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贞

作品数:64 被引量:5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护理
  • 19篇患儿
  • 13篇儿童
  • 11篇静脉
  • 9篇细胞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血液
  • 6篇肿瘤
  • 6篇综合征
  • 6篇小儿
  • 6篇病患
  • 5篇血液病
  • 5篇重型
  • 5篇外周
  • 5篇护士
  • 4篇品管圈
  • 4篇外周静脉
  • 4篇留置
  • 4篇留置时间

机构

  • 31篇中山大学孙逸...
  • 2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茂名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0篇周雪贞
  • 10篇刘可
  • 9篇钟婷
  • 8篇罗文君
  • 4篇卜秀青
  • 4篇黄丽云
  • 4篇林岩
  • 4篇罗文君
  • 4篇毕玉兰
  • 3篇莫霖
  • 3篇卢玉贞
  • 3篇沈国妹
  • 3篇刘倩
  • 3篇樊帆
  • 3篇梁立阳
  • 3篇张美芬
  • 3篇易艳芝
  • 3篇余薇
  • 3篇沈南平
  • 3篇丘雪梅

传媒

  • 13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中华护理杂志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相关性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儿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EB 病毒相关性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儿童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例EB 病毒相关性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冯敏贤周雪贞钟婷罗文君唐冬燕
品管圈活动对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对使用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进行改进,观察QCC开展成效.结果实施QCC后使用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为7.88%,实施前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人员在积极性、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品管手法、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结论QCC可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品管能力.
徐富霞周雪贞罗文君谢雪妹
关键词:品管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静脉血栓专科小组对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程度的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专科小组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控中的效果.方法建立静脉血栓小组并明确相关职责,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开展相关培训,抽取311名护理人员,对其VTE相关认知及行为进行前后比较,同时比较培训前后VTE的检出率.结果静脉血栓专科小组培训后各项指标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结论建立静脉血栓小组并进行静脉血栓护理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对VTE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其VTE的认知,同时改善对入院及术后病人的VTE风险评估情况,提高VTE的检出率,以促进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VTE的早期干预,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病死率.
周雪贞邱雪梅肖琳欧阳娜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症状特征与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症状特征与活动水平,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儿童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儿童活动表现量表对22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化疗期间平均经历(13.51±7.34)个症状,各症状的发生率为14.5%(手臂或腿部肿胀)~81.8%(出汗);出汗、容易发怒或急躁、没有食欲、缺乏活力在各维度表现突出,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主要症状;患儿活动表现评分为(76.41±19.05)分,与儿童版记忆症状量表的生理症状(r=-0.466)、心理症状(r=-0.313)、总困扰指数(r=-0.419)、MSAS 10-18总分(r=-0.418)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可着手从体力活动方面制定高效的管理措施,改善患儿功能状况,进而缓解症状。
郑渊蒙雅萍刘可周雪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症状特征
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5
2006年
分析了目前护理教育改革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提出各层次护理教育的协调;素质教育的正确开展;课程体系的完善成熟;法律意识的增强是我国近期护理教育改革的重点。探讨护理教育改革模式,旨在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需求,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周雪贞林细吟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改革护理教育
恶性肿瘤患儿诱导化疗期的症状群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期恶性肿瘤患儿症状、症状群特点。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评估238名新诊断并接受诱导化疗的患儿症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获得症状群。结果:患儿年龄(6.40±3.63)岁,男孩为主(60.9%)。诱导期患儿的主要症状为缺乏体力、紧张、没有食欲、恶心、急躁易怒、呕吐。探索因子分析得出消化道症状群、躁动情绪症状群、抑郁情绪症状群、形象受损症状群、神经系统症状群、皮肤黏膜症状群和摄入排泄症状群7个症状群。结论:恶性肿瘤患儿诱导化疗期间症状困扰多而严重,症状群形态多样。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症状,根据症状群形态特点干预主要或关键症状,以缓解患儿症状困扰。
廖婧周雪贞卜秀青余润婷冯敏贤刘可
关键词:症状群诱导化疗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方法及护理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的有效、简单而可靠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矮小儿童在门诊用左旋多巴联合吡啶斯的明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共255次静脉采血全部顺利完成,患儿免除了住院及静脉用药。结论:左旋多巴联合吡啶斯的明一次性口服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有效、简单,结果可靠。
黄丽云梁立阳周雪贞余薇
关键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护理
HLA-Ⅰ类配型血小板输注治疗HSCT和血液病患儿效果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HLA-Ⅰ类配型血小板输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患儿血小板减少时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方法在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和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抑制期血小板输注无效时输注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以24h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CCI)、判定输注效果。结果8例进行HLA-I类配型血小板输注的患儿中,HLA-I类半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血小板输注者7例,共提供HLA-Ⅰ类半相合血小板输注者43例次;HLA-Ⅰ类全相合血小板1例,共提供HLA-Ⅰ类全相合血小板2例次。4例为父母供者,共提供10例次血小板输注,24hCCI值为18.24±2.45;4例为非血缘关系供者,共提供35例次血小板输注,24hCCI值为8.78±1.47;父母供者血小板输注后24hCCI值明显高于非血缘关系供者。8例患儿血小板配型输注前后24hCCI自身对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病患儿,输注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可明显增强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尤其以直系亲属供者更明显。
陈纯薛红漫周雪贞张碧红黄绍良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HLA配型
15例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10
2007年
回顾1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急性期主要以预防感染、出血及对症支持护理为主;稳定期做好相关化疗药物的护理;出院时给予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5例病例中3例痊愈,5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
易艳芝林岩周雪贞
关键词:护理药物疗法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生素致心脏毒性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AL)蒽环类抗生素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AL在化疗过程中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引起心脏毒性表现的患者,使用或未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蒽环类抗生素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磷酸肌酸钠每次1g,1~2次/d,在30~45min内静脉滴入;对照组33例予常规治疗(静脉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三磷酸腺苷二钠、口服维生素E和泛癸利酮)。两组治疗时间均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水平(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者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中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23.591、18.758、16.549、21.376和14.251,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4.828、4.627、4.472、4.394和3.972,P均<0.01)。治疗组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者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用于儿童AL患者蒽环类抗生素所致心脏毒性的治疗,安全且疗效明显。
陈纯周雪贞范毅敏覃丽君郭海霞薛红漫黄绍良
关键词:急性病磷酸肌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