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张富山杨小旺
- 关键词:小脑梗死脑梗死患者MRI发现率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近年来,有关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AH)的报道较多。该文报道作者医院诊断的4例PNSAH患者的临床特点。
- 杨小旺张富山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 血浆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的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由神经科专科医生进行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入院时急诊测定患者的血浆DD,分析DD水平与脑梗死TOAST分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56例急性脑梗死的TOAST分型构成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66例,心源性脑梗死(CE)31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AO)51例,其他确定病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OE)3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SUE)5例。各亚型中,CE组DD水平最高,与其他各亚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DD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区分CE型与非CE型以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标识物。
- 钱文忠张富山杨小旺杨永新
- 关键词:D-二聚体脑梗死TOAST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脑出血病人128例,根据3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87例,预后不良组(mRS>3分)41例,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①12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预后不良41例(32.0%)。②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病人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饮酒史的比例以及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升高,血肿体积大,出血破入脑室比例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入院时即刻血糖(ABG)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低(P均<0.05)。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0,95%CI(1.026,1.222),P<0.05]、血肿体积[OR=1.165,95%CI(1.038,1.307),P<0.01]、NLR[OR=1.260,95%CI(1.042,1.525),P<0.05]、ABG[OR=1.707,95%CI(1.112,2.621),P<0.05]及NIHSS评分[OR=1.304,95%CI(1.110,1.530),P<0.01]升高为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④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基线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⑤ROC曲线分析表明,NLR预测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44~0.890),P<0.001],预测价值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论入院时升高的NLR值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滕兆平刘卫国杨小旺张富山杨永新褚小鹏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短期预后
- 合并使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张富山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纳络酮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
- 2009年
- 张富山杨小旺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 出血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均在发病后,经CT或MRI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其中,伴并发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12例,冠心病18例,伴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10例。结论对大面积梗死、伴心源性卒中、糖尿病者早期应用溶栓、抗凝治疗为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 张富山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预后
- 巴曲酶治疗96例脑梗死的TCD观察分析
- 2003年
- 张富山
- 关键词:脑梗塞药物疗法超声检查多普勒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IHSS评分、BI评分、Moca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临床疗效方面作用显著。
- 杨小旺滕兆平褚小朋杨永新张富山
-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 9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asa-Hunt综合征,THS)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病因未明确,诊断时应慎重,需除外可引起头痛伴眼肌麻痹的其他疾病.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 张富山钱文忠
-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病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