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兵
- 作品数:149 被引量:58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遗传标记及其在沙蚕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李莉周一兵董瑾叶安发周笑孝
- 关键词:沙蚕
- 温度和体质量对岩虫碳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为研究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在不同温度(16、20、24℃)下摄食孔石莼Ulva pertusa的碳收支,对3种规格(S组为1.2 g±0.1 g,M组为4.0 g±0.3 g,L组为8.5 g±1.1 g)岩虫的碳收支吸收和利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岩虫摄食碳有显著性影响(P<0.05),碳摄食率在温度为20℃时达到最高;同一温度下,岩虫摄食率随体质量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可用关系式COC=a Wb来表示,b值范围为-0.47^-0.89;岩虫对碳的吸收率整体达到了50.2%~76.9%,以温度20℃时最高,显示了岩虫对孔石莼有较高的吸收率;各温度下,随体质量的增加岩虫最小碳需求量减少,S组与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温度为16~24℃时,由呼吸和排泄消耗的碳占摄食碳的比例最大,为47.3%~64.9%;生长累积的碳占摄食碳的比例在20℃时最高,范围为19.1%~44.1%。研究表明,岩虫在20℃时有较高的碳摄食率和碳积累率,可以为岩虫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 张文龙刘声宇刘晓威李旭周一兵杨大佐
- 关键词:岩虫温度体质量碳收支
- 基于COⅠ序列的不同地理种群岩虫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为揭示中国沿海岩虫Marphysa sanguinea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线粒体COⅠ序列分子标记方法,对大连、兴城、乳山和北海4个海域共5个群体57个岩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7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59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19个,共出现了9种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30和0.097 73,整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5个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为乳山群体,最低为大连群体,岩虫5个群体聚为两大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岩虫的人工扩繁及资源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 赵欢张伯序薛圣伦王一枭杨大佐周一兵
- 关键词:岩虫遗传分化
- 温度和体重对脉红螺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温度梯度(12、18、24、28、30、32℃),按脉红螺软体干重设L组(9.6185 g±0.3257 g)、M组(5.5430 g±0.3071 g)、S组(2.6036 g±0.2605 g)3个组别。结果表明:1)当水温为12~30℃时,不同体重的脉红螺的耗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温度达到32℃时,各体重组的脉红螺耗氧率均明显下降;耗氧率(RO)与软体干重(W)呈负幂函数关系,RO=aWb-1,其中a=0.1569~0.9363,平均值为0.6585,b-1=-0.7419^-0.3374,平均值为-0.3415。2)在12~32℃下,不同体重的脉红螺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RN)与软体干重(W)呈负幂函数关系,RN=cWd-1,其中c=2.6974~87.5500,d-1=-0.4189^-0.1556,平均值为-0.3290。3)温度、体重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4)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温度(T)、软体干重(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RO=-0.087+0.024T-0.026W(r=0.914,P(0.01),RN=-25.667+2.337T-1.205W(r=0.908,P(0.01)。
- 叶安发周一兵代智能李莉朱迎军
- 关键词:脉红螺温度体重排泄
- 一种双齿围沙蚕大规格苗种的中间育成方法
- 一种双齿围沙蚕大规格苗种的中间育成方法,在近池塘岸边、底质平坦的虾池内铺设钢筋制作的方形箱体,箱体四周和底部用200目筛绢网包裹,顶部无筛网;再将海泥经80目筛绢网过滤后投入网箱内,海泥底质厚度10~20cm,底质粒径组...
- 周一兵杨大佐刘海映
- 文献传递
- 皱纹盘鲍杂交及杂交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中科院)
- 张国范赵洪恩刘晓张金世阙华勇燕敬平周一兵杨凯缪锋黄丽红邓岳文林治术刘贤德田磊朱辉周延军孙震孙慧玲肖洁赵敏孙博
- 皱纹盘鲍是我国黄渤海区的重要海洋水产资源,为海产八珍之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工育苗和养殖,主要采用本地野生个体为亲本进行人工繁育。但到了九十年代初中期,从辽宁的大连到山东的烟台、威海等地养殖皱纹盘鲍发生大规模死亡,...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皱纹盘鲍杂种优势
- 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及其与体质量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不同体质量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牙鲆配合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氮收支进行了研究。试验按沙蚕体湿重设置(0.40±0.19)、(1.00±0.22)、(2.00±0.50)g 3个组,分别记为S、M和L组,每组分别设16、20、24℃3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1)20℃时各组双齿围沙蚕对氮的摄食率均达到最大值,平均为17.0 mg/(d.g),变幅为14.3~22.0 mg/(d.g);2)双齿围沙蚕于不同温度下对氮的摄食率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S组为10.5~22.0 mg/(d.g),M组和L组则分别为8.0~14.7、6.6~14.3 mg/(d.g),氮摄食率与体质量的关系可用幂函数式CN=aWb表示,其中a值在20℃时最高,为10.618,b值为-0.2076~-0.1911;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沙蚕的氮摄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F=79.125,P<0.001;F=34.308,P<0.00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的累积率平均为11.8 mg/(d.g),以摄食氮为100%计,累积氮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为88.99%,排粪氮次之,为9.43%,而排泄氮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1.58%。
- 王玲周一兵杨大佐袁秀堂
-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氮收支温度体质量
- 苯并(a)芘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诱导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质量为1.5 g±0.5 g)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和肌肉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与B(a)P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呈正相关,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步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随B(a)P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其中SOD酶活性随B(a)P浓度的增加出现抑制,CAT和GPx酶活性则与B(a)P浓度呈正相关。
- 赵欢赵新达岳宗豪周一兵
-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苯并(A)芘细胞色素P450抗氧化酶
- 双齿围沙蚕Cu/Zn-SOD cD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根据已知多毛类Alitta succine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及RACE方法首次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克隆得到Cu/Zn-SOD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基因cDNA全长870 bp,其中包括156 bp的5'端非编码区,261 bp 3'端非翻译区和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具有典型的Cu2+和Zn2+结合位点,并具有两处Cu/Zn-SOD蛋白家族标签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胞内Cu/Zn-SOD,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5 249 900,等电点为5.66,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推测为亲水性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氨基酸序列与部分软体动物、鱼类和昆虫的Cu/Zn-SOD蛋白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Cu/Zn-SOD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双齿围沙蚕机体的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 岳宗豪樊鑫赵欢任洪伟张旭峰周一兵
-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分析
- 岩虫-海参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 岩虫-海参的池塘混合养殖方法,它有效地利用了海参粪便等池塘沉积性有机颗粒物,将其作为岩虫的饵料,降低了其过度累积后造成池底污染的几率;其次它可以提高单位池塘的养殖收益,由于岩虫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因此使混合养殖的单位亩产...
- 杨大佐周一兵刘海映张丽霞张旭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