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珺
-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对小型猪经皮给药后的系统吸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与已上市单方他扎罗汀凝胶(tazarotene gel)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比较,研究新的复方制剂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tazarotene and 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简称"复方")对小型猪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吸收以及药物组分间吸收的相互影响。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入复方组、他扎罗汀凝胶组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组,每组6只。小型猪按20%的体表面积2 mg·cm-2给予相应组别的药物,并在给药后24 h清除药物。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他扎罗汀及其代谢物他扎罗汀酸和/或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物倍他米松的浓度。DAS 2.1.1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 PK)参数计算并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与单方他扎罗汀凝胶中的他扎罗汀均不易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而复方组血浆中的他扎罗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他扎罗汀酸较单方组更低;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中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几乎不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其中复方组与单方组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产物倍他米松到达血液的量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复方制剂中他扎罗汀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的系统吸收未产生相互作用,而二丙酸倍他米松对他扎罗汀的系统吸收产生了有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用药安全。
- 魏峻陶蕾李玲珺钱坤丁黎马鹏程
- 关键词:他扎罗汀凝胶皮肤药代动力学小型猪
- LC-ESI-MS方法测定裸鼠皮肤中的醋酸地塞米松的浓度
- 目的:建立以醋酸曲安奈德为内标测定裸鼠皮肤中醋酸地塞米松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方法.方法:以甲醇沉淀皮肤匀浆液中的药物,以液相色谱柱(150mm×2.0mm,5μm)分离化合物,流动相是甲醇-水(80:20,...
- 李玲珺马鹏程魏峻钱坤陶蕾
- 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药物浓度皮肤高效液相色谱
- 不同处方工艺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裸鼠皮肤药动学行为比较
- 2015年
- 目的 利用裸鼠在体皮肤给药,比较3种不同处方工艺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肤药动学行为,同时探讨裸鼠在体皮肤药动学方法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裸鼠背部皮肤在体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约0.025 g后,于0、0.25、0.75、1.75、3、5、8、12、24 h后去除残余药物,取皮,称重,甲醇匀浆沉淀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法(LC-ESI-MS)测定裸鼠皮肤中的醋酸地塞米松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同时对三种乳膏裸鼠经皮吸收的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该测定方法没有内源性物质干扰,醋酸地塞米松皮肤匀浆液浓度在0.052 4-5.24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是95.97%、89.95%、91.72%,精密度的RSD均〈15%,样品的稳定性良好。经测定,处方中含二甲基亚砜(DMSO)能增加醋酸地塞米松的皮肤药动学参数AUC值,而乳膏粒度大、有结晶则减少醋酸地塞米松的皮肤药动学参数AUC值。结论 LC-ESIMS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可成功的用于测定醋酸地塞米松在裸鼠皮肤中的浓度,较好地反映醋酸地塞米松在裸鼠皮肤中的经皮吸收行为,裸鼠在体给药分时取样法可用于临床前外用药物的皮肤药动学筛选与评价。
- 李玲珺马鹏程魏峻钱坤陶蕾
- 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制剂处方皮肤裸鼠
- 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的构建
- 2016年
- 目的 体外构建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方法 用牛Ⅰ型胶原溶液复合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3 d后,在其表面利用气液界面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12 d得到组织工程皮肤,取新鲜的须癣毛癣菌悬液5 μl对其进行感染,分别在12、24、48、72 h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 结果 成纤维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结构致密均匀的组织工程真皮,其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良好的组织工程表皮。须癣毛癣菌感染该组织工程皮肤后,随时间延长,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须癣毛癣菌对组织工程皮肤结构的破坏逐渐加重,至48 h,表皮破坏最明显,至72 h,组织工程皮肤的整体结构被菌丝和孢子所替代。 结论 初步建立了须癣毛癣菌的组织工程皮肤感染模型。
