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晓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镜
  • 7篇胶囊内镜
  • 5篇小肠
  • 4篇内镜诊断
  • 4篇克罗恩
  • 4篇克罗恩病
  • 4篇肠道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胃肠道...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胃肠道恶性淋...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小肠克罗恩病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化道
  • 3篇胶囊内镜诊断
  • 3篇恶性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卢晓云
  • 13篇徐肇敏
  • 11篇李运红
  • 8篇邹晓平
  • 6篇吕瑛
  • 6篇于成功
  • 5篇陈隆典
  • 4篇邹晓平
  • 3篇张建武
  • 3篇刘明东
  • 3篇张晓琦
  • 2篇张志宏
  • 1篇吴毓麟
  • 1篇许卫兵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胃肠病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2009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是临床难题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革新,OGIB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目的:评价胶囊内镜诊断OGI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3年5月~2008年4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OGIB患者的资料。结果:胶囊内镜的OGIB总检出率为82.6%(228/276)。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7.5%(214/276),其中以血管动静脉畸形(AVM)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肠占位和小肠克罗恩病(CD)。14例(5.1%)患者的出血部位位于小肠以外,其中5例位于胃内,9例为结肠病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梗阻症状。与<50岁的患者相比,≥50岁者的小肠AVM检出率显著增高(33.9%对19.6%,P=0.016),小肠占位和寄生虫病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男性患者的小肠CD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17.1%对6.8%,P=0.018)。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诊断OGIB的价值较高。OGIB以小肠AVM最为多见,其次为小肠占位和CD。
卢晓云李运红邹晓平徐肇敏吕瑛张晓琦于成功
关键词: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动静脉畸形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0例被引量:4
2006年
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中,小肠血管发育不良较为多见,但其在过去常规X线和同镜检查中难心发现,应用血管造影术、核素扫描、小肠镜后,其诊断率才得到了一定提高。南京市鼓楼医院于2003年2月应用GIVEN公司产的M2A胶囊内镜,在30个月内对86例小肠出血患者实施胶囊内镜检查,共检出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0例。
许卫兵邹晓平徐肇敏李运红卢晓云
关键词:血管发育不良小肠出血内镜诊断胶囊内镜检查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5年在鼓楼医院住院的33例 PGIML 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 B 细胞为主(90.9%)。全组病人有30例经手术治...
卢晓云李运红刘明东张建武吕瑛陈隆典徐肇敏邹晓平
文献传递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背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临床难题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革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OGIB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
卢晓云李运红邹晓平徐肇敏吕瑛张晓琦于成功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出血
文献传递
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的比较。方法将5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禁食组(A组,n=10)、口服复方导泻液组(B组,n=15)、口服甘露醇组(C组,n=10)及口服甘露醇加福松组(D组,n=20)。根据胶囊内镜检查所见肠道清洁程度(1~10分)及患者主观感受(1~10分)评价效果。结果C组(8.200±0.789)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好于A组(5.500±1.269)、B组(7.330±1.291)(P<0.05)。D组(8.650±0.671)肠道清洁效果略好于C组,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就患者主观感受而言,从A组(9.200±0.422)、C组(8.200±0.632)、D组(8.050±0.759)、B组(4.730±1.335)耐受程度依次下降。结论综合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而言,口服甘露醇加福松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李运红徐肇敏卢晓云陈隆典吴毓麟于成功邹晓平
关键词:胶囊内镜肠道准备小肠
一种小肠克罗恩病胶囊内镜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正>目的探讨一种小肠克罗恩病的胶囊内镜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0例可疑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资料,使用小肠克罗恩病的胶囊内镜诊断标准诊断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根据CE结果,将...
李运红卢晓云徐肇敏于成功陈隆典邹晓平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5年在鼓楼医院住院的33例PGIM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90.9%)。全组病人有30例经手...
卢晓云李运红刘明东张建武吕瑛陈隆典徐肇敏皱晓平
文献传递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断与治疗系列研究
李运红徐肇敏邹晓平于成功卢晓云张志宏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传统胃镜、结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美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保守估计大概在100/10万,在美国每年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约30万人次,中国尚缺乏相关数...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 2005年33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90.9%)。全组患者有30例经手术治疗,2例仅行Hp根除术,1例确诊后放弃治疗。术后:单纯手术者21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19例(90.5%);手术加化疗者9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66.7%)。在1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有2例胃MALT淋巴瘤行抗Hp治疗,肿瘤消退或缩小;9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未复发。结论PGIML早期诊断较困难,可采取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手术治疗作用尚未肯定,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卢晓云李运红刘明东张建武吕瑛陈隆典徐肇敏邹晓平
关键词: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不同部位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小肠、结肠、回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8年1月住院诊断的103例患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对其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33例,诊断时年龄12~70岁。以20~29岁为高峰期,30~39岁次之。病变部位位于小肠(L1)的39例(38%),结肠(L2)的16例(16%),回结肠(L3)的48例(46%),发病年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1型临床诊断年龄明显高于12型(P〈0.05)和L3型(P〈0.01),且肠梗阻发生率远远高于L3(P〈0.05)。L1型中通过胶囊内镜协助诊断的占L1型的30.8%,结肠镜协助诊断的占44%;L2、L3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分别占87.5%、83.3%,通过手术确诊的L1患者(9例)占手术确诊病例的47.3%,但与12、L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考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评分,轻度23例(22.3%),中度58例(56.3%),重度22例(21.4%),回结肠受累者(L3)重度患者13例,占59.0%,与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中L1型较多以诊断延迟、急诊需手术治疗为特点;L3型则因病变范围较广,并发症及全身表现严重,重型多见。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率,延缓患者首次手术的时间。
肖琼怡李运红卢晓云邹晓平徐肇敏
关键词:克罗恩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