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华金

作品数:4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荧光
  • 7篇荧光探针
  • 7篇探针
  • 6篇化学发光
  • 5篇蛋白
  • 5篇抗血清
  • 5篇活性
  • 4篇罗丹明
  • 4篇抗氧化
  • 4篇抗氧化活性
  • 3篇荧光光谱
  • 3篇水提
  • 3篇酮类
  • 3篇酮类化合物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相互作用
  • 3篇抗菌
  • 3篇类化
  • 3篇化学发光法
  • 3篇化学发光体系

机构

  • 42篇郑州大学
  • 13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河南世纪香食...

作者

  • 43篇曾华金
  • 34篇屈凌波
  • 21篇杨冉
  • 13篇李朝辉
  • 13篇杨冉
  • 6篇王霞
  • 5篇李建军
  • 3篇雷利芳
  • 2篇李继成
  • 2篇郑伟
  • 2篇刘兵
  • 2篇刘吉华
  • 2篇睢国慧
  • 2篇余伯阳
  • 2篇潘成学
  • 2篇陈真真
  • 2篇游静
  • 1篇师明霞
  • 1篇李楠
  • 1篇李爱荣

传媒

  • 4篇发光学报
  • 3篇海峡药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郑州师范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艾炭三氧化二铁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炭三氧化二铁的制备及应用,首先利用艾叶制备出艾碳,再将艾碳与FeSO<Sub>4</Sub>和FeCl<Sub>3</Sub>反应制备出磁性艾碳复合材料γ‑Fe<Sub>2</Sub>O<Sub>3</...
曾华金杨冉屈凌波洪梦茹段雅静
文献传递
阿德福韦酯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2008年
应用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阿德福韦酯(ADV)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ADV的新方法.在pH=3.0,0.04 mol/L B-R缓冲溶液中,ADV于1.48 V(vs.SCE)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流与阿德福韦酯浓度在8.0×10-7~5.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3×10-7mol/L.对电极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为ADV的电极反应过程是一个电子、一个质子转移的不可逆氧化过程.
杨素玲杨冉曾华金李建军屈凌波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电化学行为玻碳电极
一种检测亚硝酸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亚硝酸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荧光素为前体,经过化学反应,制备得到具有螺内酰肼结构的荧光探针基于罗丹明的螺开环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探针分子与NO<Sup>+</Sup>反应使螺环打开,共轭...
曾华金杨冉杨腾宇孙远强屈凌波李朝辉
氟甲砜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氟甲砜霉素(FF)的最佳人工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琥珀酸酐将FF的羟基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氟甲砜霉素半琥珀酸(FF-HS),并经质谱(MS)鉴定合成成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FF-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采用混合酸酐法将FF-HS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采用羰基二咪唑法将FF直接与BSA偶联,制备了3种人工抗原(FF-HS-BSA、FF-HS-OVA和FF-BSA)。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实验(3种偶联物选择前2种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实验)鉴定3种人工抗原。结果与结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证实3种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在动物免疫实验中FF-HS-BSA与FF-HS-OVA得到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IC50分别为150、300μg/L。FF-BSA免疫原免疫效果不理想。
曾华金李楠屈凌波孙武勇师明霞
关键词:氟甲砜霉素半抗原人工抗原
一种兼有抗菌及抗氧化活性野老鹳草碳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兼有抗菌及抗氧化活性野老鹳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野老鹳草地上部分粉末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目标碳点。本发明制得的具有荧光特性的野老鹳草碳点,相对于同质量的水提液法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
曾华金杨冉屈凌波陈真真孙远强李朝辉
文献传递
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1种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黄酮与BSA作用的各种参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距离),比较了不同结构取代对黄酮与BSA结合的影响.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建立了上述黄酮与BSA作用大小的定量构效关系.
杨冉曾华金于岚岚陈晓岚屈凌波李萍
关键词:黄酮荧光光谱法相互作用牛血清白蛋白定量构效关系
光谱法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左氧氟沙星与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理被引量:6
2016年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左氧氟沙星与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不同温度下的Stern-Volmer曲线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主要以静态猝灭的方式使胃蛋白酶的荧光产生猝灭。由热力学数据确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力。三维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在左氧氟沙星与胃蛋白酶发生作用过程中引起了胃蛋白酶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构象的变化,从而导致胃蛋白酶发生了猝灭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左氧氟沙星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两者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两者发生作用的区域位于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中心,左氧氟沙星的进入导致酶催化中心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对胃蛋白酶的活性造成影响,这可能也是左氧氟沙星引起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
曾华金李梦婷李晴胡菲菲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胃蛋白酶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分子对接
测定司帕沙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2011年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司帕沙星残留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混合酸酐法,将司帕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分别合成免疫抗原(sparfloxacin-BSA)和包被抗原(sparfloxacin-OVA)。通过背部多点免疫法免疫大白耳兔,制备了抗司帕沙星的特异性抗血清。结果利用所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建立了测定司帕沙星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ci-ELISA),其线性范围为5ng/mL~2μg/mL(R2=0.9942),且与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18)。样品牛奶、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7~110.3%、105.6~113.3%和90.2~98.1%%。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司帕沙星大鼠体内药物分析及药品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司帕沙星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非常适合于生物样品分析及药品残留的筛选工作。
曾华金刘兵杨冉雷利芳屈凌波
关键词:司帕沙星抗血清
一种利用白灵菇菌丝体制备红色单质纳米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灵菇菌丝体制备红色单质纳米硒的方法,采用白灵菇菌丝体为生物材料,在PDA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亚硒酸钠溶液,于25℃,200r/min的培养条件下制备红色单质纳米硒,相比于现有的生物制备红色单质纳米硒的技...
曾华金杨冉屈凌波胡佳丽李彦增
一种特异性识别并区分DNA与RNA的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特异性识别并区分DNA与RNA的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香豆素衍生物为探针1结构式为<Image file="493923DEST_PATH_IMAGE001.GIF" ...
孙远强李朝辉曾华金王霞杨冉屈凌波孟红敏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