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铭

作品数:49 被引量:1,242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鼻窦
  • 21篇鼻内
  • 19篇手术
  • 18篇鼻窦炎
  • 16篇内镜
  • 16篇鼻内镜
  • 10篇内窥镜
  • 10篇窥镜
  • 9篇鼻内镜下
  • 8篇外科
  • 7篇真菌性
  • 6篇真菌性鼻窦炎
  • 6篇纤维瘤
  • 6篇内镜手术
  • 6篇鼻内镜手术
  • 5篇肿瘤
  • 5篇镜检
  • 5篇骨化
  • 5篇骨化纤维瘤
  • 4篇隐窝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北京大兴区人...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9篇刘铭
  • 38篇刘华超
  • 37篇周兵
  • 33篇韩德民
  • 28篇黄谦
  • 18篇张罗
  • 12篇崔顺九
  • 9篇张永杰
  • 8篇王毓新
  • 5篇魏永祥
  • 5篇张盛忠
  • 5篇王景礼
  • 4篇马晶影
  • 3篇赵啸天
  • 3篇葛文彤
  • 3篇王振常
  • 2篇倪鑫
  • 2篇陈学军
  • 2篇蔡葶
  • 2篇崔志春

传媒

  • 13篇耳鼻咽喉(头...
  • 8篇中华耳鼻咽喉...
  • 7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级医刊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2009年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鼻腔声反射系统(AR)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鼻周期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鼻声反射系统(acousticrhinometry,AR)是近年来逐渐普及的鼻腔空间结构客观检查方法之一。其准确性及方便性已被大多数使用者承认。过去曾有作者用其它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鼻周期进行测定,结论是随着喉切除后鼻腔气流的改变,鼻周期也消失了。本研究利用AR系统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鼻周期进行了测定,在同样命题的试验中首次证实了鼻周期的存在,周期曲线可表现为互补型、同步型及不规则型。从而澄清了鼻周期研究方面的一些疑点。
刘铭Lund.,VJ
关键词:喉切除鼻周期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特征被引量:51
2006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收集21例确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7例,女4例;年龄15岁-50岁。鼻窦CT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术前行鼻内镜检查、皮肤点刺变态反应皮试、总IgE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涂片检查。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涂片+培养。结果鼻内镜检查见所有病例鼻腔单发或多发半透明粉白色息肉,周围稀薄黄色或黏白色分泌物。9例11侧鼻腔可见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10例(10侧),双侧病变为11例(22侧);单侧或双侧病变全组鼻窦均受累;鼻窦腔散在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周边为软组织影,3例4侧颅底骨质吸收,1例颅内侵犯。20例行鼻内镜手术,1例行双冠经路+鼻内镜手术。术中见17例窦腔有果酱样黄褐色黏着分泌物(黏蛋白),4例窦腔为褐绿色泥样分泌物。随访6个月至7年,治愈14例,好转7例,其中3例术后2年再手术。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腔内片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可伴骨质吸收或侵袭性生长,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检查特征。
周兵刘铭韩德民王振常张罗鲜军舫刘华超黄谦张永杰
关键词:超敏反应真菌鼻窦炎
鼻息肉发病机制和综合治疗研究
韩德民张罗周兵张伟刘华超刘铭
鼻息肉的发病率为0.2%-4.3%,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从分子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在进一步揭示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鼻内镜围手术期诊疗原则,...
关键词:
关键词:鼻息肉发病机制鼻内镜手术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 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 ,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 ,影像学 ,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在患者就诊的 2 4h内做出初步诊断 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 ,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 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进行眶内容物切除 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 5例。结果  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 ,其中毛霉菌 1例 ,根霉菌 2例 ,链隔孢霉菌 1例 ,曲霉菌 1例 ,毛霉菌根霉菌混合 1例。 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 ,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 7天死亡 ,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 88d死亡 ,2例分别于治疗后 3 2个月和 6个月死于白血病 ,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 9个月和 11个月无复发 ,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 ,眼或颜面症状 ,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 ,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 2 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 ,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 。
