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巧琴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语言
  • 4篇译经
  • 4篇语言学
  • 3篇语料
  • 3篇语义
  • 3篇诗歌
  • 3篇文体
  • 3篇六朝
  • 3篇汉魏六朝
  • 2篇语词
  • 2篇语言研究
  • 2篇中古
  • 2篇逆序
  • 2篇王梵志
  • 2篇王梵志诗
  • 2篇魏晋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李商隐诗歌
  • 2篇南北朝
  • 2篇教育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
  • 14篇浙江经济职业...

作者

  • 26篇卢巧琴
  • 6篇方梅
  • 2篇徐秋儿
  • 2篇颜洽茂
  • 2篇樊旭敏
  • 1篇王云裳
  • 1篇王燕红

传媒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文艺评论
  • 1篇中国语文
  • 1篇学语文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洗”本义的辖域拓展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从"洗"的本义入手,认为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洗"侵入"澡""沐""浴"的语义辖域获得了自身辖域拓展,从而形成了"洗手""洗头(发)""洗身"三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
卢巧琴
关键词:语义辖域
中古翻译佛经语料考辨研究
卢巧琴
关键词:语料
“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及语言学其依据被引量:1
2013年
敦煌所出及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均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整体风格、思想倾向、文化习俗、适用对象、语言结构层次、词汇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王梵志"诗进行具体比勘,结合中土典籍、翻译文献及同为敦煌所出的变文与童蒙读物《太公家教》等,梳理敦煌三卷本、一卷本、法忍抄本、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作的年代及与不同的原始语言材料相对应的作者情况。
方梅卢巧琴
失译、误题之经年代的考证——以误题曹魏昙谛译《昙无德羯磨》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语料年代准确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本,语料鉴别本身也是语言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失译、误题之经语言学价值极高,数量宏丰,目前学界对这些经或弃之不用,或直接引用,均不利于汉语史研究。而通过考证,可以梳理出可靠的语料,弥补中古时期资料的匮乏。从文献学、词汇学、文化学三方面综合考证误题曹魏昙谛译《昙无德羯磨》会发现:文献记载其非曹魏昙谛所译,其词汇面貌接近西晋以后译经,而戒法完善之"尼"在西晋以前更未出现,故其年代最早亦在西晋以后,极有可能是刘宋释昙谛所撰。另外,考证过程中应注意参照经的选择、区别性语词的提取、考证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颜洽茂卢巧琴
谈汉魏六朝译经语料引用时的几个问题
2012年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上述译经语料引用中存在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轻或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
卢巧琴
关键词:《大正新修大藏经》
论同经异译的语言学价值——以《无量清静平等觉经》等三部异译经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以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西晋竺法护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及刘宋宝云译《无量寿经》这三部异译经为例,首先对其中的讹、脱、衍、错进行了校勘。再结合中土文献考释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面类""端圆""愦譊"、《汉语大词典》义项不全的"适莫"、《汉语大词典》所举例证偏晚的"贪餮"等六个语词。最后对具体的通假现象如"裁"通"才"、"造"通"曹"、"那"通"奈"、"匮"通"遗"、"施"通"势"等五组通假作了论述,不仅勾勒了通假范围扩大的轮廓,而且归纳了利用这三部异译经可印证的十组通假。文章着重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论述同经异译在校勘、语词训释及破解通假等三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利用同经异译进行语言研究时应结合其它材料,应考虑同经异译情况的复杂性,慎重地进行比较。
卢巧琴
关键词:同经异译校勘通假
齐梁诗歌语言结构根源探析
2012年
在偏安江南的环境中产生的齐梁诗歌①,一向被认为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形式主义泛滥的靡靡之音。齐梁诗歌声韵的精谨与辞藻的丰赡并未得到认同,相反,却屡遭质疑。其诗风绮靡,而“严苛声律”的通病,更是束缚了真情实感的表达,在文学研究中自然难获褒义之评;而对齐梁诗歌的语言学研究,一直以来,都重“韵”而甚少涉及“字”、词及句法结构。研究的对象、理论和方法是学科的要素。
方梅卢巧琴
关键词:诗歌齐梁语言结构语言学研究真情实感句法结构
论汉魏六朝译经文体建构的方法
2013年
文体本身就是汉魏六朝译经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话轮为自然单位,切入源语与目的语同现于一个文本的译经语料,考察其多元的语言组成成分,分析常用字、词的具体替换,以及句法与词法在语句层面的同步建构,同时承认语用环境对文体建构方式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审视翻译文献双语混合的典型特征,为文体建构方式分析导入新的视域,也将译经与文体的研究,引向一种基于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梵文、汉语相结合的模态。
卢巧琴徐秋儿
关键词:汉魏六朝译经话轮文体建构
论唐代白话诗歌语料的利用
2014年
充满禅意的唐代白话诗融诗歌、佛门倡言于一体,形成了既迥异于汉语梵歌,又不同于翻译文献的体式。因其特殊的传承方式,承前启后的唐代白话诗有很多诗作年代、作者难以确切。在梳理史籍文献的基础上,从语言组织方式、文字、词汇等方面对唐代白话诗歌语料进行综合考察,可以最大可能地为汉语史及其他学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唐代白话诗歌语料。
卢巧琴王燕红
关键词:中国诗学禅宗史
论正、俗字的语境差异——以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为基础的考察被引量:1
2011年
在具体梳理"■"、"■"、"(漂寸)"三个俗字意义的基础上,利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进一步比较其与相对应的正字"行"、"挽"、"漂"的语境差异后发现:俗字"■"、"(漂寸)"的义项与其正字"挽"、"漂"基本对应,"■"则只对应于"行"的名词性语义;在具体运用时,俗字的出现频率也远没有正字高,它们一般出现在相对单一的语境中。
卢巧琴樊旭敏
关键词:正字俗字语境差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