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荣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煤焦
  • 4篇煤焦油
  • 4篇加氢
  • 4篇焦油
  • 4篇分子
  • 4篇分子筛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脱水
  • 2篇脱水
  • 2篇裂化
  • 2篇煤焦油加氢
  • 2篇甲苯
  • 2篇甲醇
  • 2篇NI-W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盐酸处理
  • 1篇氧化碳
  • 1篇乙烯
  • 1篇油制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山...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10篇李振荣
  • 10篇赵亮富
  • 2篇盛清涛
  • 2篇郭兴梅
  • 2篇凌开成
  • 2篇邱泽刚
  • 2篇李文
  • 2篇崔海涛
  • 2篇宋兰兰
  • 1篇张增辉
  • 1篇崔保银
  • 1篇孟欣欣
  • 1篇程俊杰
  • 1篇王季茹
  • 1篇李鑫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天然气化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炭素技术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焦油制中温沥青的族组分及结构表征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溶剂抽提法、元素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中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MCP)和高温煤焦油制备的煤沥青(HCP)组成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CP和HCP的平均分子式分别为C_(36.01)H_(34.56)N_(0.35)S_(0.13)O_(2.28),C_(46.90)H_(24.12)N_(0.41)S_(0.23)O_(0.54);软化点分别为77.6℃,86.2℃。M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7.34%,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66.94%,喹啉不溶物含量为0.95%。HCP的族组成:庚烷可溶物16.86%,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39.97%,喹啉不溶物含量为11.89%。与HCP相比,MCP中脂肪侧链、环烷结构较多,芳构化程度较低。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模型计算分子平均结构参数,推测出两种煤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对MCP的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崔保银张伟崔海涛李振荣赵亮富
关键词:煤焦油沥青族组成
不同钨源及磷改性复合分子筛载体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被引量:4
2015年
以ZSM-5、USY分子筛和Al2O3为载体,分别以偏钨酸铵和磷钨酸为钨源,采用共浸渍法制备NiW加氢裂化催化剂,并以磷为改性助剂进一步对不同钨源的催化剂进行改性。使用BET,NH3-TPD,Py-IR,XRD,XPS,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后柴油馏分为原料,在固定床上考察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所制备的NiW加氢裂化催化剂对中低温煤焦油柴油馏分进行加氢改质,芳烃质量分数可降低约10百分点;与以偏钨酸铵为钨源的催化剂相比,以磷钨酸为钨源的催化剂上W和Ni硫化程度更高,因而加氢裂化活性更高,其加氢产物中总芳烃质量分数降低7.06百分点,总饱和烃质量分数提高7.10百分点;磷的加入可提高以偏钨酸铵为钨源催化剂的中强酸强度,提高B酸比例,并提高Ni和W硫化程度,进而提高其加氢裂化活性,其加氢产物中总芳烃质量分数降低7.90百分点,总饱和烃质量分数提高7.94百分点。
张增辉邱泽刚赵亮富李振荣
关键词:偏钨酸铵煤焦油
热处理对HZSM-5结构、酸性及催化乙醇脱水反应性能的影响
2012年
对商用HZSM-5分子筛进行高温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波谱法(27Al-MAS NMR)低温氮吸附、电感耦和等离子体放射光谱(ICP-AES)、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技术对高温热处理改性前后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高温热处理对分子筛的结构、酸性及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改性后的HZSM-5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B酸减少,L酸增多,孔容增大,出现新的介孔;适中的酸性位和复合型的介-微双孔道结构使其减少了反应中的副反应,乙烯的选择性得到提高,催化剂寿命显著提高。
盛清涛凌开成李振荣赵亮富
关键词:HZSM-5分子筛乙醇乙醇脱水
甲苯与甲醇侧链烷基化合成苯乙烯KX催化剂失活现象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考察了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KX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现象。并采用XRD、N2物理吸附、DTG、SEM、NH3-TPD、CO2-TPD和ICP等方法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前后活性位变化和积炭不明显,对催化剂失活影响很小。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导致分子筛骨架脱铝,晶体结构被严重破坏,这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增强催化剂骨架的水热稳定性是解决催化剂失活问题的关键。
宋兰兰李振荣赵亮富李文
关键词:甲醇甲苯失活
