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省长基金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聚偏氟乙烯/钛酸钡高介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4年 介绍了介电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和制备工艺,阐述了各种介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预测。利用微纳多层共挤技术可以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介电复合材料,但是该技术应用在介电复合材料方面工艺还不够成熟,有待改进。 戚远慧 朱永军 韦良强 黄安荣 罗筑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钛酸钡 介电复合材料 微纳层叠共挤制备HDPE/PA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研究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HDPE/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了普通共混挤出和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的形态及分布。利用DSC分析复合体系中PA6对HDPE基体结晶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条件下... 韦良强 黄安荣 秦舒浩 罗筑 孙静 徐国敏 朱永军关键词:原位成纤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微纳叠层制备HDPE/PA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酰胺6(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普通共混挤出和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的形态及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研究了复合体系中PA6对HDPE基体熔点和结晶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条件下PA6添加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方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HDPE/PA6(质量比85/15)中存在直径约为3μm的纤维;随着PA6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结晶度增大。 黄安荣 韦良强 秦舒浩 罗筑 孙静 徐国敏 朱永军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 原位成纤 聚偏氟乙烯/钛酸钡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微纳多层共挤技术,制备具有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为制备高介电性能的介电复合材料提供了1种新方法。采用微纳多层共挤装置,制备了PVDF/Ba Ti O3高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BT可以提高PVDF的结晶温度,是PVDF的异相成核剂。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BT质量分数为7.5%时,介电常数最高(61.43),提高了83.05%;复合材料切向的综合拉伸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41.9%、2.35倍和73.39%,且切向的拉伸性能明显高于纵向。 雷振刚 孙静 朱永军 韦良强 罗筑 黄安荣 何敏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钛酸钡 介电常数 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综述了近年原位成纤技术在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热塑性聚合物(TP)、TP/TP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构想,展望原位成纤技术在新的复合体系中的的应用。 黄安荣 韦良强 秦舒浩 朱永军 孙静 马艳红 何敏 罗筑关键词:原位成纤 液晶聚合物 热塑性聚合物 力学性能 微纳层叠共挤制备HDPE/PA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研究 采用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HDPE/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了普通共混挤出和微纳叠层挤出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的形态及分布.利用DSC分析复合体系中PA6对HDPE基体结晶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条件下... 韦良强 黄安荣 秦舒浩 罗筑 孙静 徐国敏 朱永军关键词:原位成纤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结构优化 文献传递 丁苯树脂/SAN透明合金的制备 2014年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苯(SB)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透明合金。根据SB树脂和SAN在丙酮中溶解速率的不同,选择丙酮作刻蚀剂,控制刻蚀时间,观测合金中两相结构的变化,发现刻蚀10 min效果最佳。添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SB树脂(SB-g-GMA)相容剂后,SB树脂和SAN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当m(SB)/m(SAN)为15∶85,w(SB-g-GMA)为3%时,综合性能最好:与未加相容剂相比,拉伸强度提高6.08%,冲击强度提高25.72%,透光率提高0.92%;与纯SAN相比,拉伸强度降低7.01%,冲击强度提高32.44%,透光率降低3.33%。 朱永军 罗筑 孙静 黄安荣 马艳红 韦良强关键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合金 抗冲击性能 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形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6(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探讨了分散相含量对复合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相形态以及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并分析这些行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分散相在复合体系中形成了微纤,随分散相含量的增加,微纤尺寸先增大再减小;当PA66质量分数达到20%,复合材料结晶度比LLDPE的提高9.3%,此时拉伸强度为LLDPE的2.1倍。 戚远慧 黄安荣 朱永军 罗筑 孙静 韦良强关键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6 原位成纤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K树脂 2015年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将K-g-GMA添加到K树脂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K/SAN透明合金。结果表明:随着GMA用量的增加,K-g-GMA的接枝率逐渐升高,当GMA用量为4 phr时,接枝率最高,熔体流动性较好。当K树脂与SAN质量比为15∶85,w(K-g-GMA)为3%时,与未加K-g-GMA相比,透明合金的拉伸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提高6.08%,25.72%,0.92%。 戚远慧 朱永军 罗筑 黄安荣 韦良强关键词: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熔融接枝 接枝率 聚偏氟乙烯/钛酸钡高介电复合材料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设计并制备了新型聚偏氟乙烯(PVDF)/钛酸钡(BaTiO3)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VDF有双熔融峰现象;改性前复合材料结晶度随BaTiO3含量增加而降低,改性后则升高;PVDF的β晶型成核与BaTiO3存在有关,与BaTiO3含量无关;改性前,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频下)与纯PVDF的相比,提高了83.05%,介电损耗也降低了,改性后,介电常数随BaTiO3含量增大逐渐升高,最大值为66.12。 朱永军 黄安荣 罗筑 戚远慧 韦良强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介电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