- 曹玉萍沈永年吕桂霞王乐曾荣李玲珺马鹏程刘维达
- 关键词:皮肤动物替代试验须癣毛癣菌
- 比色法测定辣椒总碱凝胶剂中主药含量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采用比色法测定辣椒总碱凝胶剂中辣椒总碱的含量。方法 将样品经NaOH(pH 12 5 )碱化后 ,加 0 9% 4 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和 5 4 %铁氰化钾溶液 ,摇匀 ,在 2 5℃± 2℃的暗处放置 180min ,测定吸收度 ,测定波长为 4 70nm。结果 辣椒素在 70 32~ 2 11 0 μg·ml 1浓度范围内 ,r=0 9996 ,回收率为 98 94 % ,RSD为 1 4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 ,可作为测定辣椒总碱制剂中辣椒总碱含量的方法。
- 李玲珺闫玮魏峻
- 关键词:比色法辣椒凝胶剂
- 复方维甲酸粘附剂的研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利用某些高分子材料能与口腔粘液相互作用 ,产生生物粘附的特性 ,将维甲酸和曲安奈德制成复方粘附剂 ,用于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癣。方法 采用溶剂分散法将脂溶性药物均匀地分散在亲水性胶浆中。结果 该粘附剂药物分散均匀 ,制剂稳定 ,有较强的粘附性 ,能协同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该制剂是较理想的口腔用药剂型。
- 申国庆李玲珺
- 关键词:维甲酸
- 用HaCaT细胞和正常人黑素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索用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黑素细胞复合鼠尾胶原凝胶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可行性。方法HaCaT细胞和黑素细胞与鼠尾胶原复合,经历液下和气液面共13 d的培养,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不同培养阶段组织学形态变化,S-10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素细胞分布情况。结果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组织工程皮肤的细胞层数逐渐增加,结束时可达12-15层;同时,细胞层内发生黑素化,颜色逐渐加深,组织学结构可见黑素颗粒分布广泛,S-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黑素细胞均匀分布于基底层。结论在鼠尾胶原凝胶支架表面用HaCaT细胞和黑素细胞可构建出组织工程皮肤,为探索基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化合物光毒性检测奠定基础。
- 曹玉萍周武庆马鹏程刘维达李玲珺陶玥桑红桂李阿梅邵雪宝孙建方
- 关键词:HACAT细胞黑素细胞组织工程皮肤光毒性
- MAPKs对丹皮酚下调黑素合成的介导作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丹皮酚抑制黑素合成的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B16F10黑素瘤细胞系为对象,用不同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干预物和丹皮酚共同处理细胞,采用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检测黑素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酶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丹皮酚对不同MAPK途径关键激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在不同的MAPK信号途径抑制剂中,JNK1/2/3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能够有效地拮抗丹皮酚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而且丹皮酚能够诱导磷酸化JNK/SAPK表达。结论JNK/SAPK途径参与了介导丹皮酚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 卜今马鹏程陈志强沈悦李玲珺曹玉萍傅友军
- 关键词:丹皮酚黑素合成信号转导MAPKSJNK/SAPK
- HPLC法测定维甲酸搽剂中维甲酸的含量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维甲酸搽剂中维甲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甲醇60mmol·L1醋酸二乙胺(90∶10∶005);检测波长343nm。结果线性范围为5~4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16%。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检验。
- 闫玮李玲珺魏峻马鹏程
- 关键词:HPLC维甲酸搽剂
- 采用在体分时取样法研究2种咪喹莫特乳膏的裸鼠皮肤药动学行为
- 目的:利用裸鼠在体皮肤给药,比较两种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皮肤药代动力学行为,同时探讨裸鼠在体皮肤药代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前景.
方法:选择裸鼠皮肤在体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约0.03g后,于0.25、0.5、1、2、4、6、...
- 李玲珺魏峻马鹏程曹玉萍陶蕾
- 关键词:咪喹莫特乳膏皮肤给药
- 文献传递