中国燃料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初步计算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对燃料天然气各主要使用领域进行的现场调研和气体取样分析,计算得到我国天然气的平均碳含量、碳氧化因子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的碳含量与IPCC给出的缺省值基本一致,碳氧化因子比IPCC缺省值略低,因此计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也比IPCC缺省值低。碳氧化因子小于1表示燃烧不充分,主要是由于一部分碳被氧化成为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在大气中可以稳定存在,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排放应该单独报告,而不是折算后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
李鑫李振荣赵亮富
关键词:燃料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煤焦油加氢脱芳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7年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采用Ni W-P/Al_2O_3催化剂对高温煤焦油脱除大部分S、N、O后经蒸馏切割得到的芳烃质量分数较高的柴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体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芳烃脱除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0℃,反应压力为8.0 MPa,液体体积空速为0.3 h^(-1),氢油体积比为1 500。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温度和氢油体积比、较高的反应压力和较低的液体体积空速有利于柴油馏分中芳烃的脱除,其脱除率达到70%以上。
宋毛宁郭兴梅崔海涛李振荣康荷菲王季茹赵亮富
关键词:煤焦油烷烃加氢芳烃
Hβ/Al-SBA-15介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Ni-W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制BTX的催化性能被引量:13
2017年
采用后合成法制备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利用XRD、N_2吸附、Py-IR、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将Ni-W活性组分担载在Hβ/Al-SBA-15载体上,制备Ni-W/Hβ/Al-SBA-15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既有介孔结构又有微孔结构,并同时具有B酸和L酸中心,酸性强于SBA-15。具有适度酸性位和介微孔结构的Ni-W/Hβ/Al-SBA-15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具有较高的萘转化率和BTX选择性,分别为96%和61.1%。
程俊杰李振荣赵亮富
关键词:加氢裂化BTXNI-W
不同金属含量Ni-W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五种金属原子比相同而金属负载量不同的Ni-W基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氮气吸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当Ni/W原子比为0.786时,负载金属后,催化剂的总酸量减少,且以中强酸为主。随着金属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硫化程度逐渐增加,HDN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WO_3负载量为24%时达到最优值,而HDS活性逐渐增强。
孟欣欣邱泽刚郭兴梅李振荣胡乃方宋毛宁赵亮富
关键词:煤焦油NI-W
水蒸汽及盐酸处理对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对商用ZSM-5分子筛进行水蒸汽处理和水蒸汽-盐酸相结合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蒸气处理的ZSM-5分子筛的结构、酸性及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性能。比较了水蒸气改性和水蒸气-盐酸溶液相结合改性两种方法对ZSM-5分子筛结构、酸性及催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蒸汽处理使ZSM-5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酸中心数量减少,酸强度减弱,但介孔增多,从而使乙烯选择性及催化稳定性提高;水蒸汽处理后再进行盐酸酸洗,二次孔或中孔减少,催化稳定性得到提高,但远低于水蒸气改性催化剂。
盛清涛凌开成李振荣赵亮富
关键词:酸处理ZSM-5分子筛乙醇乙醇脱水
甲苯与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热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原子矩阵法确定了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体系的独立反应数,并建立平衡关系,计算了各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反应平衡时平衡组分浓度。经分析表明:体系中绝大多数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到很高程度;甲醇生成甲醛很困难,而甲醇和甲醛极易分解,提高甲醇的利用率是侧链烷基化反应的关键;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苯乙烯选择性;甲醇分解平衡组成中氢气含量很低,并不会影响苯乙烯选择性的降低,提高苯乙烯选择性需要开发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从动力学角度上抑制氢气的生成。
宋兰兰李振荣赵亮富李文
关键词:热力学甲苯甲醇苯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