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进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地方病重大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寄生虫重组双歧杆菌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寄生虫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研制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寄生虫病和寄生虫学研究的深入,该领域取得很多进展,重组双歧杆菌疫苗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一种可行的新型疫苗,该文就寄生虫病重组双歧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向进平李文桂
- 关键词:寄生虫病双歧杆菌疫苗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
- 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GEX—Sj26GST的构建及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重组质粒pGEX—Sj26GST,并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BL21(DE3)中的表达。方法使用RNeasyMini试剂盒提取研成虫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26kDa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GST)编码基因,并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pGEX—lh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X—Sj26GST;将重组质粒电穿孔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B—D-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试验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RT—PCR扩增出676bp大小的Sj26GST抗原编码基因;双酶切试验证实Sj26GST抗原编码基因成功克隆到pGEX—1λT载体中;SDS—PAGE分析出现相对分子质量(Mr)约52×10^5的融合蛋白,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约占总菌体蛋白的20%,Westernblot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研感染的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sj26GST,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可获得表达,且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 张丽李文桂向进平
- 关键词:血吸虫质粒大肠埃希菌
- 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miR-30a表达与胃泌素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miR-30a表达情况与血清胃泌素-17(G-17)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医院确诊的68例初诊胃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和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血清和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0a相对表达量,另外检测血清G-17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30a和胃泌素基因(GAST)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GEPIA数据库和OncomiR数据库分析显示,胃癌组织GAST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30a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AST与miR-30a表达量呈明显负相关(r=-0.520,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显示,miR-30a mimics和GAST-3′UTR-WT共转染,荧光素酶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健康者血样或相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组织中miR-30a相对表达量[血清:(0.688±0.279)vs.(1.000±0.200),t=5.524,P<0.05;胃癌组织:(0.348±0.244)vs.(1.000±0.175),t=13.211,P<0.05]明显降低,且与肿瘤直径、TNM分期、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9-9、CA 125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均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30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G-17水平呈负相关(r=-0.729,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组织中miR-30a相对表达量普遍降低,与血清G-17过表达有关,而且GAST基因是miR-30a潜在的下游靶基因,miR-30a/胃泌素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 向进平周泽伟孙娟
- 关键词:胃癌胃泌素病理特征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pGEX-Sj26GST-Sj32)疫苗。方法从本室保存的BL21(DE3)(pET28α-Sj26GST-Sj32)重组菌中抽提质粒pET28α-Sj26GST-Sj32,PCR扩增Sj26GST-Sj32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Sj26GST-Sj32。将此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抽提质粒并进行BamHⅠ及EcoRⅠ双酶切,鉴定载体片段及目的基因片段长度。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GEX-Sj26GST-Sj32转化至Bb,构建重组Bb(pGEX-Sj26GST-Sj32),抽提质粒,进行PCR鉴定。结果 PCR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991bp的Sj26GST-Sj32融合基因;双酶切证实Sj26GST-Sj32融合基因成功插入质粒pGEX-1λT中;PCR证实从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中扩增出1991bp的Sj26GST-Sj32融合基因。结论成功构建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
- 向进平李文桂
- 关键词:疫苗两歧双歧杆菌质粒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亚群及凋亡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增殖、亚群及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 9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用rBb(pGEX-Sj26GST-Sj32)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PO)及鼻腔黏膜(IN)接种两种途径免疫小鼠,于免疫后0、2、4、6、8、10、12、14、16、18、20和22周每组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jAWA抗原)刺激培养,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设原液、刀豆蛋白A(ConA)组对照;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免疫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脾细胞经ConA刺激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并设原液组作为对照。结果 PO组增殖水平于免疫后4周达高峰,而IN组于免疫后12周达高峰;PO组脾CD4+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4周达最高水平,IN组CD4+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12周达最高水平;PO组脾CD8+T细胞亚群于10周达峰值,IN组CD8+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6周达最高水平;PO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于免疫后6周达最高,而IN组脾细胞凋亡率于12周达最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在免疫早期可引起脾细胞增殖,诱导CD4+和CD8+T细胞参与宿主的免疫保护,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凋亡。
- 向进平李文桂张丽
- 关键词:脾细胞增殖脾细胞亚群凋亡日本血吸虫
-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前白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能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前白蛋白(PAB)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血清ACE2、PAB、PAF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CE2、PAB及PAF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ACE2、PAB水平在第1、3、7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PAF水平、APACHEⅡ评分在第1、3、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死亡患者血清ACE2、PA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AF水平、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CE2、PAB与APACHEⅡ之间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PAF与APACHEⅡ之间呈正相关(P<0.05);ACE2联合PAB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95%CI为0.975~0.997,与AVE2、PAB单独检测比较,AUC更大(Z=3.12、2.025、1.964,P均<0.05),且联合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均更高。结论:血清ACE2、PAB及PAF的表达与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对SAP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周泽伟孙娟向进平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前白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重组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及鼻腔粘膜接种小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18、20和22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及分离脾细胞;脾细胞分别经未刺激、SjAWA和ConA刺激培养;收集培养的上清液,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口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12、6~8、2~12和2~8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8、8、6和4周达最高水平;鼻腔黏膜接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20、2~10、2~16和2~16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2、2、4和4周达最高水平。结论重组Bb(pGEX-Sj14-3-3)疫苗能够诱导免疫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张宁李文桂向进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因子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应答的动态观察
- 目的: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引起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于该病危害大,因此研发有效的疫苗防治该病已是势在必行。本研究拟构建Sj重组两歧双歧...
- 向进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应答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免疫应答的动态检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pGEX-Sj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将重组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内接种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2、4、6、8、10、12、14、16、18、20和22周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IgG及其亚类、IgE和IgA及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MTT法测定脾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及CD4+和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口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水平分别在免疫后8、6、6、4、8、10和6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均在免疫后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1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8、8、6和4周达峰值。鼻内接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分别于4、6、4、4、8、10和8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也均在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2、2、4和4周达峰值。口服及鼻腔内接种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该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张宁李文桂向进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应答
- 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RNeasy Mini试剂盒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得Sj26GST抗原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与pGEX-1λT载体进行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GEX-Sj26GST,并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入两歧双歧杆菌中,构建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PCR鉴定疫苗。结果 RT-PCR扩增出的日本血吸虫成虫Sj26GST基因片段长度为676bp;双酶切证实Sj26GST抗原编码基因成功插入pGEX-1λT载体中;PCR证实从重组两歧双歧杆菌疫苗中扩增出长度为676bp的Sj26GST基因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
- 张丽李文桂向进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两歧双歧杆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