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桂兰
- 作品数:22 被引量:3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黄酒中的冷混浊和氧化混浊被引量:24
- 2001年
- 黄酒在存放过程中 ,会逐渐形成氧化混浊 (即不可逆混浊 )。黄酒在冷的温度下放置会形成混浊沉淀 ,我们称之为冷混浊 (即可逆混浊 )。本文对两种混浊、酒液三者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酒液氧化混浊中的蛋白质、糊精、铁、多酚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酒液中相应的物质。两种沉淀物中的上述物质含量百分比不相同 。
- 高恩丽帅桂兰赵光鳌王梅胡普信邹慧君
- 关键词:黄酒冷混浊蛋白质糊精
- 黄酒酿造新思路被引量:4
- 2003年
- 在传统黄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黄酒酿造法 :采用米饭糖液制作 ,清液发酵 ,所酿造的黄酒有一种新型的风味 ,为黄酒新产品开发提出一条思路。
- 帅桂兰王梅徐岩赵光鳌
- 关键词:黄酒生产工艺清液发酵
- 低产高级醇猕猴桃酵母菌株SYB2000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 2004年
- SYB2 0 0 0是从猕猴桃果皮上筛选出的一株低产高级醇的酵母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SYB2 0 0 0产高级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发酵试验研究 ,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发现SYB2 0 0 0酵母菌株比相同条件下的参比菌株高级醇的产量降低了 4 0 %以上。
- 魏运平匡亮帅桂兰赵光鳌朱一松
- 关键词:酵母菌株发酵条件猕猴桃酒高级醇风味物质
- 超滤法生产的纯生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用截留分子质量为 30 0 0 0u和 10 0 0 0u的超滤膜对生黄酒进行过滤 ,定量测定了与黄酒非生物稳定性有关的几种物质———酶、蛋白质、多酚、铁离子、戊聚糖等 ,并且通过光散射实验 ,考查了超滤前后酒液中平均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超滤处理后 ,酒液中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都能达到去除的要求 ;蛋白质、多酚、铁离子、戊聚糖等物质的含量均呈减少的趋势 ;而且超滤处理后的酒样平均粒度降低 ,从而说明了超滤技术对纯生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提高或改善作用。
- 朱一松赵光鳌帅桂兰魏运平邹慧君谢广发
- 关键词:黄酒非生物稳定性戊聚糖超滤处理酒样超滤法
- 用HPLC法测定干红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被引量:28
- 2002年
- 建立了用HPLC测定干红葡萄酒中 11种酚类物质的方法。该法具有定量准确 ,快速的特点。在实验条件下 ,各物质的含量与峰面枳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 于贞赵光鳌李记明帅桂兰
- 关键词:HPLC法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
- 利用高温流化米酿制新型黄酒被引量:8
- 2002年
- 我们将高温流化技术应用于黄酒生产的原料处理中 ,酿制了新型的高温流化米黄酒 ,并对高温流化米黄酒和蒸饭黄酒的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高温流化米黄酒的各项成分与蒸饭黄酒的指标相近 ,但其中氨基氮较之蒸饭黄酒低得多。
- 彭昌亚张建华帅桂兰赵光鳌毛忠贵
- 关键词:酿制高温流化大米黄酒
- 液化法酿造黄酒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2年
- 对米粉液化法发酵黄酒进行了研究。在淀粉酶加量为 0 2 %、液化温度为 80℃ ,液化时间为 80min时米粉液化较完全。与传统相比 ,液化法缩短了发酵时间 ,对原料的利用率较高 ,所得的酒 ,麦曲味较少 ,苦涩味较轻 ,口味较清淡。
- 王梅赵光鳌帅桂兰胡普信邹慧君
- 关键词:液化法酿造黄酒
- 微滤及冷冻技术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1年
- 微滤技术在去除永久浑浊方面效果较好 ,冷冻技术在去除冷浑浊方面效果较好 ,作者采用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黄酒的稳定性 ,延长黄酒的保质期 。
- 高恩丽帅桂兰赵光鳌于贞胡普信邹慧君
- 关键词:冷冻黄酒稳定性生产技术
- 微滤技术提高黄酒胶体稳定性的探讨被引量:17
- 1999年
- 对黄酒酒液及沉淀物进行分析,确定高分子蛋白质在蛋白质沉淀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应用0.45μm 微滤膜处理酒液,发现微滤能大量去除形成大颗粒的前驱物质——高分子蛋白质,明显改善黄酒稳定性。
- 朱建航帅桂兰赵光鳌肖坚军王永昭陈斌
- 关键词:黄酒高分子蛋白质稳定性
- 黄酒中酒液粒度与混浊沉淀的关系被引量:9
- 1999年
- 对煎酒前后酒液品质进行了分析;并应用90°光散射实验考查煎酒前后、储存阶段酒液平均粒度和酒液沉淀物的平均粒度,发现酒液中沉淀物的出现和酒液平均粒径的一定大小存在耦合,当酒液平均粒径达到一定水平,沉淀过程就逐渐开始。平均粒度是酒液稳定性判断的指标之一。
- 朱建航赵光鳌帅桂兰王永昭陈斌
- 关键词:黄酒胶体稳定性光散射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