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安湘

作品数:45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赋学
  • 7篇辞赋
  • 6篇古文
  • 5篇《古文苑》
  • 4篇中古
  • 4篇神女
  • 3篇选本
  • 3篇屈宋
  • 3篇文学
  • 3篇汉赋
  • 3篇高唐神女
  • 2篇叙事
  • 2篇选本批评
  • 2篇艺术
  • 2篇意象
  • 2篇中古时期
  • 2篇散文
  • 2篇骚人
  • 2篇审美范畴
  • 2篇升腾

机构

  • 36篇湖北大学
  • 8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株洲职业技术...

作者

  • 43篇彭安湘
  • 4篇何新文
  • 2篇高爱华
  • 1篇黎修良
  • 1篇刘渐娥
  • 1篇胡武生
  • 1篇郭玲
  • 1篇张家国

传媒

  • 6篇辽东学院学报...
  • 5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天中学刊
  • 1篇艺海
  • 1篇云梦学刊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职大学报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
2009年
在中国文学诸文体中,辞赋与地理关系最为紧密。《古文苑》选录的地理赋,既包含有曾经真实的空间存在,也坦露着赋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它们再现了中古时期的部分交通路线,展现了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抒发了赋家对自然景致、疆域风物、雄伟山岳和中心帝都深广的地理情怀。辞赋因这些地理表述参与其中,从而表现出征实求真、时空结合、情由景生的文学特征。
彭安湘
关键词:《古文苑》交通路线自然人文景观文学特征
释教的赋体书写:南北朝“释类赋”源起、策略和意义论
2019年
赋与宗教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并常被作为传达释教思想的重要载体。现存子部、集部文献中收录的南北朝"释类赋"共有11篇,这种"文字之因缘"与南北朝时期文士和僧人的交游风气相关。为了达到阐释佛学教义的目的,僧人和文士采用了不同的书写策略。前者自觉揉合佛教讲经、唱导、论辩的艺术表现手法;后者虽在赋题、物象、场景及旨意上关涉释教,但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是"文随时变":一将赋序与赋文相结合,二将理趣与情境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辞赋类型,南北朝"释类赋"对当时与后世的辞赋创作及其创作意识上的反思,影响不可轻忽,故在古代赋学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彭安湘周昌梅
关键词:释教
于繁盛之时注目——新世纪15年古代赋学研究学术图景
2017年
21世纪的前15年中国大陆古代赋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呈现繁盛的学术图景。(一)赋学研究成果丰硕。具体表现在:赋文献辑录整理的迅速发展、文艺学文本阐释的多面化与深细化、学术史研究的系统化、交叉和边缘研究的不断开拓与创新以及数千篇赋学论文的深度掘进和多面拓展。(二)形成了一支稳步壮盛的赋学学术研究队伍。从空间地域上看,这支赋学队伍的人员分布出现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扩展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济南、南京、长沙、武汉、兰州、成都、贵阳为中心的七大学术研究重镇。从内因上看,其形成与国内外辞赋学学术会议的带动、各级课题项目的促进以及学缘师承、代际传承的推动有关。(三)21世纪的古代赋学研究继续推进着"新赋学"的嬗变并呈现求同趋全、求异创新、开放互鉴等鲜明的学术特点。
彭安湘
七十余年来高唐神女研究述评
<正>在与巫山地区密切相联的众多神话传说中,最能激起人们联翩遐想和绵长情思的是高唐神女(亦称巫山神女,全称为巫山高唐神女)故事,自战国时楚国伟大辞赋作家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根据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塑造了这位光耀千...
彭安湘
文献传递
汉代颂体风貌以及颂与赋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颂,本于《诗》而属于成韵之文,汉代是其发展转变的时期。汉颂在表现对象及题材内容上较先秦颂体自由宽和得多,既具祭祀神明、沟通"德性"的本体用途,又具维护汉庭统治的德化、政教功能。而且,汉颂逐渐从先秦紧密的诗、颂亲缘关系中挣脱出来,并呈显描容、叙事与述意兼具的文体特征。它与汉赋不是同体异用的关系,两者之所以出现赋颂互淆的"似赋"、"类赋"现象,除了政治文化及学术思潮等外部原因外,还与二者内在的文体矛盾相关。它们在汉代由原本诗性走向散文化的近乎合拍的衍化趋势,造成了两者界限的一度模糊。
