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祎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耐药
  • 8篇耐药性
  • 5篇药性分析
  • 5篇耐药性分析
  • 5篇病原菌
  • 4篇病原
  • 3篇药物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杆菌
  • 3篇标本
  • 2篇单胞菌
  • 2篇蛋白
  • 2篇血培养
  • 2篇预后
  • 2篇原菌分布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0篇张祎
  • 10篇马晨
  • 10篇雷金娥
  • 10篇陈葳
  • 8篇李芳
  • 7篇曾晓艳
  • 4篇袁晶
  • 3篇王军阳
  • 3篇刘哲
  • 3篇王静
  • 3篇李雯
  • 2篇李雯
  • 1篇刘亚东
  • 1篇刘昌
  • 1篇穆欣
  • 1篇张志灵
  • 1篇韩丹
  • 1篇田普训
  • 1篇李丹
  • 1篇王博

传媒

  • 5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2018年《...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的单中心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西安交通大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病区近5年微生物标本送检、分离菌分布及临床主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肾移植病区2013—2017年临床标本常规培养鉴定,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送检培养标本7 530份,其中尿液2 521份(33.5%),引流液2 299份(30.5%),血标本1 187份(15.8%),其他标本1 523份(20.2%),包括痰液、胸腹腔积液、腹透液及脓液等;共检出分离菌1 536株,非重复分离菌648株,其中细菌590株(91.0%)、真菌58株(9.0%),位于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19.8%)、大肠埃希菌(15.6%)、肺炎克雷伯菌(8.3%)、铜绿假单胞菌(4.6%)及鲍曼不动杆菌(4.5%),分离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46.4%),不同的标本类型分离菌分布有差异;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0内酰胺酶菌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89.1%和71.7%,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平均检出率为8.2%,以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为主;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9.0%和23.3%;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8.6%和93.3%,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然偏高,尤其CRE检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耐药菌的增加及扩散。
雷金娥马晨张祎李芳丁小明薛武军田普训徐纪如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2017~2018年我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我院2017~2019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真菌感染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ATB Fungus 3)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2862株真菌,包括假丝酵母菌属2440株(85.3%),曲霉菌属346株(12.1%),酵母属40株(1.4%),隐球菌属19株(0.7%)和毛霉菌科4株(0.1%)。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最高,占比为56.6%(1619/2862)。送检标本最多为痰液,其他依次为尿液、引流液、粪便、分泌物、胆汁和全血。真菌感染科室分布以肝胆外科、呼吸内科、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为主,占47.3%。真菌感染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菌感染的概率逐渐增加。药敏结果显示,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敏感率为100%,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最低,平均敏感率为77.9%。结论近3年来我院真菌感染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最多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年龄越大,真菌感染的概率越大。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
李芳王静李雯袁晶刘哲张祎曾晓艳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原谱药敏试验
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7例,女31例;年龄为(44±9)岁.观察指标:(1)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2)细菌耐药性情况.(3)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88例患者中,40例肝移植后发生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5.45%,发生时间为术后18(1~57)d.40例肝移植后细菌感染患者中,9例为单一菌种感染,31例为混合细菌感染.40例患者共检出135株非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6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排名前4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35株、铜绿假单胞菌11株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株.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屎肠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及溶血葡萄球菌1株.135株病原菌中,64株来源于呼吸道、26株来源于腹腔、23株来源于胆道、16株来源于外周血液、6株来源于其他部位.(2)细菌耐药性情况.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粘菌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均<30.0%,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耐药率为30.0%~50.0%,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7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粘菌素、替加环素耐药率均<3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
王文静张靖垚张晓刚王博张祎林婷刘昌
关键词:肝衰竭肝移植细菌感染病原菌
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质控品的制备方法
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疗临床用品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健康人全血利用白膜法将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分离;将红细胞分离出后用固定剂进行固定,分离出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向其中均加入固定剂,待其固定后对固定物进行洗...
