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春
-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
- 唐仕春
- 北洋时期基层诉讼的规模与效率
- 中外学者过去多认为"无讼"是中国社会的传统,随着学者们不断发掘、利用诸如四川巴县等地基层诉讼档案进行学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诉讼不多的陈说似乎被"颠覆",甚至夫马进、黄宗智等学者重新审视了中国诉讼状况,转而还把中国社会与"...
- 唐仕春
- 文献传递
- 建国初期来华苏联法学专家的群体考察被引量:14
- 2010年
- 来华苏联法学专家已知有35人,他们任职于重要的岗位,因而能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工作经验丰富,有多年法律工作经历,学术造诣较高,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对苏联的法律制度、法学教育与研究有一定了解,在传授苏联法制经验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来华苏联法学专家从不懂汉语、无中国法制方面研究成果,到研究中国法制并取得成就,除了再次证明他们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外,还体现了他们在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了解来华苏联法学专家这样一个群体后,便不难理解苏联法制为什么能够深深地影响中国法制。
- 唐仕春
- 关键词:新中国苏联专家法制
- 北洋时期基层社会的缠讼:李希明与荣坤等地亩互控案被引量:1
- 2014年
- 北洋时期,中国近代司法改革逐渐在基层社会推行。发生在北京附近三河县与顺义县的李希明与荣坤等地亩互控案展示了基层社会缠讼的变与不变,反映了法律变迁的复杂性。该案显示了缠讼的一些特征,如诉讼时间长,涉案人员多,原被告纠缠在一起,诉讼文书多,提审次数多,各方受尽讼累。缠讼往往源于冤屈未申,涉讼者随世事变化而重启讼端,旧案受理规则与诉讼时效制度不能很好地遏制缠讼案件的受理,民间调处不能有效疏导冤屈,以及执行难问题的存在都会让缠讼不断发展。北洋时期,尚无一套有效机制来阻止一些与案件并无密切关系的个人、群体,乃至行政机关对审判进程发生影响,上级司法机关也对缠讼施加压力,涉讼者和审判官则穿梭于各种力量之间。
- 唐仕春
- 关键词:北洋时期基层社会
- 北洋时期的政治分立与司法统一被引量:4
- 2013年
- 在北洋时期的多数年份里,全国绝大部分省区与北京政府都保持着司法统一。南北政治分立使南方各省与北京政府之间的司法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断裂。南方各省之间的政治状态以及司法行政与审级管辖的差异导致各地司法关系断裂的不同步。促使司法关系中断的最主要因素,是南方各省建立了最高审判机关。
- 唐仕春
- 关键词:北洋时期司法统一
-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与拓展被引量:2
- 2015年
-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与拓展过程中,视角与时空、师承与交游,无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视角的转换能发现新对象、新面相,新视角的发现者或者运用者在拓展研究领域时最常用的策略是时间上的前后延伸,空间上的伸缩。师承关系和交游常形成一个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中既有同声应和,也有互相碰撞,它使新的学术方法、学术理念和学术观点得以产生和传播。
- 唐仕春
- 关键词:师承交游社会史
- 2011—2012年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2011—2012年的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成果,既有研究空间的拓展、研究内容的扩增,也有诠释理论与分析方法的探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学科的一些最新进展和趋向。一方面,近年出现的一些热门论题仍在延续,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控制、救济保障、教育改革、媒体传播、大众文化、记忆建构、城市史等领域都出现了较多论著,且研究内容日渐精深。同时,2011—2012年度还有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向:其一,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明显。这虽有助于丰富对历史的认识,但却在一定程度增强了历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倾向。其二,研究领域不均衡。如灾荒救济、教育近代化研究仍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但宗教信仰及女性史领域的研究缺少有分量的著作。其三,社会史研究时段的后移也是一个新趋向。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研究较为活跃,有的还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开始大幅推进。
- 李长莉唐仕春李俊领
- 关键词:社会史文化史社会文化史
- 绥远土默特摊差交涉:五族共和下的蒙汉族群互动(1911-1928)
- 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这一口号广为传播,地处北疆的绥远亦有耳闻。满、蒙在清代被赋予了一些特权,辛亥革命中清王朝垮台,这势必动摇满蒙优势地位,满蒙汉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而变。五族共和下民族平等成为应有之义,然而1912年北京...
- 唐仕春
- 文献传递
-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者访苏参观团的多重探索被引量:1
- 2022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派出了上百个参观团访问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其中较早派出的有1950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者访苏参观团。在苏方安排下,参观团主动探究苏联经验;回国后向中共中央呈交了访苏总结报告,并选择了党领导企业等方面的经验通过报告会、报刊、书籍传播;推动加强、改进党和政府的中央机构,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创设党的工业部,在工厂实行“一长制”。参观团及其成员在探究、传播、借鉴苏联经验等多重探索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所起作用亦各有侧重。其多重探索聚焦于城市与工厂的管理,特别是党对企业的管理,捕捉由革命向建设转向的时代脉搏,与其他访苏参观团一起形成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力,夯实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建设的基础。
- 唐仕春
- 关键词:苏联经验
- 区域国别研究田野调查纪实
- 2024年
- 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路径和当代特征。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对于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高质量地开展国际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理论形成,也需要以长期的实地观察和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坚实基础。观察新变化、发现新问题,是田野调查的重要价值。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国内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学界的专家,将他们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最新的、尤其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结束后和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田野调查成果整理成文,形成纪实性笔谈,以飨读者。本期笔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俄罗斯的战争纪念情况;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关系的进展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成果;俄罗斯不同地区中亚劳务移民的生活状况、文化认同以及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向东看”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制裁背景下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中俄两国在教育、科研、基建等领域的合作。这些田野调查及其所形成的分析和见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表明,田野调查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唐仕春杨波葛新蓉顾炜张建
- 关键词:田野调查中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