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玉国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肝病
  • 3篇丙型
  • 3篇丙型肝炎
  • 2篇蛇毒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凝血酶原
  • 2篇凝血酶原活性
  • 2篇活性
  • 2篇发色底物
  • 2篇发色底物法
  • 2篇肝病诊断
  • 2篇肝炎病毒
  • 2篇HBV感染
  • 2篇HCV
  • 2篇HCV基因
  • 2篇HCV基因型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机构

  • 8篇吉林医学院
  • 7篇吉林医学院附...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医学院康...
  • 1篇吉林市第二人...
  • 1篇吉林市中心血...

作者

  • 11篇宋玉国
  • 4篇张生昌
  • 4篇张吉林
  • 2篇毕胜利
  • 2篇黄建文
  • 2篇王健
  • 2篇李若伦
  • 2篇李若伦
  • 1篇周莉琴
  • 1篇刘木清
  • 1篇王文光
  • 1篇韩连祥
  • 1篇王健
  • 1篇史明
  • 1篇郑艳

传媒

  • 5篇吉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高辛掺入法检测HCV RNA含量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研究血清HCV RNA含量与HCV感染者肝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地高辛掺入法检测血清HCV RNA含量。在PCR过程中将DIG-dUTP掺入到PCR产物叶地用PCR ELISA法检测PCR产物,结合标准参考样本而达定量目的。结果;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HCV RNA含量显著高于丙型肝炎组。
宋玉国黄建文张吉林张小刚庄国宏
关键词:HCVRNA
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症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性的研究
1999年
目的: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在重症肝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115例重症肝病患者的FⅡ:CA,并同步检测预示重症肝病的其他指标。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85.0-131.0)%,重症肝病患者的FⅡ:CA与正常对照及预示重症肝病的其他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张吉林宋玉国张生昌傅平平
关键词:凝血酶原活性重症肝病
免疫转印技术对人结肠Mr40KD蛋白粗提物中干扰成份的分析
1998年
目的;分析ELISA包被抗原在检测溃疡性结肠炎血清ACA的非特异性干扰物。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技术结合酶标抗人IgG抗体和荧光抗人IgG抗体对含Mr40KD蛋白包被抗原的人结肠提取物进行纯度和免疫学性质的分析。结果;包被抗原粗提物中除含有Mr40KD蛋白外,还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分。结论;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分是应用ELISA法检测UC血清ACA-IgG的非特异性干扰物。
毕胜利黄建文翟立炜宋玉国庄国宏李若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ELISA干扰物
HCV基因型与IFN-α2b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1998年
目的;研究丙肝病毒基因型与丙肝患者使用IFN-α2b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HCV基因组NS5区PCR产物酶切分型方法,对79例丙肝患者做HCV基因分型。所有病例均按预定方案应用IFN-α2b治疗,根据ALT的变化情况和判断疗效。首先考察应用1MU和3MU IFN-α2b两种剂量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性;然后研究HCV基因型对IFN-α2b治疗效果的影响。
宋玉国王文光刘木清黄建文葛文言张红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聚合酶链反应
人扁桃体淋巴细胞cDNA质粒重组体的构建
1998年
目的;通过构建人扁桃体淋巴细胞cDNA质粒重组体,为深入研究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以人新鲜扁桃体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从中提取mRNA,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然后与质粒pSPORTI进行定向连接并转入到E.coliJM109中进行了分子克隆。结果:阳性克隆玷90%,阴性克隆占10%,转化率为1.35×10^4克隆/微升连接体系,插入片段长度为0.5-2.
张吉林宋玉国周莉琴葛文言张红
关键词:扁桃体淋巴细胞重组DNA质粒分子克隆
HBsAg阴性抗-HBc阳性血传染性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HBsAg阴性、抗-HBc阳性血能否传播输血后乙型肝炎(B-PTH)众说纷云。我们发现抗-HBc阳性血传染性的有无与HBV其他感染性标志有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受血者为本院妇科需要输全血的择期手术患者,半年内均未输过血或血制品,是HBV易感者。受血后0.5、1、2、3、6个月时各随访1次,记录临床所见。
张生昌宋玉国王健翟立炜韩连祥
关键词:乙型肝炎HBSAG抗-HBC
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9年
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ECVCSA)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400例各型肝炎的FⅡ:CA。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为(85.0~131.0)%;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和肝硬化A级为(84.0~72.5)%,轻度下降;慢性肝炎中、重度和肝硬化B级为(72.4~54.6)%,中度下降;重症肝炎和肝硬化C级为(54.5~25.9)%,重度下降。当FⅡ:CA低于30%,肝病患者存活率为4.0%,而高于50%存活率为92.9%。结论在肝病中对FⅡ:CA的测定可估计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张吉林宋玉国赵琦
关键词:凝血酶原发色底物法肝病
HCV基因型与HCV感染者ALT的关系被引量:5
1997年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与HC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本文应用HCVNS5区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79例抗-HCV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同时用限制性内功酶法对HCV进行基因分型。检出HCVRNA阳性者69例,其中HCVⅡ型30例,Ⅲ型27例,Ⅱ/Ⅲ混合型12例,HCV不同的基因型在ALT正常组和异常组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型和Ⅱ/Ⅲ混合型主要分布于ALT异常组中,Ⅲ型主要分布于ALT正常组中。提示Ⅱ型和Ⅱ/Ⅲ混合型很可能是导致ALT异常的主要型别,应引起足够重视。
宋玉国郑艳黄建文王晓光张吉林李若伦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丙氨酸转氨酶
献血者HBV标志与受血者HBV感染率的关系被引量:2
1991年
用ELISA和斑点分子杂交法在200份HBsAg阴性(RPHA)的合格血液中筛检HBV标志(HBVM):HBVM(-)120份;HBVM(+)80份,其中HBV复制标志(HBVRM)(-)62份,HBVRM(+)18份.接受HBVM(+)血液者其HBV感染率(25.4%)明显高于接受HBVM(-)血液者(3.57%),P<0.01;接受HBVRM(+)血液者的HBV感染率(100%)又明显高于接受HBVRM(-)血液者(2.08%),P<0.001.
张生昌王健翟立炜宋玉国张吉林李若伦石宏
关键词:献血员输血
HBV感染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的HDV感染标志的检测被引量:1
1991年
1988年11月至1989年12月,我们对HBV感染的肝硬化(LC)失代偿患者38例和硬化型肝细胞癌(HCC)患者28例,进行了HBV复制标记和HDV-M同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凡 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ELISA)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谓HBV感染,具有HBV感染的LC与HCC患者列为检测对象。
张生昌翟立炜宋玉国王健石宏李若伦
关键词:HBV肝硬变HD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