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迎春

作品数:28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克罗恩
  • 15篇克罗恩病
  • 13篇基因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肠病
  • 6篇突变
  • 6篇基因多态性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炎症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基因突变
  • 5篇核苷
  • 5篇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黏膜
  • 4篇胃肠
  • 4篇胃肠病

机构

  • 28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8篇张迎春
  • 28篇智发朝
  • 12篇陈正彦
  • 12篇姚国鹏
  • 12篇林勇
  • 11篇关婧
  • 11篇钟长青
  • 11篇龙靖华
  • 11篇智佳
  • 8篇姜泊
  • 6篇张以洋
  • 5篇王继德
  • 2篇赖卓胜
  • 2篇徐迪辉
  • 2篇周殿元
  • 1篇卢青
  • 1篇陈楚弟
  • 1篇张奕
  • 1篇陈烨
  • 1篇谭秦湘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2006年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肝博士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年广...

年份

  • 2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体基因ATG16L1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ATG16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41880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IBD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抽取80例IBD患者,其中40例克罗恩病(CD)患者、4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0例健康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根据目的基因片断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应用PCR方法扩增DNA样本中的目的基因片断,并对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断进行测序,其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进行比较并分析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和U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ATG16L1基因SNP位点rs2241880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无明显差异(χ2=4.94,P=0.293)。结论国外文献报道的与CD相关的易感基因ATG16L1的多态性位点rs2241880,在本组CD患者中并未发现与CD易感性相关,国外发现的与CD易感性相关的ATG16L1基因的SNP位点可能不是中国CD患者的易感性基因位点。
智佳智发朝陈正彦姚国鹏关婧林勇张迎春
关键词: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07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改进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免于手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并明显降低了并发症。但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率却无明显变化,成为目前ERCP术后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在众多前瞻性的报道中,PEP的发生率为1%~14%。PEP不但患者痛苦、增加住院时间、费用,而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及控制PEP的发生是临床医生广泛关注的问题。
张迎春智发朝龙靖华钟长青
关键词:ERCP术后术后胰腺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奥曲肽PEP
肝硬化的“蛛丝马迹”
2005年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当肝脏出现病变的时候,其剩下的健康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一般认为,只有当肝损害超过70%的时候才会出现显著症状,因此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是"静悄悄"的,很难早期发现.
智发朝张迎春
关键词: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服用脂肪肝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中两个单链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209026和rs11805303)的遗传多态性和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检测50名健康人和81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41例,溃疡性结肠炎40例)的两个SNP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rs11209026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为7.3%和3.7%,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为15.0%和7.5%,在对照组分别为14.0%和7.0%,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s11805303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为22.0%和52.4%、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为15.0%和41.2%,在对照组分别为34.0%和59.0%,三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rs1180530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疾病的活动性及发病部位均无关(P值均〉0.05)。结论IL23R两个SN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无相关性。rs11805303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个遗传标志,但与该病病变特点无显著相关。
陈正彦智发朝智佳姚国鹏林勇关婧张迎春王继德陈烨姜泊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相关的NOD2及β-防御素-2基因多态性对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相关的NOD2及人β-防御素-2(humanbeta—defensin2,hBD-2)基因多态性对hBD-2转录活性的影响及主要机理。方法将hBD-2报告基因质粒和NOD2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用脂多糖(LPS)和TNF—α分别孵育刺激后测定hBD-2转录活性变化。结果LPS对hBD-2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P=0.020),TNF—α可相对升高hBD-2转录活性,呈剂量依赖性(P=0.004);LPS作用时,NOD2(P268S)改变前后hBD-2的转录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hBD-2(-233)改变前后hBD-2的转录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TNF-α(5ng/m1)刺激时,NOD2(P268S)改变前后hBD-2的转录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hBD-2(-233)改变前后hBD-2的转录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NF—κB抑制剂可显著下调hBD-2转录的激活(P〈0.001)。结论NOD2(P268S)改变能够降低hBD-2的内源性表达;hBD-2(-233)改变导致hBD-2诱生性表达的减少;NF—κB通路可能是hBD-2诱导表达的主要路径。
姚国鹏智发朝张迎春陈正彦智佳林勇关婧王继德姜泊
关键词:Β-防御素-2CROHN病基因多态性免疫
克罗恩病CARD15/NOD2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发现与中国人克罗恩病(CD)发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临床资料完整的C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提取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NOD2基因第4...
智发朝徐迪辉陈利张以洋周殿元姜泊赖卓胜张奕张迎春钟长青龙靖华
关键词:克罗恩病单核苷酸多态性NOD2基因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β-防御素-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hBD-2)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及其突变体,并检测其在人胚胎肾T细胞(HEK-293T)中的活化。方法通过基因重组克隆报告基因质粒hBD-2-780...
姚国鹏智发朝张迎春陈正彦智佳林勇关婧王继德
关键词:Β-防御素-2启动子定点突变克罗恩病
文献传递
先天性肠系膜淋巴管扩张症致严重低蛋白血症1例报告
2008年
先天性肠系膜淋巴管扩张症可以导致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rotein-losing gastroenteropathy,PLG),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临床表现。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张迎春智发朝
关键词:淋巴管扩张症低蛋白血症肠系膜先天性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人β防御素2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炎娃性肠病(inflammatorybowl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IBD的发生率与患病率因地而异,北欧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也有逐渐升高趋势。以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潜在的特异性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及相关黏膜细胞群和细胞因子在黏膜损害的病理方面,
张迎春智发朝贺莉龙靖华钟长青陈楚弟卢青
关键词:人Β防御素2肠病慢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调黏膜损害
肝硬化的“蛛丝马迹”
2008年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当肝脏出现病变的时候,其剩下的健康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所以不容易察觉。只有当肝损害超过70%的时候才会出现显著症状,因此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是“静悄悄”的。很难早期发现。
智发朝张迎春
关键词:肝硬化代谢活动肝损害肝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