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淑琴

作品数:2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6篇血管
  • 6篇成像
  • 5篇造影
  • 5篇术后
  • 4篇读片
  • 4篇下肢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磁共振
  • 3篇动脉成像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造影术
  • 3篇神经节
  • 3篇图像
  • 3篇图像质量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加权

机构

  • 1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作者

  • 23篇周淑琴
  • 11篇周旭辉
  • 6篇李树荣
  • 5篇彭振鹏
  • 5篇李宁娜
  • 4篇张思伟
  • 4篇严超贵
  • 4篇高樱
  • 3篇陈志光
  • 3篇林文宇
  • 2篇孙灿辉
  • 2篇李海波
  • 2篇杨琳
  • 2篇张滨
  • 2篇易云平
  • 2篇张兆琪
  • 1篇庄晓曌
  • 1篇杨栋
  • 1篇罗初凡
  • 1篇林俊杰

传媒

  • 6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症骨髓微环境定量MRI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一种以骨强度降低,使个体更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表明骨髓微环境中脂肪细胞、水分子及微循环灌注的变化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多种骨髓定量MRI技术已经实现能够量化不同病理中骨髓水-脂组成、组织的扩散特性、细胞结构和灌注的变化,有助于了解骨髓微环境在骨质疏松症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本综述先介绍有关骨髓成分、骨髓微环境与骨质疏松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继而详细阐述测量骨髓水-脂组成、灌注和扩散的定量MRI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
张思伟陈凯易云平周淑琴李宁娜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髓灌注成像扩散成像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证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症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14例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常规检验指标结果,对患者进行骨密度、冠脉CT检查,并与不同中医...
周淑琴
文献传递
低剂量扫描在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kVp,100kV)设置和管电流调制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需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61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A组(120kV)、B组(100kV)、c组(100kV+管电流调制)。比较3组患者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c组进-步按体重指数(BMI)分为c1组(BMI〈24.9kg/m2)及c2组(BMI≥24.9kg/m2),比较2组患者间的辐射剂量。结果3组患者的主.髂部轴位、容积再现(VR)、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均在良好以上,且3组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的有效吸收剂量分别为8.20、5.36和7.48mSv;B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减低约34.6%,C组较B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约39.5%,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和c2组有效吸收剂量为7.11和9.69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c1组较c2组有效剂量减低约26.6%。C1组较A组有效剂量减低13.3%(Z=-2.822,P〈0.05),但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32.6%(Z=-3.900,P〈0.05);C2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18.2%(P〉0.05),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80.8%(Z=-3.426,P〈0.05)。结论下肢动脉MSCTA运用低kVp设置(100kV)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其应用是可行有效的;低kVp设置(100kV)结合管电流调制技术仅对特定人群(体重指数〈24.9kg/m2)具有减低辐射剂量的价值。
周淑琴陈一鸣李树荣彭振鹏高樱严超贵周旭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术低剂量
64层CTA诊断房颤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与CAG对照分析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58例房颤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均未服用倍它乐克。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好、中等和差。以CAG作为参考标准,分别基于血管节段和患者水平来分析MD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诊断价值的评价首先仅限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节段和患者,进一步的分析中将图像质量不能诊断的血管节段和患者均作为阳性来处理。结果:58例患者有645段(96.55%)图像质量为中等以上,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6.21%(25/29)、99.35%(612/616)、86.21%(25/29)和99.35%(612/616)。将23段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总体阳性预测价值为48.08%(25/52),特异性为95.77%(612/639)。基于患者总体图像质量的分析,58例患者中有47例(81.03%)图像质量为中等以上,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7.50%(7/8)、97.44%(38/39)、87.50%(7/8)和97.44%(38/39)。将11例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90.00%(9/10)、79.17%(38/48)、47.37%(9/19)和97.44%(38/39)。结论:64CTCA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阴性预测价值,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来提高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性。
周旭辉彭振鹏杨琳张兆琪李海波张滨李树荣周淑琴罗初凡
关键词:造影冠状动脉
