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教学
  • 2篇斑块
  • 2篇CT
  • 2篇MRI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丝
  • 1篇动脉插管
  • 1篇动脉插管化疗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定位系统
  • 1篇多媒体

机构

  • 9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9篇彭少华
  • 7篇王成伟
  • 3篇南燕
  • 1篇张丽
  • 1篇汤艳萍
  • 1篇尹喜
  • 1篇胡波
  • 1篇潘金勇
  • 1篇陈永林
  • 1篇谷强
  • 1篇赵强
  • 1篇张慧

传媒

  • 3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CT与MRI对鼻咽癌局部侵犯临床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CT与MRI对鼻咽癌局部侵犯临床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68例鼻咽癌病人,分别采用CT、MRI技术进行全面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组,分析CT、MRI用于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差异。结果MRI的鼻咽部和颅底部侵犯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CT相比明显更高,P<0.05;但CT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MRI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中,MRI的鼻咽癌、颅底部侵犯诊断效能更优,但CT的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更优,二者各具优势,临床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检查方式。
彭少华南燕王成伟
关键词:CTMRI鼻咽癌局部侵犯敏感度特异度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需求。把PACS影像数字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该系统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PACS影像数字系统较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在现代医学影像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彭少华王成伟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教学方法影像诊断
IVIM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早期评价研究
2022年
探讨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的早期评价。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TACE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进行CT增强扫描、单指数模型DWI、IVIM-DWI加权成像检查,探讨IVIM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中的价值。结果:IVIM-DWI检查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灶、新发灶、坏死灶三组之间的ADC 值、Slow ADC 值、f 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之间的Fast ADC 值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Slow ADC值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明显高于ADC值和CT净增值(P<0.05)。结论:IVIM-DWI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早期疗效中具备较高的价值,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彭少华南燕王成伟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疗效
颅内不典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20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患者自述,于2周前晨起时出现头痛,以额顶部最明显,呈间断性,休息后缓解,伴头晕,诉视物模糊,头痛时偶有恶心,双上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样感觉。行头颅CT初步诊断:右侧侧脑室后角区占位,建议MRI增强进一步检查。
曾盛熊王成伟彭少华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多形性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被引量:5
2014年
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很多优点,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结合科室教学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尹喜赵强汤艳萍彭少华
关键词:多媒体医学影像学教学
CT、MRI对卵巢癌定性、分期、侵袭及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CT、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癌定性、分期、侵袭及转移的诊断敏感性。方法选取80例经病理诊断为卵巢癌患者,分别开展CT、MRI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用于卵巢癌定性、分期、侵袭及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结果MRI在卵巢癌定性诊断中的准确率97.50%明显高于CT 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卵巢癌分期诊断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肠道、子宫、输卵管、肝脏等远处、淋巴结侵袭及转移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CT,但诊断腹膜、网膜侵袭及转移诊断敏感性则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CT,MRI用于卵巢癌定性、分期、侵袭及转移诊断中准确率、敏感性均明显更优,若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可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
彭少华南燕王成伟
关键词:卵巢癌CT磁共振成像
3.0T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3.0T MRI高分辨多序列成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6例,脑梗死患者42例;运用3.0T MRI多序列(3D-TOF、DIR T1WI、FSE T2WI、PDWI)进行扫描,分析斑块成分。结果:58例患者中,17例(29.3%)有破损纤维帽,23例(39.7%)有完整厚纤维帽、18例(31.0%)有完整薄纤维帽;29例(50.0%)有斑块内出血,27例(46.6%)有斑块内钙化,42例(72.4%)有斑块内纤维化,49例(84.5%)有脂质池和坏死核心,脑梗死患者与TIA患者各类斑块成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3.0T MRI高分辨多序列成像有助于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
彭少华王成伟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硬化脑梗死
一种基于心脏三维建模的导丝动态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一种基于心脏三维建模的导丝动态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包括相互连接的核磁共振仪、编码器、处理器、存储器、影像仪和穿刺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定位系统能够将二维心脏核磁图像转化为透明的三维心脏核磁图像,进而引导导丝穿行,...
潘金勇陈永林胡波谷强张慧彭少华李虎张丽郭岩丁书培江芳林钊棠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患者75例根据有无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观察组)和非症状组(对照组)。MRI检查比较两组管腔厚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成分。结果 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两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观察组管腔狭窄程度、管壁平均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脂质核心、斑块出血、斑块纤维帽破溃的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管壁平均厚度、纤维帽破溃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产生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MRI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管壁情况和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彭少华王成伟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磁共振成像(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