李鹏袁晓红李雯陈静张祎
文献传递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无复流发生的影响
2023年
目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高,同时无复流又与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探索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STEMI患者无复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患者546例。根据SII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组1(SII<518.8)、组2(518.8≤SII<1096.2),组3(1096.2≤SII<2217.6),组4(SII≥2217.6)。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复流的发生。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II对无复流的影响,结果使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使用亚组分析探究在不同亚组中SII对无复流结局的影响。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RCS)直观反映SII与无复流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I的增高,患者无复流发生率显著增高[组1 vs.组2 vs.组3 vs.组4:14(10.2%)vs.20(14.7%)vs.26(19.1%)vs.36(26.3%),P=0.004]。整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SII的增加,患者无复流(组1作为参考;组2 OR=1.79,95%CI:0.79~4.19,P=0.169;组3 OR=2.40,95%CI:1.09~5.52,P=0.033;组4 OR=4.15,95%CI:1.97~9.28,P<0.001)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RCS结果表明SII与无复流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无复流风险随着SII的上升而增加。亚组分析表明,所有亚组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SII作为临床易获取的指标,可预测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风险,可能有助于及时识别STEM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高危患者,指导积极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
马晨张祎张晶刘亚东余航
关键词:无复流
血培养标本33105份中病原菌分布及污染率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污染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医院送检血33 105份培养的结果,了解血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污染情况。结果 33 10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2 335株,阳性率为7. 05%。其中G-细菌1 471株(63. 00%); G+细菌833株(35. 67%)。被判定为污染菌182株,污染率为0. 55%,其污染菌菌株构成,以表皮葡萄球菌(CNS)为主。按科室统计,污染率最高的为内科,共95株(52. 20%)。结论医院血培养污染率较高,当血培养结果疑为细菌污染时,应结合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调整经验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马晨雷金娥张祎陈葳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污染率血培养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送检的尿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用纸片扩散法、E-test法或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测定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2013年版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分离出4 0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6.4%,革兰阳性菌占25.7%,真菌占7.9%。检出率最高的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为敏感,对青霉素类耐药性最强。肠球菌属的整体耐药性十分严重,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二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较为敏感。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定期监测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李芳曾晓艳仝晓宁张祎雷金娥陈葳王军阳
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尿培养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HSP70、HMGB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1)和预后不良组(n=62)。鉴定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并检测血清HSP70和HMG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SP70和HMGB1水平对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FPG)、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病情重度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χ^(2)/P=6.251/<0.001、14.949/<0.001、4.666/0.031、5.827/0.016、16.530/<0.001)。253例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株2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5.10%(194/298)、革兰阳性菌占比28.86%(86/298)、真菌占比6.04%(18/298)。预后不良组血清HSP70和HMGB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t=11.672、13.069,P均<0.001)。血清HSP70和HMGB1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患者(F=54.146、231.257,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大、HSP70高、HMGB1高、FPG高、COPD及严重程度重均为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322(1.015~1.722)、1.993(1.336~2.973)、1.754(1.302~2.363)、1.876(1.401~2.512)、3.016(1.798~5.060)、3.956(2.208~7.718)];血清HSP70、HMGB1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72、0.89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3.452、3.297,P均<0.001)。结论血清HSP70、HMGB1水平与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其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张祎袁晶贺侠琴仝晓宁李丹刘哲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热休克蛋白70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E-test法或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3930株铜绿假单胞菌,占所有病原菌的7.59%,占革兰阴性菌的12.93%;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52.72%)、引流液(10.59%)、分泌物(10.46%)、尿液(7.43%)、胆汁(7.40%)及全血(6.18%)。标本来源科室前3位为肝胆外科(22.19%)、中心ICU(12.26%)和神经外科(11.02%)。11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耐药率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高于30%;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高于20%;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低于20%;阿米卡星低于1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仍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与全国最高水平相近,应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减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
李芳张祎王静李雅丽雷金娥陈葳王军阳曾晓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现状和耐药变化趋势,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20-2022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及相关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进行补充试验。采用REP-PCR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结果 共收集到1 338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2020年415株,2021年487株,2022年436株。各科室中ICU检出374株,检出数量最多。其次是呼吸科检出217株。标本以痰液标本为主,占71.17%。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美洛培南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81.02%、76.23%、77.65%、76.01%、67.71%、67.26%、53.51%、80.72%、67.19%、60.99%、45.96%、58.59%、75.78%和1.12%,对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未产生耐药性。其中近3年比较,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美洛培南耐药率略有上升,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略有下降。碳青霉烯耐药株与敏感株进行对比显示碳青霉烯耐药株对除加替环素、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外的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敏感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 338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成15个主基因型,其中A分型2020年至2022年逐年减少,B分型则2021年检出最多,C分型则3年间呈上升趋势。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检出最多,标本以痰液为主。它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加替环素、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可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重度感染时使用。2020-2022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型发生了一定变化,定期检测耐药变化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马晨韩丹张祎袁晶雷金娥陈葳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