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21世纪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被引量:10
- 2000年
- 本文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 ,对 2 1世纪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农科研究生的培养将进一步注重创新、获取知识、语言表达、社会适应和协作等诸能力的培养 ;更加强调个性教育和与科研项目的紧密融合 ;更加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且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将逐渐加大。
- 周泽扬张远英颜泽英
- 关键词:农科研究生
- 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1
- 2004年
- 增强农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应重视研究生数理基础培养 ;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自身素质建设 ,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 ,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 ,集体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研究生应注重学术性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 ,学术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魏朝富张远英谢德体
- 关键词:农业科学
- 科学管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被引量:2
- 2001年
-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是研究生教育部门和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
- 颜泽英王光洪张远英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
- 21世纪农科研究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探讨被引量:7
- 2002年
- 本文针对新科技时代、新经济时代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科研究生教育的要求 ,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的社会调查 ,探讨分析了 2
- 张远英王光洪田维波颜泽英李名扬周泽扬
- 关键词:农科研究生教育知识结构
- 农科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背景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为了加速研究生教育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学科发展需要,本文对四川省和重庆市各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队伍、机构和岗位设置状况,农业科技部门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及需求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四川省、重庆市拥有一支年轻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但其学历、职称层次较低,约有3000名以上(具有本专科以上的学历,年龄40岁以下)的业务骨干迫切需要改进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在职教育是一种有效。
- 张远英颜泽英刘保国周泽扬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农业科技推广种植业农科研究生
-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位评价体系及其改进被引量:12
- 2009年
- 在论述学位评价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评价和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大学学位评价体系的现状,指出其不适应创新能力评价的六个方面,即评价主体权力泛化、评价内容"重标轻本"、创新过程评价弱化、忽视创新环境因素、学位评价"功利化"、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进而提出了改进我国学位评价体系的若干建议。
- 田维波张远英张萍
- 关键词:学位
- 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2
- 1997年
- 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设计与实施张远英叶毓殷黄含武唐尚格王小佳(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从1991年开始实施研究生中期考核以来,我校根据研究生质量形成规律,制定了“西南农业大学中期考核试行办法”,设计了中期考核的内容、评分标准、考核方式等,并从199...
- 张远英叶毓殷黄含武唐尚格王小佳
- 关键词:指导教师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公益活动学位课程开题报告课程学习
-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5年
-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农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之一,其培养质量的控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课程学习是建构农业推广硕士具有相对整体性、合理性知识结构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的公开论证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开展社会实习考察活动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应用的强化过程;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是把好学位论文质量的最后关口。
- 张远英田维波张萍
- 关键词: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
- 农科研究生培养方法的调查与探讨
- 2002年
- 本文在对国内学术界具有培养研究生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书面咨询的基础上,探讨了农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培养方式要采取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体现个性教育;课程教学要以自学、专题讨论和适当的讲授相结合为主;考试宜采用开(闭)卷笔试+专题(综述)报告的方式;提倡集体指导,充分发挥院(系)、研究所(室)的群体作用;研究生管理必须规范化,管理部门应具有服务意识。
- 张远英魏朝富李名扬周泽扬
- 关键词:农科研究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置考试方式
- 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建设的探讨被引量:6
- 2007年
- 对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主要由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指导教师资助制度、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评选制度等组成,通过农科研究生培养激励和创新制度建设和完善,从而使农科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实现追求卓越的目标。
- 倪九派张远英魏朝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