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国栋

作品数:74 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腰椎
  • 16篇手术
  • 13篇脊柱
  • 12篇神经根
  • 12篇颈椎
  • 11篇脊髓
  • 11篇骨折
  • 9篇外科
  • 9篇发病
  • 8篇退变
  • 7篇马尾神经
  • 7篇脊髓损伤
  • 6篇椎骨
  • 5篇韧带
  • 5篇韧带骨化
  • 5篇神经根病
  • 5篇纵韧带
  • 5篇外科治疗
  • 5篇内固定
  • 5篇后纵韧带

机构

  • 71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3篇史国栋
  • 57篇史建刚
  • 42篇贾连顺
  • 35篇袁文
  • 20篇许国华
  • 18篇叶晓健
  • 18篇侯洋
  • 17篇陈德玉
  • 12篇陈雄生
  • 10篇许鹏
  • 9篇闫廷飞
  • 8篇孙璟川
  • 8篇吴建锋
  • 7篇倪斌
  • 7篇肖建如
  • 6篇何海龙
  • 6篇孙晨曦
  • 5篇麻彬
  • 5篇杨勇
  • 5篇杨海松

传媒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第三届全国脊...
  • 2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减压神经根出口成形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神经根出口周围解剖,探讨术中减压范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确立前路减压术神经根彻底减压的解剖"参照点"。
许鹏史建刚叶晓健许国华史国栋袁文贾连顺
关键词:钩椎关节神经根型颈椎病
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采用传统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采用生物型可吸收钉板系统固定。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病分型及病变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片及颈椎MRI检查。影像学评估其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变化、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有无内固定断裂及移位、是否存在MRI伪影干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程度及持续时间,采用VAS、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半年后每月复查颈椎X线片一次,观察是否融合)。结果: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1例,均在术后2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术后第1天生物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颈椎MRI上伪影面积及伪影涉及层数较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组明显减少(P〈0.05)。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15.9±1.4分,与术前(9.0±1.9分)比较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7.5±1.2分减少至0.6±0.7分(P〈0.05)。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为16.1±1.0分,较术前(9.7±1.9分)有显著改善(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9±0.9分减少至0.5±0.5分(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钛合金钉板固定组1例未融合,融合率为93.3%,融合时间为7.8±0.4个月(7~8个月);可吸收钉板
杨海松陈德玉史建刚史国栋许国华郭永飞陈宇
关键词:颈前路减压伪影吞咽困难
急性重度狗马尾束缢和鞘内注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背根神经节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的多重狗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Ⅰ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和Ⅲ组(实验组)。Ⅱ组和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 cauda equina constrictions,MCEC)48 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的纳米微球BDNF(15 mg,内含有活性BDNF 2.5 mg)。术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的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 48 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性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的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的狗模型中疗效明显。
谭俊铭史建刚史国栋刘颜玲刘晓红贾连顺叶晓健何海龙
关键词:腰骶部神经节多发性神经根病
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治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自然史和转归,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诊断、分型与治疗原则;方法:对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腰椎退变性侧凸的影像学特点是...
史建刚许国华史国栋吴建锋贾连顺袁文叶晓建倪斌陈德玉肖建如陈雄生王新伟
关键词: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
文献传递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等资料。并于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反射、括约肌功能、功能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结果男3例、女3例,年龄为7~23岁,平均年龄为(15.7±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其中5例患者伴大小便失禁,3例伴足下垂,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1例存在腰痛,1例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0~320 min,平均(261±63)min;术中失血量为650~1 100 mL,平均(925±167)mL。1例腰痛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均有改善。1例患者因术后未行尿动力学检查未予统计;其余5例患者于术前、术后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术前尿道外括约肌过动、1例失调,术后2例尿道外括约肌协调、1例改善、2例过动。术前、术后功能膀胱容量分别为195.0(127.5,233.5)mL、213.0(188.5,25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P=0.70)。术前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3(1.4,10.3)mL/s、130(106,200)mL,与术后[10.3(5.6,16.2)mL/s、30(6,174)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均=-2.0,P均=0.04)。5例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肌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结论 TCS合并脊柱侧凸可以通过HSAD一期手术治疗,该手术可同时缓解脊髓轴向张力、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和脊髓的协调性。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和膀胱功能均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避免了脑脊液漏、出血多和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
徐锡明孙璟川王元孙凯强朱健孔庆捷郭永飞史国栋史建刚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脊柱侧凸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横联加压环抱内固定术在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横联环抱加压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横联加压环抱内固定术治疗的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2~59岁,平均43.1±1.2岁。患者均有明确颈部外伤史,其中6例患者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害表现。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行颅骨牵引,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横联加压环抱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JOA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时的神经功能状态。术后1周内、3个月、半年及1年以上定期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内固定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中1例出现静脉丛损伤,经止血纱填塞,出血得到控制,未出现颅脑缺血症状。手术时间80~140min,平均120.3±10.5min;出血量150~310ml,平均180.5±30.5ml。术前JOA评分5~11分,平均7.3±0.5分;术后1年JOA评分13~17分,平均14.4±0.3分,改善率为76.5%~93.4%,平均(86.5±0.9)%。所有患者寰椎骨折于术后3~6个月达骨性融合,平均3.3±0.2个月,末次随访未发生螺钉移位、松动、断裂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横联加压环抱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具有骨折复位彻底、固定牢靠的特点,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闫廷飞王元史洪洋孙璟川孙晨曦贾连顺史建刚史国栋
关键词:寰枢关节寰椎骨折寰枢椎不稳
腰骶神经根损害发病特点及其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根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如何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致腰神经根压迫造成的下腰痛患者共60例,均排除先天异常、结核、肿瘤、外伤。男38例、女22例。年龄23~70岁,平均46岁。1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9例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同程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或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60例患者均予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腰椎正侧位片、腰椎屈伸侧位片。结果显示腰椎生理曲度恢复,内固定椎弓根钉及连接杆位置良好,固定节段植骨得到融合。无一例患者发生断钉、断棒及椎间隙变窄改变。疗效评定总体优良率为88%。结论手术减压的时机选择尽量做到早期手术、积极争取中期、绝对避免晚期,彻底的椎管及背根结的减压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史国栋史建刚贾连顺袁文麻彬
关键词:神经根损害发病特点手术时机外科治疗
半椎板切除减压单侧侧块螺钉固定在颈椎疾患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半椎板切除减压并单侧侧块螺钉固定在颈椎疾患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65例颈椎疾患患者,男132例,女33例。年龄32—78岁,其中32—40岁12例,41—50岁52例,51—60岁75例,61—70岁23例,71-78岁3例。全部实施半椎板切除减压并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术,术后随访134例,6—38个月,平均29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该手术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临床功能评价:优89例(53.9%)、良42例(25.5%)、可31例(18.8%)、差3例(1.8%)。结论半椎板切除减压并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术减压效果较好,临床效果满意。
史国栋贾连顺袁文史建刚
关键词:颈椎内固定器外科减压术截骨术
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限量减压外科干预策略
目的 通过对4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临床研究,探究过后纵韧带骨化症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临床资料,总结出本组患者与其他颈脊髓损伤患者相比在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表现方面的特点,分析并...
史建刚许国华贾连顺袁文陈德玉叶晓健倪斌肖建如陈雄生史国栋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外科治疗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7
2016年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约占脊柱损伤的90%[1]。骨折主要发生在T11~L2水平,主要与此节段突然失去肋骨的支撑作用,脊椎屈伸活动范围增大有关。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往往伴有脊髓神经损伤,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30%。
闫廷飞史建刚史国栋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髓神经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屈伸活动完全性损伤手术减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