刘铭周兵刘华超张盛忠王毓新黄谦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
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被引量:77
2003年
目的 通过术中鼻内镜下解剖额隐窝 ,总结与内镜额窦手术相关的镜下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特征 ,探讨额窦鼻内镜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病例资料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30 1例 ( 5 6 2侧 ) ,有前期手术史者除外。术前鼻窦CT扫描证实合并额窦炎者 2 80例 ( 4 79侧 ) ,术前根据CT扫描判定额窦引流方式 ;术中以钩突为参考标志 ,2 5 0例 ( 4 2 1侧 )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 ,并对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冠状CT扫描提示额窦开口于钩突与中鼻甲之间为 2 0 3侧( 4 8 2 % ) ;额窦开口于钩突和眶纸板之间 2 18侧 ( 5 1 8% )。对应上述规律的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分型 :前者属Ⅰ型 2 0 3侧 ( 4 8 2 % ) ,后者属Ⅱ型 2 18侧 ( 5 1 8% )。结论 以额窦口为中心的额隐窝鼻内镜下解剖特征及分型 ,对额窦开放手术有重要意义 ;
周兵韩德民刘华超黄谦张罗刘铭张永杰
关键词:鼻内镜额隐窝
鼻眶颅底骨源性病变经鼻内镜手术
目的探讨鼻窦骨源性病变侵犯眶颅底时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8月~2006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侵犯眶颅底的鼻窦骨源性病变25例资料。结果男14例,女11例。年龄16~47岁,平均29.1岁。病...
崔顺九韩德民周兵张罗魏永祥黄谦刘华超刘铭
文献传递
鼻窦传统手术的转归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通过询问病史、CT扫描及鼻内窥镜检查观察上颌窦根治术后鼻窦炎复发患者的面部症状、鼻窦骨及软组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探讨上颌窦根治术后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对术后转归的影响,并以此观察分析作为基础,建议合理掌握传统手术及鼻内窥镜手术适应证范围。方法:对287例(382侧)既往曾行上颌窦根治术(Caldwell-Luc)后鼻息肉复发患者进行再手术前鼻窦CT扫描,并观察前期手术后患者面部感觉,上颌窦骨质增生及窦腔容积缩小程度及中鼻道或下鼻道自然口或人工开窗口情况。结果:术后出现慢性鼻窦炎症状的全部被观察患者,27.5%出现面部症状,43.6%出现骨质增生引起窦腔容积变小甚至消失。此外还出现上颌窦自然口或下鼻道开窗口完全瘢痕闭锁。结论:有必要重新对各种传统鼻窦手术的适应证重新定义,对手术适应证的概念进行调整修正,以达到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减低并发症、控制复发率。
韩德民刘铭刘湘燕刘华超
儿童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随访与处理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儿童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随访结果,对随访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和处理策略进行分类和探讨。方法儿童鼻窦炎性疾病患者268例(432侧),男186例,女82例,年龄3~17岁,平均14.3岁。188例(305侧)完成超过1年的术后随访。随访以鼻硬性内镜检查为主,记录症状缓解情况和鼻腔黏膜上皮化状况、鼻腔和鼻窦粘连闭锁状况及感染与否等。随访处理在局部麻醉下为主,部分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或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下进行。结果随访见鼻腔粘连53例(78/305侧),占25.6%;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43侧,21侧分离成功;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5侧,9侧分离成功;中鼻甲与鼻中隔、下甲前端与鼻腔外侧壁(下鼻道外侧)粘连各10侧,4侧分离成功。修正手术24例(24/188例),占12.8%;8例(8/188例)接受再次手术,占4.3%。鼻腔粘连分离及修正手术采用全麻8例,采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18例,局麻加表麻51例。再手术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结论儿童鼻内镜手术后相对成人更易出现鼻腔各部位的粘连,应在恰当麻醉方式前提下,尽早分割粘连;根据症状及术腔恢复情况可对影响手术效果的鼻腔结构进行修正手术;当症状不缓解或复发,且鼻内镜和鼻窦CT提示有病灶存在时,可再次手术。
周兵韩德民黄谦刘华超刘铭张罗马晶影张永杰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麻醉处理
急性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治愈1例被引量:1
2003年
患者女,75岁.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胀痛,眼球活动轻度受限.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视神经炎".给予抗炎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症状加重.右眼视力迅速下降,伴右面部胀痛.
崔志春刘铭
关键词:急性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
以鼻窦骨损害造成视力障碍为表现的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2003年
患儿男,5岁.因间断发热嗜睡1 7天,左眼失明11天收入院.患儿最初为左耳疼,左上颈区胀痛伴发热,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中耳炎",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耳疼好转,但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眼睑抬举无力.
崔志春刘铭
关键词:视力障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