彭安湘
关键词:诗性散文化
春秋含章:汉至唐代史传式赋学批评形态论
2022年
史书载赋现象萌蘖于《左传》,兴起于两汉,承继于后世正史。依据“形态学”的概念和分类原则,以及宋前史书于纪、传、志三体中收录有前代及当世的大量赋篇、赋题、赋序、赋集、赋句和赋评的事实,汉到唐代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史传式赋学批评形态。史传式赋学批评内涵丰富,大致有树立选赋标准、交代录赋缘由、揭示赋学背景、展示赋学流变四个方面的内涵;与其他批评形态相比,还呈现出传主与传文互释、叙事与批评结合、包容量大与依附性兼具的鲜明特征。这些不仅反映出其时的赋学观念和批评意识,使读者能在整体的史学观照中把握一代代赋学发展的脉博,而且其在后世不断被承祧、发扬的重要回响,又能彰显史传式批评形态在赋学批评史上的辐射力和生命力,故而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与研究意义。
彭安湘
关键词:形态学
“讲坛春暖杏花香”:一部“讲授学”力作——评《如何走上大学讲台》被引量:1
2014年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尔伯特曾说过:“教学的最初几个月和几年都是重要的,这段时间的经历可以扼杀一个教师前途光明的教学生涯,也可以使一个教师走上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道路。”然而,“暗中摸索总非真”,如果有授课理论与技巧的系统著作来指导,这对年青教师成功走上大学讲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与帮助作用。但对大学“讲授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前科学”或“潜科学”的状态,还有许多尚待拓展的空间。
彭安湘
关键词:讲授力作杏花讲坛教学生涯
高唐神女原型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07年
高唐神女是战国时楚国伟大辞赋作家宋玉根据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塑造的光耀千古的女神。挖掘此神女的原型,一直是研究者着力所在。学者们根据高唐神女在文学、宗教、心理等方面的传承、变异、置换,运用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等多种理论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而使高唐神女的多样原型呈现在世人面前。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发表的有关高唐神女研究的论文有90余篇,出版的专著有3部。关于高唐神女的原型,学术界主要有九种观点:(1)先妣兼高;(2)巫儿(尸女);(3)灵芝;(4)帝女或尧女;(5)云雨;(6)美神和爱神;(7)山鬼;(8)盐水神女;(9)复合型神祗。
彭安湘
关键词:高唐神女
先唐辞赋与地志关系研究之检讨与设想被引量:2
2021年
辞赋与地理关联密切。古代学人已模糊意识到赋是最具地理意味的文本,且赋与地志在文体属性、认识功能和学科归属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当代研究者在古代学人辟创论题、联缀学科的基础上,在吸收和参与中外学者文学地理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进程中,力图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新理论打开先唐赋学的研究格局。其成果大体表现为“作为文学的地理”和“文学中的地理”的两大取向。但是,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尚处在初显成效的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大加开拓的领域,应该遵循关联性、整体性和创建性三方面的原则。这既是必然之势,又为迫切之务。
彭安湘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古文苑》辞赋观及其选本批评形态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古文苑》是一部通代诗文总集,选录了诗、赋、文等十八类文体,其中赋体卷数最多,比重最大。在其"思古而贵于兼存"和补《文选》之所遗的编撰目的下,其编排体式、选录原则、选录眼光及选录志趣等四个方面综合表明了《古文苑》的辞赋观为:以古为尚、以小为美、雅俗兼具。《古文苑》是以《文选》为首的赋学批评形态在后世影响流布系统中的一份子,在选择、衡鉴、去取、编排以及序注的过程中传达出自己的赋学观念和批评意见,体现出中国赋学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彭安湘
关键词:《古文苑》辞赋观《文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