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J.格林尼的神经伦理学研究,J.海特建议,在道德研究中,休谟的道德直觉主义是比康德的理性主义更好的选择。格林尼对道德判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指出,道德判断更多是感情和直觉影响,而非理性推理的结果。格林尼与海特的结论并不正确,关键在于他们没有看到,道德判断涉及到一套复杂的适应机制,其中感情和直觉虽然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却并没有决定道德本身。
柏拉图《理想国》中,理想城邦的实现需要哲人成为统治者或者统治者成为哲人。但哲人自身的幸福在于追求知识,所以哲人是不愿意做王的。苏格拉底说,我们必须强迫哲人回到城邦。他提出两个理由:1.立法的本意不是城邦之中某一个单一的阶层生活得与众不同地好,而是相反,要在整个的城邦里都做到这一点,它既用劝说也通过强迫使全部城邦和谐地集合为一个整体;2.哲人王是城邦为了管理的目的培育的,所以哲人王应当回报城邦,满足城邦的需要。但格劳孔认为,要求哲人做王是不义的,因为'本来他们是能够过更好的生活的'。由于《理想国》讨论的是人如何才能幸福地生活,那么哲人做统治者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就构成了一个'哲人王悖论'(the paradox of the philosopher-king),或称'回到洞穴'(return to the cave)问题。这一悖论影响深远,它导致理想城邦不能实现,似乎成了一个乌托邦,更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柏拉图政治哲学严肃性的怀疑。如果哲人王不愿意统治,理想城邦不能实现,那么柏拉图设置这个悖论的动机何在?如果说哲人统治开启了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政治哲学传统,那么哲人不愿意统治将导致柏拉图整个政治哲学的崩溃。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解读,那么哲人王悖论就必须得到理解。本文试图就哲人王悖论提出一种原创性解读,即哲人选择回到洞穴去统治是可能的,其动机源于柏拉图伦理学的最高观念:对神圣的善的摹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