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

作品数:23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7篇骤停
  • 6篇心脏骤
  • 6篇心脏骤停
  • 5篇通气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心肌
  • 4篇注射液
  • 4篇机械通气
  • 4篇干预
  • 3篇多器官功能
  • 3篇多器官功能障...
  • 3篇多器官功能障...
  • 3篇多器官功能障...
  • 3篇严重脓毒症
  • 3篇预后
  • 3篇预治疗
  • 3篇中毒
  • 3篇衰竭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吉林省湾沟林...

作者

  • 23篇张东
  • 12篇王育珊
  • 11篇赵淑杰
  • 10篇刘德新
  • 9篇王育珊
  • 5篇卢俊英
  • 4篇尹永杰
  • 4篇李洪祥
  • 2篇李艳辉
  • 2篇李南
  • 2篇陈颖
  • 1篇李红祥
  • 1篇卢雪红
  • 1篇张威
  • 1篇刘海波
  • 1篇刘忠民
  • 1篇张爽
  • 1篇黄慧莲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肺复苏中机械通气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心肺复苏过程中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的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病房收治的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的机械通气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心肺复苏资料进行统计
张东王育珊赵淑杰刘德新卢俊英
文献传递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研究进展
2002年
张东王育珊
关键词: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超声心动图心功能
抗生素致戒酒硫样反应的诊治及醒脑静注射液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张东王育珊刘德新
关键词:抗生素戒酒硫样反应
生脉注射液对家兔心脏骤停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和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和复苏后循环稳定性对突发性心搏停止患者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复苏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对维持巩固自主循环状态、改善机体重要器官灌注,进一步防止微循环缺血、缺氧触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有着重要的...
张东王育珊李南陈颖赵淑杰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心脏骤停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PR-MODS防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成功复苏ROSC时间超过10min的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PR-MODS防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0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且ROSC时间超过10min的患者以是
卢俊英王育珊张东刘德新
文献传递
AQ和CK评价静脉溶栓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早期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采用声学定量 ( 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和彩色室壁运动 ( color kinesis,CK)技术评价静脉溶栓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左室早期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的Q波 AMI患者 ,将溶栓再通 1 3例作为研究组 ( 组 ) ,未溶栓治疗 1 5例作为对照组 ( 组 )。应用AQ和 CK技术分别在入院后 2 4 h内、1周和 4周时 ,对两组患者 AMI后左室容积和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 :1不同时期溶栓再通组的 EDV、ESV明显小于未溶栓组 ;2入院后2 4 h内 ,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 EF)、峰值充盈率 ( PFR)及峰值排空率 ( PER)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 1周及 4周时溶栓再通组 EF、PFR和 EPR则明显高于入院后 2 4 h和对照组 ;3在入院后 2 4 h内 ,两组室壁运动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在第 1周和 4周时溶栓再通组室壁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节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 AQ和 CK评价 AMI后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的变化以及观察心肌缺血 -再灌注结果客观、准确 ,简便、省时、无创 ,患者易于接受。
张东王育珊黄慧莲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心室功能超声心动描记术
早期适时呼吸支持策略在急性中毒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呼吸支持在急性中毒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急性重症中毒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适时呼吸支持策略,观察治疗模式选择、通气指标、血压、心率、血气指标、A-PACHEII评分的动态变化以及病情转归。结果呼吸支持模式分别为SIMV+PSV+PEEP 16例,BiPAP+PSV+PEEP 6例,CPAP+PSV 4例,所有患者上机时间1~11d,平均(3.40±2.05)d,其中6例在72h后行气管切开人工机械通气。治愈出院23例,死亡3例,治愈者均一次成功撤机。全部患者在给予人工呼吸支持前APACHEII评分11~35,平均为16.53±4.89;动态APACHEII评分在治愈者第1~3天有明显下降。结论实施早期适时呼吸支持策略将有助于提高急性重症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张东王育珊刘德新尹永杰
关键词:急性中毒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救治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格拉斯哥(GCS)评分在8—15分经常规氧疗无效伴有意识障碍的呼吸衰竭患者33例,给予NPPV治疗,统计患者上机前和上机后1hGCS评分、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比较NPPV成功组上机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NPPV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对初始治疗的反应及分析NPPV失败相关危险因素。结果NPPV治疗成功组22例(66.7%),其中Ⅰ型呼吸衰竭13例,Ⅱ型呼吸衰竭9例。NPPV治疗失败组11例(占33.3%)。NPPV成功组上机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治疗前后相比,GCS、HR、RR和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败组治疗前后对初始治疗反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上机前相对较高GCS评分(12~15分)、高龄(≥65岁)、低白蛋白(〈30g)及对初始治疗无反应。结论意识障碍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严密监测下,适时适当选择NPPV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张东王育珊赵淑杰李洪祥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心肺复苏中机械通气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机械通气的选择时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院内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的机械通气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机械通气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上机组22例和晚期上机组26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脏骤停第24小时有无角膜反射、有无瞳孔反射、有无疼痛躲避反应、有无运动反应、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CPC)以及成活出院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第24小时角膜反射(+)、第24小时瞳孔反射(+)、第24小时疼痛躲避反应(+)、第24小时运动反应(+)以及出院时神经功能(CPC)分类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上机组明显优于晚期上机组(P<0.05);两组患者成活出院率(45.45%VS23.08%)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共计成活出院16例(33.33%)。结论:尽早给予有效的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可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张东王育珊刘德新赵淑杰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机械通气
心脏骤停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张东王育珊尹永杰赵淑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