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存明

作品数:52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12篇哲学宗教
  • 12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画像
  • 20篇汉画
  • 18篇汉画像
  • 12篇美学
  • 10篇艺术
  • 10篇审美
  • 7篇文化
  • 6篇中国美学
  • 6篇审美文化
  • 5篇画像石
  • 5篇汉代
  • 5篇汉画像石
  • 4篇人类学
  • 4篇宗教
  • 4篇象征主义
  • 3篇学史
  • 3篇研究范式
  • 3篇中国美学史
  • 3篇视觉
  • 3篇视觉文化

机构

  • 37篇徐州师范大学
  • 1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常州轻工职业...
  • 1篇徐州广播电视...
  • 1篇徐州师范学院

作者

  • 51篇朱存明
  • 2篇吴传景
  • 2篇顾颖
  • 1篇顾颖
  • 1篇黄晖
  • 1篇郑广智
  • 1篇颜文明
  • 1篇熊纪涛
  • 1篇孙昕姣
  • 1篇陈刚
  • 1篇孙华军
  • 1篇朱婷
  • 1篇李姗姗

传媒

  • 7篇民族艺术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美与时代(美...
  • 3篇徐州工程学院...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淮海文汇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美术研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美术向导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东方收藏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画像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型(下)——文化学式与艺术学式的研究
2007年
通过对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进行探讨,清理出四种不同的研究方法:金石学式的、考古学式的、文化学式的、艺术学式的研究。此四种方法有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时代学术兴趣和研究成果的不同反映;从横向上看,又是一个时代对相同研究对象的逻辑展开,是对汉画像图像的不同层面的不同阐释。四种范式当然不是一个历史的替代过程,而是相辅相成,时有包容的。
朱存明
关键词:汉画像艺术研究历史转型
美的根源:审美人类学与知识考古被引量:1
2006年
从人类审美的精神发展史来看,审美的冲动是一种乌托邦性质的。个体的无助、生命悲剧的宿命使人创造一种幻想的未来,人总是生存在现实中,同时又生活在对未来美好的幻想中。希望时时刺激人前进,美是人类展示一切希望的平台。
朱存明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美学家生命悲剧后现代美学宿命
审美文化中的艺术被引量:1
1997年
“人是一种艺术的动物”,艺术在其概念的演绎中获得了它的意义,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处在整个文化的中心地带。艺术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表现,系统结构的特点是认识的、评价的、创造的和符号—交际的结合。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艺术创造者必须在传统中,又必须是个创新者。艺术参与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模式的创造。
宫惠玲朱存明
关键词:艺术文化审美审美文化
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被引量:13
2005年
本论文是对汉画像艺术的总体特征进行的研究,论文提出汉画像艺术是一种宇宙象征主义的,进而探讨了汉代中国人对宇宙、天地等的图像表现,分析了汉画像艺术中有关宇宙观、天地观的符号象征的表现图式,如“天圆地方”、“云气画”、“升仙图”等。论文认为,汉画像是汉民族的一个“镜像”,表现了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汉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的美学意义在于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使人摆脱死亡的威胁,使人生活在一个审美的幻象中,使无常的人生具有了宇宙论的意义。
朱存明
关键词:汉画像宇宙美学象征主义美学意义宇宙观图式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
一、视觉文化视野中的汉画像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画像"的概念,来源于宋代兴起的金石学。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隶续》等书中,都使用画像一词。就其本意看,"画像"指拓片上的图像,即平面上的画,并不指原石砖上的雕刻。因...
朱存明
文献传递
汉画像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型(上)——金石学式与考古学式的研究
2007年
本文对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进行了探讨,清理出四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就是金石学的、考古学的、文化学的、艺术学的研究。此四种方法有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时代学术兴趣和研究成果的不同反映;从横向上看,又是一个时代对相同研究对象的逻辑展开,是对汉画像图像的不同层面的不同阐释。四种范式当然不是一个历史的替代过程,而是相辅相成,时有包容的。这里先发表的是上篇。
朱存明
关键词:汉画像艺术研究历史转型
汉画像的“意象”美与中国画的审美取向
2016年
汉画像石的艺术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以"深沉雄大"使人惊叹。其形神结合的"意象"造型超越时空,是时代审美精神的凝结,印证着中国文化具有象征性特征的民族性审美根源。在这一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的关系中,重新认识民族艺术的写意精神,探讨现代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对于当前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传景朱存明
关键词:汉画像石意象美中国画审美取向
汉画像西王母的图文互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汉代以前文字记载的西王母是个神话的形象,表现了原始母神主生杀的功能,到了汉代,文字记载的西王母由神话对象转化为民间宗教信仰与崇拜的对象。但是图像表现的西王母与文字记载的西王母不同之处在于汉画像直觉形象地刻画了西王母形象及其随从,如三青鸟、九尾狐、玉兔、蟾蜍、伏羲女娲、东王公等,这些图像才使西王母仙境得以完善。这些仙境的形象带有神圣的符号性,不仅是文字记载的补充,而且汉画像的图像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世界。因此,文字与图像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不仅可以互相补充,而且不能互相代替。西王母汉画像美学意义的根源是符号性的隐喻象征,西王母这一宇宙象征主义的图式,不仅表现为人对现实世界的生活图景,而且表现为人对死后世界的理想建构,从神话、宗教的视角发散开去,走向一种审美的幻觉。把凶神恶煞的西王母幻化为美丽的妇人形象体现的是人类欲望升华的象征,西王母演变象征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朱存明朱婷
关键词:汉画像西王母图文关系宗教信仰审美
“视觉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变迁被引量:2
2004年
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文化基本上是一种视觉文化。这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朱存明
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语言哲学
论先秦人形器及其文化意义
人对人自己形象的描绘,一直是美术学研究的对象。当人对人自身的形象能够有能力进行模仿或表现时,人的自我意识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多数的时候,人是按自己的形象来创造神灵的形象,因为除了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想象神灵,人类不知道还有...
朱存明
关键词:文化价值美术考古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