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琴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孢粉
  • 10篇三叠
  • 10篇四川盆地
  • 10篇盆地
  • 10篇古环境
  • 9篇植物
  • 7篇古气候
  • 6篇侏罗纪
  • 6篇化石
  • 5篇三叠世
  • 5篇晚三叠世
  • 4篇植物群
  • 4篇三叠纪
  • 4篇古环境研究
  • 3篇须家河组
  • 3篇早侏罗世
  • 3篇植被
  • 3篇生态群
  • 3篇侏罗世
  • 3篇孢粉学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22篇李丽琴
  • 17篇王永栋
  • 4篇刘兆生
  • 3篇周宁
  • 3篇张筱青
  • 2篇王岩
  • 2篇杨小菊
  • 2篇吴向午
  • 2篇鲁宁
  • 1篇蒋子堃
  • 1篇谢小平
  • 1篇丁秋红
  • 1篇张廷山
  • 1篇田宁
  • 1篇张武
  • 1篇邓春涛
  • 1篇张国权
  • 1篇宋宜
  • 1篇席书娜
  • 1篇张喜

传媒

  • 3篇古生物学报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大自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陆地生态响应——以四川盆地孢粉化石及有机碳同位素研究为例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海洋、陆地生态系统均受到重创,伴随着显著的有机、无机碳同位素负偏,指示了该时期全球碳循环及生态系统扰动。相比于欧洲、北美等地区而言,对于古特提斯洋东缘的亚洲三叠纪—侏罗...
李丽琴王永栋Vivi Vajda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系统发育齐全,剖面连续。尤其是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广泛发育,并且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对于了解三叠—侏罗纪之交古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探究三叠—侏罗纪之交地质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成因机制...
李丽琴刘兆生王永栋
关键词: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古植被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四川宣汉晚三叠世古气候波动事件—来自孢粉植物群的证据
三叠纪末期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绝灭事件之一。然而在中国,三叠-侏罗系陆相生物灭绝事件及其植物多样性演化的系统研究还涉及较少。我们对四川盆地东北缘宣汉七里峡剖面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开展了孢粉植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
李丽琴王永栋刘兆生周宁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古环境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侏罗纪之交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三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全球生态系统受到重创。相比于海相而言,对陆相生态系统三叠纪—侏罗纪之交重大生物事件研究相对薄弱。四川盆地东北缘宣汉地区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连续发育,植物化石丰富,对于了解三叠纪...
李丽琴王永栋
关键词:四川盆地孢粉植物群古气候古环境
四川宣汉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及古环境意义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孢粉化石研究工作已有一定的积累,为区域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深入了解该盆地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的多样性变化,并且需要在较高精度上恢复古气候环境及其演变,这也成为该地区...
李丽琴王永栋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古环境
四川宣汉七里峡T_(3x)/T_(2l)界线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是进行四川盆地中—晚三叠世海陆转换研究的理想剖面。基于沉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根据七里峡剖面的沉积岩类型、颜色、构造并结合包裹体、有机碳同位素以及古生物和聚煤特征,将宣汉七里峡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界线地层沉积相划分为蒸发台地—澙湖潮坪—滨岸沼泽—河口砂坝等类型,揭示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结合古植物和孢粉等化石资料,对宣汉地区晚三叠世初期的古气候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鲁宁谢小平王永栋李丽琴
关键词:沉积环境地层界线
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泥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变化与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本文利用XRF和ICP-M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鄂西秭归地区头道河剖面下侏罗统香溪组泥岩中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揭示香溪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头道河剖面香溪组上段第1—12层Sr含量均值为113.8×10^(-6),第13层均值骤增为2838.3×10^(-6),指示水体盐度大幅上升, Ba含量及Sr/Ba比值变化指示了相同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香溪组沉积晚期气候变得炎热干旱,水体蒸发量迅速增大导致。Ni/Co、Cu/Zn及Ceanom等指标指示香溪组沉积水体介质由早期的富氧条件转变为晚期的还原条件。Sr、Mg/Ca及CIA等指标反映了香溪组沉积晚期发生了气候升温干热化事件。这些元素分析结果揭示了香溪组上部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特征,可能与早侏罗世托阿尔期(Toarcian)缺氧事件(T-OAE)有关。
代军王永栋王永栋周宁
关键词:早侏罗世秭归盆地古气候
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古火灾事件研究:方法、进展及展望被引量:8
2016年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为地质历史时期的五大灭绝事件之一,这一重大地质转折时期的古生态和古环境变化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众多研究已经发现,沉积地层夹层中煤和含煤层的煤岩学特征、惰质组含量、植物化石形态、孢粉组合、碳同位素偏移等证据,均可以反映出古生态、古气候以及古环境的细微波动变化,因此三叠系-侏罗系界线(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简称为TJB)古火灾活动及其古环境可以通过以上证据来进行判定与恢复。本文旨在介绍国际上古火灾事件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TJB古火灾事件研究进展,并对中国开展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古火灾事件与古环境、古生态研究提出展望。
张筱青张国权席书娜李丽琴邓春涛王岩周宁王永栋宋宜
关键词:古生态古环境煤岩学植物形态学孢粉学
重庆合川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孢粉组合被引量:8
2015年
四川盆地南部重庆合川炭坝剖面须家河组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属150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孢子41属89种,裸子植物花粉29属56种,苔藓植物孢子1属3种,藻类化石2属2种。建立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Dictyophyllidites-Lunz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组合(简称DLC组合),并进一步分为下亚组合和上亚组合。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代延限及与国内外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晚期,相当于诺利期—瑞替期(Norian—Rhaetian),并且倾向于瑞替期(Rhaetian)。
刘兆生李丽琴王永栋
关键词:孢粉组合须家河组晚三叠世四川盆地
四川宣汉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对四川盆地东北缘宣汉七里峡剖面须家河组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学研究,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59属113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孢子35属62种,裸子植物花粉22属47种,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以及藻类化石1属1种。据此建立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Dictyophyllidites-Lunz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组合(简称DLC组合),并进一步分为上、下两个亚组合。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代延限及与国内外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提出其地质时代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Norian—Rhaetian)。该孢粉植物群反映了一个以蕨类植物的真蕨类、石松类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类和苏铁类群等占主导且较为繁盛的植被面貌,揭示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环境。
刘兆生李丽琴王永栋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植被古气候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