九点井网有两个可调的井排方向,是适合于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的最佳井网。
陈国利梁春秀刘子良刘运成王国庆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砂岩体井网
双坨子气田泉头组第一段沉积微相及储集物性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松辽盆地双坨子气田下白垩统泉头组第一段为主力产气层段,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体系。利用岩石相与测井相转换技术对其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进一步识别出边滩、心滩、决口扇、河道滞留、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并对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砂体空间分布预测和三维储层属性建模提供了重要依据。砂体展布受控于沉积微相,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边滩砂体是研究区曲流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心滩砂体是辫状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刘运成阮宝涛李忠诚孙艳波张慧宇
关键词:沉积微相储集物性
开发测井资料在扶余油田的应用
2004年
阐述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注入和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扶余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配套使用和资料的综合分析 ,总结出扶余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基本规律 ,解决了油田开发中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 ,并且在措施选井选层、注采方案调整和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扶余油田今后的调整挖潜和规划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恒涛魏兆胜祝孝华刘运成高巍崔洋
关键词:测井资料碳氧比测井资料油田开发砂岩油藏
一种蚀变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蚀变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火山岩岩性与对应的钻录测井数据的关联;在与所述火山岩岩性关联的钻录测井数据中提取岩性特征参数;将所述提取的岩性特征参数进行信息融合,获得火山...
陈福利冉启全刘运成孙圆辉徐青阮宝涛李冬梅王拥军袁大伟李忠诚刘宇
文献传递
吉林油田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与思考被引量:4
2011年
吉林油田多是以裂缝性中低渗—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油藏,它从初期简单构造油藏的发现、开发到目前的复杂岩性油藏的规模、有效开发,经历了5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低渗透储量有效动用的配套技术,其中,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最为典型而又有实效,代表了整个油田开发技术发展的水平与高度。文章回顾了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油田开发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刘运成于孝玉李迎九
关键词:油藏描述低渗透岩性油藏
一种蚀变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蚀变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火山岩岩性与对应的钻录测井数据的关联;在与所述火山岩岩性关联的钻录测井数据中提取岩性特征参数;将所述提取的岩性特征参数进行信息融合,获得火山...
陈福利冉启全刘运成孙圆辉徐青阮宝涛李冬梅王拥军袁大伟李忠诚刘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