SPACE序列在正常臂丛神经节后段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臂丛神经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在结构上由根、干、股、束、支组成,空间走行既不共线也不共面且毗邻关系复杂,为其清晰成像带来了挑战.随着MRI 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检查序列和后处理技术的开展应用,臂丛神经成像已成...
林文宇周淑琴
关键词:臂丛神经弥散加权成像
房颤患者的64层CTCA:平均心率对图像质量和最佳重建期相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平均心率对最佳图像重建时相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房颤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均未服用美托洛尔。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好、中等和差。分析平均心率和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判别分析法计算获得总体图像质量为好和中等的平均心率阈值和最佳重建时相在收缩末期的平均心率阈值。结果:平均心率和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43,P=0.001);患者总体图像质量为好和中等的平均心率阈值分别为80次/min和95次/min;最佳重建时相在收缩末期的平均心率阈值为85次/min。结论:控制患者平均心率在一定阈值以下并结合舒张中期重建,能保证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周旭辉彭振鹏杨琳张兆琪李海波张滨李树荣周淑琴
关键词:造影冠状动脉心率图像质量
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多层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冠脉检查患者,根据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A组(常规肘正中静脉注射),B组(手背静脉注射),行冠状动脉CT检查,所得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对所得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量室间隔CT值及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N),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2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管腔强化CT值仅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余主动脉根部、左主干血管强化CT值及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体质量指数组患者SNR、CNR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CT图像。
周淑琴赖红英陈志光李宁娜刁换胜
关键词:手背静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年龄健康女性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年龄健康女性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4月于医院进行体检的71名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阶段不同分为30~40岁组22名、40~50岁组24名、50~60岁组25名。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量L1-4椎体骨密度(BMD),以磁共振魔镜成像技术(MRI mDIXON-Quant)测量L1-4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并测量L1-4椎体的脂肪分数(FF),比较3组腰椎椎体BMD及FF,分析腰椎椎体BMD与FF的相关性。结果30~40岁组L1-4椎体BMD大于40~50岁组及50~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组L1-4椎体FF大于40~50岁组及30~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1-4椎体BMD与FF成中等负相关,L1椎体明显,相关系数为r=-0.55,P<0.001。结论采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年龄健康女性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是可行的,且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与BMD成负相关。
李宁娜罗素云周淑琴易云平张思伟
关键词:磁共振
低辐射多层CT肺动脉成像:低管电压结合个体化低管电流设置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中应用低管电压(kVp)结合个体化管电流设置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56例拟行MSCTPA的患者纳入研究,用SPSS产生的随机数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120 kVp和100 mAs;B组29例,采用100 kVp并根据患者体重个体化调节管电流输出(约1.0 mAs/kg),B组分别采用标准算法(FC13,B1组)和降噪算法(FC11,B2组)重建图像.比较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B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吸收剂量(E)均数分别为5.1 mGy、83.3 mGy·cm和1.4 mSv,与A组比较,分别下降了64.3%、66.4%和66.7% (F =32.57,12.32,11.98,P<0.05).与A组比较,B1组图像噪声增加了118.2%(t=10.05,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降低了51.5%、46.6%、50.8%、45.3%和20.4%(t=7.20、6.30、6.58、5.54、8.35,P<0.05).与B1组比较,B2组图像噪声又减低了32.5%(t=6.12,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SNR与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增加46.2%、46.2%、45.9%、46.9%和18.4%(t=3.19、3.55、2.95、3.37、5.42,P<0.05).与A组比较,B2组图像噪声增加47.3%(t=4.03,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SNR与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降低29.1%、21.8%、28.2%、19.6%和8.2%(=4.06、2.82、3.68、2.22、3.02,P<0.05).结论 在保证良好图像质量情况下,MSCTPA中应用低kVp(100 kV)结合个体化管电流输出设置(约1.0 mAs/kg)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李树荣万芸周淑琴严超贵高樱周旭辉
关键词:肺动脉X射线计算机
术后读片:腹部肿物一例
2010年
病例资料 女,14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6月余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专科查体:腹软,未及包块,右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实验室检查消化道肿瘤标记物(AFP、CA19—9等)未发现异常。外院CT平扫提示肝大,肝内见巨大肿块,为低密度,CT值约38HU,其间见条带状分隔及小点状钙化。肝脏CT增强如右图(周淑琴)。
周淑琴孙灿辉周旭辉彭振鹏李树荣
关键词:腹部肿物读片术后右上腹疼痛肿瘤标记物上腹压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