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卢瑞梅

卢瑞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急诊
  • 3篇创伤
  • 2篇心理
  • 2篇休克
  • 2篇严重腹部创伤
  • 2篇应急
  • 2篇应急预案
  • 2篇转运
  • 2篇危重
  • 2篇限制性液体复...
  • 2篇护理体会
  • 2篇腹部
  • 2篇腹部创伤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理危机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卢瑞梅
  • 6篇区秀凤
  • 4篇刘惠萍
  • 3篇赵爱兰
  • 2篇陈风莲
  • 2篇陈发球
  • 2篇曾惠洁
  • 1篇卫惠云
  • 1篇王子莲
  • 1篇何群爱
  • 1篇林惠文
  • 1篇陈锡林
  • 1篇徐志锋
  • 1篇陈荣健
  • 1篇聂翠霞
  • 1篇彭玉维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在腹外伤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的急救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急救护理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就诊的腹部创伤合并休克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应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补液复苏治疗。比较两组中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合并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同时根据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急救护理,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卢瑞梅陈发球区秀凤何群爱
关键词:严重腹部创伤护理
应急预案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中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启动应急预案急救流程,实施对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启动应急预案,规范救护流程,抢救人员定职、定责、定岗,加强护士的急救护理管理.结果 两组92例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应用应急预案流程,实施急救护理,都得到成功的救治.结论 加强完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急救护理管理,为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提供了急救护理质量的保障,同时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及急救护理工作的时代性.
卢瑞梅
关键词: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长途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286例长途转运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因素评估和实施途中急救护理措施,286例长途转运患者中284例安全转运返院.转运前病情风险评估,途中监测,完善急救转运措施流程,改善交接班制度,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提高安全意识性,能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提高转运成功率.
卢瑞梅
关键词:长途转运护理
3L急危重病人指引模型在急诊室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急危重病人在急诊室的应急处理流程。方法美国北卡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使用的3L急危重病人指引模型(3LevelEmergencySeveritylndexModel)做为评估工具。结果应用3L指引有效评估了342例病人,符合率88.9%。需要在1L、2L、3L规范处理的病人例数分别为20例、130例和192例,3L各层面的敏感率和特征率平均分别为84.2%和75.7%。结论3L应用简便可靠,可作为急诊室护士对危重病人快速识别的护理指引。
赵爱兰陈风莲曾惠洁卢瑞梅卫惠云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
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便携式呼吸机机械通气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3例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充分氧供,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高安全转运成功率.结果 53例危重患者院前转运,除1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外,其余都能安全转运.结论 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便携式呼吸机的正确运用和护理是安全转运的成功因素.
卢瑞梅
关键词:危重患者便携式呼吸机院前转运护理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救治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对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28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早期采用低压(A组)和正压(B组)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手术治疗的救治效果,并与传统路径正压液体复苏(C组)的救治效果相比较。结果 A组死亡12例(12/64,18.75%),B组死亡12例(12/45,26.67%),C组死亡7例(7/19,36.84%);3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6.825,P=0.037)。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掊2=8.974,P=0.01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最短(t=10.619,P=0.000)。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能降低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并能降低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发球陈锡林林惠文卢瑞梅陈荣健徐志锋
关键词:严重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在颅脑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高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观察组采用智能降温仪降温。监测两组体温情况;评估降温疗效;比较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反弹例数。结果观察组降温后2 h,6 h,12 h,24 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体温反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降温仪治疗中枢性高热效果满意,能够快速、安全降温,有利于疾病预后。
区秀凤卢瑞梅赵爱兰
关键词: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
地区级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的重点和思路
本文分析了地区级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的重点及思路,包括:急救工作范围的半径大、急诊病人就诊时间上的时段性、工作的双重重心、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和提供应对措施以及强化紧急时刻的急诊服务意识和措施等方面。
赵爱兰陈风莲曾惠洁卢瑞梅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管理心理压力
文献传递
PDA统计工作量在急诊护士绩效分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功能的不断拓展,应用掌上电脑(PDA)实时采集护理信息的优势,对护理工作进行统计,为绩效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卢瑞梅区秀凤刘惠萍
关键词:工作绩效急诊护士PDA医院现代化管理
应急预案在急诊群体性伤害事件中的应用体会
2011年
目的:讨论应急预案在急诊科中应对群体性伤害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收治的4次群体性伤害事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急预案能协助我科人员对群体性伤害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结论:群体性伤害事件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而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部门,必须具备随时都能接收群体性伤害事件中患者的能力,更好的处理群体伤,使群体伤害事件的危害缩减到最小的应急预案必须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部门条件而制订,并要加强平时对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演练,对物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真正能处理紧急情况。
卢瑞梅区秀凤刘惠萍
关键词:应急预案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