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逢
- 作品数:14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针对北京市3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其进水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其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为140.0~176.3mg/L、322.3~384.2 mg/L、130.3~223.9 mg/L、31.5~38.9 mg/L、40.0~46.5 mg/L和4.1~5.9mg/L。各水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一元线性关系,其中BOD5与COD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2为0.81。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占55%,累积频率达85%时,BOD5/COD为0.6,说明北京城市污水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BOD5/TN分布在1~4之间的概率为71%,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生物脱氮的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3.6,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84%,表明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分布在5~15之间的概率为76%,平均值为11.6,且TN/TP>5的概率为93.3%,因此可基本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 孙艳张逢胡洪营孙迎雪牛璋彬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质特征统计分析
- 天津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以天津市2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进水水质特征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污水中BOD5、CODCr、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均呈正偏态分布,其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为95~140、280~370、130~155、15~30、20~35和3~5 mg/L。进水各水质指标间存在较好的一元线性关系,其中BOD5与TP相关性最为显著,R2为0.983。进水BOD5/CODCr分布在0.4~0.6的概率为39.4%,分布在0.2~0.4的概率为50.2%,说明天津市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BOD5/TN<4的概率为54.4%,表明多数情况下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BOD5/TP>20的累积概率为77.9%,表明进水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分布在5~15的概率为73.6%,平均值为9.7,且TN/TP〉5的概率为81.6%,表明进水能够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 孙艳张逢胡洪营牛璋彬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质特征统计分析
- 重庆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14年
- 以重庆市5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进水(污水)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40~180、300~350、180~220、25~33、37~46和3~5 mg/L。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占39.4%,说明重庆市污水中存在一定的难生物降解性污染物,但仍适应于生物处理。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7.8%,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生物脱氮的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9.8,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95.9%,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分布在5~15之间的概率为88.5,平均值为10.8,且TN/TP>5的概率为98.3%,表明进水完全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 孙艳张逢胡洪营牛璋彬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质特征统计分析
- 一种互穿网络结构的智能响应型水凝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的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聚丙烯酰胺和苯硼酸修饰的海藻酸钠为水凝胶的高分子组成成分,先以氨基‑羧基缩合反应合成出苯硼酸修饰的海藻酸钠,再将丙烯酰胺...
- 梁琼麟张逢熊立瑰
- 文献传递
- 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系统掌握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臭氧发生、臭氧投加、臭氧接触反应及臭氧尾气处理等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4个子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臭氧发生单元的造价所占比重最大,高达60%~70%,其次是臭氧尾气破坏设备(16%~18%)和臭氧投加单元(12%~15%),臭氧接触反应设备的造价所占比重最小,约为3%~5%。影响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除处理规模外,还有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其中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气体浓度的影响较大。在达到处理要求的情况下,提高臭氧利用率、降低臭氧投加量以及升高臭氧气体浓度,是有效降低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关键。
- 赵文玉张逢胡洪营卢如陈玉芬
- 关键词:污水回用臭氧氧化工程造价
- 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系统掌握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运行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运行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运行费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其运行费用主要由臭氧发生系统运行费用和臭氧尾气破坏系统运行费用构成,其中前者比重高达95%-99%,后者约为1%-5%。影响污水再生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等工艺参数。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臭氧利用率,减少臭氧投加量,以及提高臭氧气体浓度,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臭氧氧化系统运行费用的关键。
- 赵文玉张逢胡洪营卢如陈玉芬
- 关键词:污水再生臭氧氧化
- 污水再生处理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系统掌握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造价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与微孔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对比结果对选择适宜的臭氧氧化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系统分析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气液比、循环泵过流水量及处理规模等工艺参数对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设备造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气体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臭氧投加量、提高臭氧气体浓度及加大气液比,是有效降低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关键。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臭氧投加量需低于微孔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臭氧投加量30%~40%以上,其工程造价才有优势。
- 赵文玉马邦定张逢胡洪营卢如
- 关键词:污水回用臭氧氧化工程造价微孔曝气
- 臭氧对再生水中指示病原微生物的灭活特性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臭氧投加量(TOD)为臭氧消耗剂量评价指标,研究了北京市某实际再生水中臭氧对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的灭活特性,以及消毒过程中臭氧对溶解性有机碳(DOC)、色度、UV254、荧光强度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色度与指示病原微生物灭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臭氧对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的灭活特性与余臭氧浓度有关。当水中无法检测到余臭氧时,随着TOD的增加,大肠杆菌灭活率增加的速率较慢,TOD增加3 mg/L,灭活率增加了1.5 log。枯草芽孢则无显著灭活。当水中余臭氧浓度大于0时,大肠杆菌灭活率增加的速率快速提升,TOD增加3 mg/L,灭活率增加了3 log。枯草芽孢灭活率也随TOD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消毒过程中,DOC无显著变化,而臭氧对色度、UV254、三维荧光强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当色度随TOD的增加而趋于稳定时,水中余臭氧浓度开始显著上升,预示着指示病原微生物开始进入高效灭活阶段。同时,进水色度越大,指示病原微生物进入高效灭活阶段所需的TOD越大。
- 潘观连张逢席劲瑛黄满红胡洪营
- 关键词:再生水臭氧投加量大肠杆菌色度
- 上海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被引量:27
- 2014年
- 针对上海市5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10~150 mg/L、260~325 mg/L、140~175 mg/L、20~30 mg/L、29~37 mg/L和3~5 mg/L。水质指标BOD5和COD、TN和TP及TN和TP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概率为64.6%,表明进水中生化性较好。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5.8%,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2.6,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84.1%,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比值范围在1~25,平均值为8.6,且TN/TP>5的概率为88.1,表明进水基本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 孙艳张逢胡洪营牛璋彬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质特征统计分析
- 微流控技术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微流控分析系统与宏观条件下的分析体系相比,具有样品和试剂消耗小、传质传热效率高、生物相容性较好、高通量并行分析、功能单元集成化、微型化及自动化控制等特点,在分析化学尤其是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涉及细胞的微流控技术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近五年来微流控芯片相关技术的发展,如芯片材料与制作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和液滴技术等,并简单总结微流控技术在药物筛选和细胞分析等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 张逢高丹梁琼麟
- 关键词:药物筛选细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